撰稿人:廖俐瑜
審稿人:陳威丞
隨著課程「儀式、場景與設計」進入尾聲,小組期末成果也逐漸出現雛形。在近幾次討論中,教學團隊建議下一步應當適度收斂提案,但對於實務經驗較少的同學而言,如何將brainstorming再進化,成為一可操作的策略,是有些虛無飄渺的。因此,懷萱老師覺察到此時介入、引導與示範的必要性,故邀請林事務所的林承毅老師前來分享「儀式設計」的概念,並和同學們一同演練儀式感經驗旅程圖。
林承毅:全台灣防守範圍最廣的服務設計師
被朋友戲稱為「超時間管理達人」的承毅老師,昨日上午還在臺南後壁帶工作坊,晚上立刻趕往臺北擔任講座講師。移動成了日常,雜學作為信仰,他的好奇心與洞察力將途中所見所聞轉化為對設計思考、服務設計、體驗創新、社會設計、地方創生、社區營造、青年創業等議題範疇的基底。
此外,承毅老師從過去就讀人類學碩班的經驗,體認到宗教儀式背後劃分日常與非常的象徵意涵,他也開始思考如何將此概念應用在商業上。因此,這一套方法論,是從講究功能性的服務設計(service design),延伸至以情感性為核心的體驗設計(experience design),最終拓展到追求意義性的儀式設計(ritual design)。但是在進入正題之前,承毅老師希望小組能先總結截至目前的提案情形,藉此也能觀察同學們在學習儀式設計後是否得到新的啟發。
從卡關到升級:以5W1H法重新整理提案進度,refresh!
承毅老師請小組回歸到最簡單明瞭的5W1H分析法,除了重新檢視提案進度,藉此也能達到精準收斂的效果。
- Who:目標客群的五個特質。
- What:遊程所強調的五個魅力。
- When:時間點(timing)的五個形容詞。
- Where:場域的五個形容詞。
- Why:設計遊程的五個初衷。
- How:評估成功與否的五個關鍵點。
由四組的分享可以發現,雖然主題各異(如:居酒屋、藝術小旅行、單車族吃在地、從生物與環境認識自然),但出發點皆是針對和自己有著相同屬性標籤的人進行設計。承毅老師肯定同學們的提案構想已具有一定的完整度,不過在細節規畫上可以更吹毛求疵;另外,他也強調從卡關到升級的差別其實就在於:遊程是否有記憶點?而這正是儀式設計的重要性所在。
儀式設計:以「峰終定律」創造記憶點,重新定義什麼叫「意義」
儀式設計旨在於創造儀式感(rituality),關注創造深度連結,提供美好體驗,最終達到一期一會。以生活中常見的慶生為例,歷經買蛋糕、關燈、唱生日快樂歌、吹蠟燭這一套儀式,與直接買蛋糕來吃所得到的結果雖然相同,但在個人感受、團體互動、氛圍營造上卻是天差地別。「儀式設計追求的不是單點的扣人心弦,也不是現狀的波段體驗,而是讓面展開深層意義改變」,承毅老師如此說道。
另外,承毅老師也引述諾貝爾經濟學得主Daniel Kahneman提出的「峰終定律(The Peak-End Rule)」,主張人們對體驗的觀感取決於高峰(不論正向或負向)和結束感的組合,而過程中其他感受比重和時間長短則對記憶沒有太大影響。因此,老師建議設計者可以從下述四感來活用「峰終定律」:欣喜感(感到驚喜,超越日常,享受過程);認知感(瞬間反差,感受衝擊,深刻領悟);榮耀感(經歷挑戰並超越,感到光榮自豪);連結感(與他人一起經歷實踐,形成共同感)。
承毅老師接著從幾個業界實例,談設計者如何跳脫原有事物存在邏輯,藉由體驗場所的符號與儀式感,刻劃新的制約,創造新的意義。例如,日本夏天吃鰻魚的習俗,源於平賀源內對產品所賦予的內涵,所發展出的新飲食文化;又,在日本聖誕節吃炸雞要提早一個月預約?這也是設計者深入文化底層後,所定義的日本節慶飲食新脈絡。上述兩例都顯示出,從功能性到意義性的設計思維轉變,能夠創造巨大的新市場。
儀式感經驗旅程圖:建立Hook—Lock—Charge的思考策略
最後,承毅老師請同學們以儀式感經驗旅程圖再次梳理小組提案,依照時間軸次序,上排寫互動,下排寫感受。此種儀式設計方法的運用,讓同學們得以轉換視角,從理性到感性全盤審視現有提案。
不過,承毅老師也提到,難道好的體驗就真的能讓使用者不變心嗎?然而,從滿意到忠誠之間還存有很大的距離,從Hook—Lock—Charge來看,Hook指的是如何魅惑使用者,Lock是如何鎖住使用者,Charge則是如何培養忠實粉絲,甚至達到價值交換。老師總結,要讓使用者不僅愛上、離不開、想再來,一種近乎「癮」的狀態,需要從文化與價值觀下手,而要達到意義性的重構與破壞式創新,儀式設計或許是值得關注與發展的方向。
延伸閱讀
【課程側寫】儀式、場景與設計:深溝開學典禮。
【宜蘭員山鄉場域共學工作坊(一)】儀式設計和真實情境的交會。
【宜蘭員山鄉場域共學工作坊(二)】走難走的路:阻礙行進的小石頭都是智慧與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