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工作坊】初心者的挑戰:場域中的自處之道

撰稿者:丁映瑄
審稿者:李佳澤

田野工作坊一直期許課程能成為田野初心者的敲門磚,但對於已經進入這個領域的夥伴來說,入門以後該如何前進更是一道關鍵課題。田野總處處是驚奇,但當然,也就存在許多「眉角」須田野工作者一一化解、或是巧妙繞開;這些田野秘笈,是靠著長期累積、經驗交流才能習得的技藝。 於是,田野工作坊團隊構思了這場公開的社群培力活動「田野充電站」,期待打開更多田野工作者之間的交流機會,並邀請政大創新國際學院的陳虹穎老師分享移地田野的經驗,為所有在田野裡打滾的夥伴充飽電。

田野充電站的上半場,由課程夥伴橋河和懷萱老師主持,以「田野與我」為主軸,帶著參加者一同思考自己在田野中的角色與定位。

首先,主持人邀請每位夥伴在彩色的便利貼上,寫下自己在田野中曾遇到的難題,並依據困難發生的環節,將便利貼分成「蒐集資料」、「處理資料」、「個人處境」三大主題。接著,參加者平均分為三組,一組負責一個環節,透過小組討論將不同的困境分門別類,並嘗試給予回饋。同學們將蒐集資料的環節細分為更多步驟,包含:進入田野的門檻,以及隨後需面對的約訪、維持人際關係與倫理等議題。處理資料的環節則多涉及資料的轉譯與詮釋。負責分享此一環節的林同學提到,組內整理時發現處理資料的困難大多與另外兩個主題相互重疊,顯示了田野工作中的每個步驟實為環環相扣、相互影響。

不過,在個人處境的討論中,更能明顯感受到田野工作者的掙扎。「會很猶豫要不要把握和報導人建立關係的機會」,劉同學提到,有時需要喝酒應酬來和報導人搏感情,但又必須遠離酒駕的風險,就要尋求其他交通方式來應對這個掙扎。另一位郭同學則分享,自己曾無意間發現疑似傾倒廢土的事件,「在等抽檢報告的時間,就一直思考要如何和田野一起面對」。她提到,當時不僅是作為研究者進入田野,還具有社區利益關係人的身分,不同角色之間的協調與轉換,是田野中重要的處世之道,卻也是一大難題,需要謹慎拿捏。最後,林同學補充,其實在田野中不一定要與所有障礙正面對決,有時候認識到自己的極限、適時放手,也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下半場則是虹穎老師針對「移動與多點」的分享。
老師一開始先介紹了幾項跨地田野的特性,包括:短/中期的停留時間、經費限制、盡力創造並最大化自己與田野交集的機會、選擇在特殊的議題上集中精力、感知到與田野的關係與限制。如:性別、種族、語言、階級、專業門檻、政治體制等。因為跨地,田野展開時總是伴隨著陌生的不安,「這時候就什麼都不要做,單純在當地生活一段時間」。虹穎老師提醒,不帶著特定目的的生活不僅能讓我們逐漸熟悉地方,也能幫助打開觀察的視野。但若想真正進入田野,當然還需要更多努力,「變熟其實是需要和報導人一起做一些事情」,若能一起做事情,付出一定的時間與心力陪伴田野裡的人,他們絕對能感受到我們的誠意。

直到對於田野不再陌生,也建立起了連結,便要進入下一階段,開始面臨其他問題。如:田野裡的暗礁、發展適合的行程與駐點方式、維繫動態的關係等。老師以自己在香港和孟買的經驗舉例,當時因語言不通,聘請了兩位當地的研究助理作為翻譯,也會請朋友協助;同時運用兩者的社會網絡,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於當地建立連結。不過,老師亦會安排中、英語訪談,擴大人際網絡,避免全然依賴朋友與助理。在這個過程中,她也發現,語言的障礙有時反而成為優勢,能反過來給予報導人協助。

除了拓展連結需要方法,如何蒐集資料也需要一套有效的策略。虹穎老師分享當時採用「導航型訪談」(Navigation),先訪談熟悉議題的學者及NGO,透過他們的視角來了解、拼湊起議題的樣貌,接著定時整理、回顧訪談資料,便能進一步精準化後續的調查。另一方面,由第三方認識議題之外,也必須盡可能共感、同理報導人的真實處境,大量聆聽報導人的聲音,才有機會細緻地理解他們想法與行動,呈現出來的議題也才會有血有肉。
然而,這便牽涉到令許多田野工作者焦慮的道德難題:從報導人身上獲得資訊與素材,最後卻來不及或無法回饋田野,甚至一不小心就可能對其造成傷害。面對這樣的兩難,虹穎老師已從一次又一次的田野經驗中建立起一套回饋機制。「例如當時在香港做研究時,為了感謝NGO提供資訊,便一同參與關懷拆遷天台屋的行動、協助他們製作問卷」。每次做田野都盡可能實現這樣小而立即的回饋機制,有助降低心理壓力與不適感。

然而,關心田野固然重要,但自身的安全還是第一優先。老師以自己在香港被跟蹤的經驗為例,提醒大家即便在熟悉的地方也不能大意。而比起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則是更容易被田野工作者忽略、但卻最容易發生的傷害。如:敏感、高風險、與自身相關等議題,皆會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田野工作本身即是需要花費高度精神與情緒勞動的活動,若無適當的調適與心理支持,身心健康就很容易出問題。
虹穎老師認為無論人身安全或心理健康,都涉及田野的風險評估與管控,也是每個田野工作者都必須完成的功課。對此,老師列出四點可供檢核的標準,包括:評估可能發生之物理與心理上的傷害、已經採取的風險控管措施、為了降低風險需要採取的措施、需要特定人在特定時間協助的風險控管行動。詳細的行動如:行前協調好緊急連絡人與即時回報的網絡、確認經濟來源、為潛在的健康風險作好準備等。虹穎老師特別提到,建議移地田野的工作者覓得能提供心理慰藉的地點,最好能找到心理諮商的對象,給予情感支持。

工作坊的尾聲,虹穎老師邀請大家一起進行「田野黑客松」的小練習,透過情境接龍,想像出在田野中可能遇到的突發狀況,最後再集思廣益提出各種可能的解方。例如,若在田野中手機和筆電都沒電了,卻要和報導人聯繫,應該怎麼辦?恰好有同學曾遭遇類似的情境,分享自己利用無線電、請其他報導人協助的經驗。
雖然在進入田野前可事先猜想有可能發生的情況、預做準備,但田野的「偶然性」,永遠會為我們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因此,除了做好心理準備、保持應對的彈性,更重要的是認知到自己與田野的關係是雙向的,自身性格、現有資源等,都共同決定了自己適合哪種田野工作模式、又能承擔多少風險,對於自已的了解與掌握,亦是在田野中生存的關鍵。移地田野或許有更多未知與風險,但只要知己知彼,雖無法百戰百勝,卻也能保護自己、保護田野。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