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側記】「一碼IMMA」捲動社區循環:共享、共做與互助

撰稿者:詹于慶
審稿者:李佳澤

這次展齡創生的課堂來到萬華,跟隨陳懷萱老師的腳步,同學們走入斑駁陳舊的南機場二期整宅,下到地下室一處角落,綠意盎然的門口與明亮溫暖的燈光營造出家一般的氛圍,這裡是一碼IMMA-人與物的再生基地。一碼成立於2020年,超過400坪的場地扮演社區互助的平台,不要的物品在這裡可以修復改造而獲得新生,人們在這裡也能夠透過分享和回饋建立社會支持的網絡。

隱身於南機場二期整宅地下室的一碼入口

共同創辦人黃芳惠老師向同學們說明一碼的運作方式,如果說「互助」是一碼的核心精神,那「手作」就是一碼擾動社區的實踐方式。讓人們投入整理、維修、改造等手作勞動,不但能讓廢棄物資源再生成為對社區具有價值的物品,也可以藉由手作的過程創造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讓社區中的弱勢族群也能加入幫助人與被幫助的行列。也因此,一碼空間中的大大小小物件其實都是經歷手作再生而創造出來的,像是廢棄木棧板做成的多功能層架、廢棄瓶罐製成的燈具等等。「想不用想太多,做比較重要!」黃芳惠老師為此註解道。

黃芳惠老師與同學說明一碼的運作架構

「你們有沒有注意到,這個空間沒有圍牆?」黃芳惠老師一邊說,一邊帶領同學們逐一走訪一碼的各個角落,400坪的空間十分開放通透。入口一進來兩側就是來訪人們可以任意停留的圖書空間和吧台,中央是正在舉辦講座活動的聚會空間,再往內走則是合作組織「大水溝二手屋」的二手商店。從芳惠老師的分享可以發現,匯集到一碼的各種物資,也是激發創意與推動循環經濟很重要的「資源」。二手屋不只承載也珍惜人們與物件的互動情感,也創造了更多連結。

她帶我們穿越不同的共享空間角落,每個區域彷彿有自己的角色與定位,例如有的場景提供坐下來交流討論事情、有的則是陳列整理齊全的各式五金零件器材開放也鼓勵參與者來利用;也有專門放置具有危險性會製造噪音或粉塵的大型機具的房間等等,讓不同組織與成員在這邊能夠發展出自己需要、「共享共做」的模式。

一碼也提供製作木工的機具,被放置在特定的房間內,經過訓練認證才可使用

黃芳惠老師透過投影片向同學分享早年投入不同社區的經歷與心得。2013年黃芳惠老師進入當時住商衝突嚴重的師大夜市商圈,希望安寧的社區居民對店家激烈抗議。為了緩解衝突,當時就藉由開設「雲和小客廳」的社區空間,在閒置空間綠化過程中共同農耕、共同餐桌、社區微旅行,藉此鼓勵居民與店家雙方開始對話。在這些經驗中,黃芳惠老師意識到「共同做一件事」是促成社區互動的良藥,人們以自己的方式分享和回饋,藉此建立彼此間的信任感,引發互助的循環。

黃芳惠老師與同學分享投入社區工作的點點滴滴

經過黃芳惠老師的分享,同學們更加理解一碼是如何透過「互助」來捲動社區參與的善意循環,社區中不同世代、背景的人們都可以在一碼以手作共創的方式分享回饋。黃芳惠老師也鼓勵大家,行動的源頭是來自於同理別人的問題,去許一個願希望解決問題,只要好好保存自己行動的動機,過程中資源、夥伴都會慢慢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