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廖俐瑜
審稿人:林志泉
深溝開學典禮後,課程「儀式、場景與設計」也正式開展。經過前半學期的文本閱讀與討論,懷萱老師從體驗的成分說起,談農村何以作為一種生活型態,接著聚焦在「食農」體驗意涵,並點明儀式在其中的作用與設計。而本次兩天一夜(10/31、11/1)的宜蘭員山鄉場域共學工作坊,便是期盼同學們能夠消化、拆解和組裝在這幾周中習得的經驗元素,以小組形式發想一個可操作的儀式,並透過提案執行反思將設計拉到實作時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問題。
設計儀式:行前任務,get!
《小王子》中有一個片段,小王子問:「儀式究竟是什麼?」而狐狸則回答:「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但或許說起儀式,大多數人腦海中最快浮現的畫面會帶有某種「宗教」意味,但其實儀式無處不在。作為從日常到非日常的流轉,儀式象徵著「下一個階段」的到來,由人、事、時、地、物共同形構而成的獨特氛圍,承載著劃開空間、建立秩序、進入狀況的意義。
本次工作坊,同學們分為四組,並依據不同環節設計相應的儀式。行前,懷萱老師、助教、業師與大學PLUS計畫團隊舉行了多次會議,最終敲定四個主題如下:進入場域、共煮共食、進田工作與閉幕式。這不僅是串接起兩天體驗活動的關鍵時刻,更挑戰同學們能否在小旅行中看見儀式的意義,以及作為設計者怎麼面對真槍實彈的現場,又如何重新思考原初的理想藍圖。
進入場域:都市小孩的大驚小怪
除了行前任務外,途中的所見所聞也將成為後續課程的養分,誠如深溝開學典禮中提到的「向地方學習的mindset」,做足觀察、溝通與參與是第一步。因此業師魏兆廷便提醒學生「把五感打開」,妥善運用工具如文字、聲音或影像紀錄那些不尋常之處,最好能大膽和當地人搭訕幾句,因為有互動才能激盪出火花。
然而,如何拿捏分際是一大學問,既不過度叨擾他人,同時又能獲得足夠資訊。兆廷老師提供幾個建議,例如詢問當地人怎麼用台語唸地名、採買時令青菜、蒐集地方故事等都是很好的切入點。
體驗場景:農村小旅行作為體驗學習的模式
除了儀式設計之外,本次工作坊的另一重點即以農村小旅行作為一種學習模式,並且強調打開毛細孔,身體力行的認識地方。所以在整體規劃上,也安排同學們租借腳踏車、入住農莊、體驗農事等。
「從來沒騎過沒有手煞車的腳踏車」,有位學生笑說怎麼還未踏上旅程就感受到強烈衝擊,但當他一邊踩著車輪,一邊感受徐徐微風,內心的恐懼便平息下來,取而代之的是滿足與放鬆。此外,合群農莊主人的導覽也為這次小旅行增添許多有趣回憶。舉例來說,在採收甘蔗的活動體驗時,雖然老闆有提供鋤頭,不過對初體驗的學生來說是第一次,實在很頭大,即便動用槓桿原理,甘蔗還是紋風不動,最後居然只好合力用拔的!
翻閱記憶體的自我檢討:學習從線性到彈性的思維模式
結束第一天的行程,同學們雖然興奮但也真的累了,但正是這種時候的「迴光返照」極有可能帶來設計思考中意料之外的驚喜元素。或許如同部落長老經常提起的,清晨四五點似睡非睡、恍恍惚惚之際,特別容易收到祖靈傳來的訊息。
為了讓狂躁的心情與紊亂的思緒先靜下來,兆廷老師帶著同學們翻閱記憶體,回歸作為觀察者的角色,從主觀角度重新爬梳今日種種,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與印象最深刻的。其中或有喜悅或有不適,在回想與沉澱之後,重新看待消費者行為。這個由入戲到出戲的過程,讓學生得以思考在設計時,哪些部分是重要卻易被忽視的?哪些感受是經由人為控制的?而負面情緒能否以操作去做轉換?
上述的三個問題,旨在於改變原有單向的思考模式。如果恪守原始設定,則容易忽略掉外部環境因素,或是因為變動而感到沮喪挫折。以教學團隊本身為例,其實為了這天工作坊,不僅學生為了完成行前任務私下密切討論,教學團隊也是絞盡腦汁。老實說,團隊原先設想這時候的宜蘭必定是陰冷冬雨,最好讓學生能又濕又冷還要下田做事,沒想到卻剛好碰上難得的大晴天,路上遇到的每個人都開心表示:「你們很幸運,宜蘭連續下了一個月的雨,這週卻天氣好成這樣!」團隊成員內心是一陣苦笑,也算是應證人算不如天算吧。確實,儀式設計和真實情境的交會就是這般充滿變數,所以就像合群老闆的人生哲學一樣:「臨機應變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