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與檔案:交織的歷史記憶與影像解讀【課程側記】田野實作專題

撰稿者:林宏祐
審稿者:李佳澤

「田野實作專題」課程,繼上學年首次開設後,本學期的課程由臺大國發所的何俊頤老師,以及臺大城鄉所的黃舒楣老師主授,透過田野與檔案的交織,深化對田野工作的認識。本次課程以舟山路周遭作為課程基地,搭配近期在校史館展出的「富田望水」特展,並請同學實地到舟山路一帶走訪與觀察。課程進行的兩天,則以台北市議會的質詢紀錄、學校規劃小組的報告等為材料,使同學對舟山路的認識更加立體化。

第一天的課程,由各組助教帶領初入課程的組員,在分享作業的環節中認識彼此,並了解從組員們的學科背景的視角,所看到舟山路與台大校園。第一天上半場的重頭戲之一,是黃舒楣老師對於田野與檔案的概論。舒楣老師將演講分成三個部分:田野中的檔案、檔案中的田野,以及檔案的權力遊戲。首先,他以其在上海所進行的1940年代猶太人記憶研究,以及在台灣與韓國等地的文資保存場域的經驗,說明田野中的檔案之發現與檢視,會使研究問題不斷地調整,甚至會帶著研究者前往原先並沒有預想到的地方。檔案在調閱的過程中,往往會察覺檔案所記述的,與實際在歷史上發生的,並不一定是相同的。一段歷史的詮釋與認識,並不會只由單一社群所壟斷,背後牽涉的是相異團體的集體記憶之競奪。在這過程中,遺留下來的檔案成為各方用以論述的媒介。舒楣老師的演講不僅僅是讓同學理解到檔案背後的記憶政治的複雜,也希冀同學們能夠從中了解到檔案與田野現場的交互關係。

除了舒楣老師的演講,第一天的來賓——黃同弘先生,也為課程帶來豐富的歷史遙測判釋概論。相較於平面繪製的地圖,透過長期航空拍攝所得的遙測影像,將一地的實際變化毫無遺漏地攤在陽光下。歷史遙測的判釋有其難度,地上樹木的種類、土地利用、建築物的目的等,是解讀影像秘密的基本要素。隨著許多歷史航照的檔案逐漸開放,越來越多人開始利用航照圖進行歷史的探究。講者以今年選舉前的土地利用爭議,說明航照圖的判釋對於釐清歷史問題的作用,但也不忘提醒在進行影像的解讀時,需要留意判讀的做法,以避免出現理解的偏誤。

演講課之外,在助教們的帶領下,讓組員們從當代社會常用的維基百科的內容,與自己的觀察及書寫進行對照,從中找出兩者的相異,進而提出一個能夠進行初步資料收集與研究的問題。學生們在閱讀維基百科的同時,利用便利貼寫下與自己作業相關的關鍵字,並依照分類貼在海報紙上,從中試圖找出大家關注的關鍵字的交集點。除了關鍵詞外,學生也從「文本生產中的權力」、「論述權力」等角度,以自身在課前作業被分配到的角色(文史工作者、社團學生或媒體記者)與進行田野觀察時的經驗,加上觀看校史館展覽時的經驗,思考同樣一件事情的發生,為何在校方的呈現以及自己的觀察有不同結果。有的組別的同學們觀察到不同的角色,在理解資料、和實際書寫上都會有不同方向,例如:媒體就會特別宣傳展覽內容、並且稱頌台大校方在景觀規劃、以及歷史保存上的努力;異議性社團的學生就會有想要論述、或是批判的目標;最後,文史工作者可能會更試圖以情感豐富的筆調,喚起一般民眾對於特定地方歷史的關注。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