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員山鄉場域共學工作坊(二)】走難走的路:阻礙行進的小石頭都是智慧與勇氣

撰稿人:廖俐瑜
審稿人:林志泉

在宜蘭共學的首日很快就過了,同學們切身感受到儀式設計和真實情境的交會,並練習從線性到彈性的思考方式。延續前述體驗與反思並進的模式,第二天也是從一早起床就開始做做做、想想想,持續探索與發展學習體驗方法的原型。

早安!圖/林歷洲攝

人物誌(persona):望遠鏡式的觀察

「人錯了就全部都錯,這種浪費一旦產生,就無法達成永續旅行。」業師魏兆廷繼昨晚的連續問號攻勢後,再度從經驗百寶箱中拿出設計思考時常用的工具——人物誌(persona)。這是在遊程規劃時,設計者所用來描繪目標客群樣象,以減少不必要溝通成本的策略。

兩位老師將同學們分為兩兩一組互相觀察,畫出對方的特徵,他特別強調這並不是放大鏡式的視角,而是望遠鏡式的剖析。當圖像完成後,便能更細緻的探究其行為模式、期待目標,接著做出相對應的規劃。透過這樣來回修正與釐清,將有助於專案設計與執行。

採筊白筍:體驗失敗的農村小旅行提案?

然而,並不是每次提案都有美好結局,有時做足準備,成效仍不如預期,這表示從設計到實踐間存在落差。兆廷老師說,採筊白筍這個行程就是其中一例,他也請同學們在體驗農事之餘,試著想想看為什麼會有上述情形發生。

預備。圖/陳懷萱老師攝
感謝在地業師小鶹超給力指導。圖/陳懷萱老師攝
斗笠、水田中的軟泥與身體勞動。圖/林歷洲攝
豐收大合照。圖/陳懷萱老師提供

能做什麼:迴圈式的捫心自問

回歸到本次工作坊場域體驗的一大核心,便是探尋農村小旅行的意涵。兆廷老師分享,設計者應當不斷向內挖掘:農村小旅行為何重要?這是誰的問題?又是出於怎樣的社會文化脈絡?如何闡明這件事的價值?最後,不做農村小旅行,還可以做什麼?前述提問不只是一次性或嘎然而止,而是循環式的逐步聚焦在具有可行性(自己能力可及)且有成效的。

不過從同學隨後的心得看來,尚處於比較巨觀的覺察,例如滿多人都提及:都市化造成「農村精神」的流失,因此要藉由食農體驗弭平斷裂。但若進一步追問,什麼是「農村精神」,又好像只能模模糊糊的形容為一種放鬆的氛圍。簡單歸納大家的發言,最終發現這一切問題的答案還是回到「如何讓更多人喜歡農村」,雖然還無法提出具體操作,不過在討論與拆解的過程中,也確實踏出創造的第一步。

絕對不是同學太無聊,是一早就下田會不會太hardcore!圖/陳懷萱老師提供

走難走的路:阻礙行進的小石頭都是智慧與勇氣

本次宜蘭場域共學工作坊在吉姆老爹圓滿閉幕,同學們享受精釀啤酒之餘,也認真聆聽兆廷老師分享踏入小旅行產業的心路歷程。

勞動後的自我犒賞。圖/林歷洲攝
感謝業師魏兆廷分享。圖/林歷洲攝

出身特教背景,在大學時因「社區服務」的學分要求,兆廷老師感受到很強烈的衝擊。「那是從來沒有聞過的味道」,當自動門一打開,就好像也自動劃分出兩個世界。因為工作需求,他開始學習為不同需求的學生規劃遊程,也漸漸做出興趣與想法。一邊是熟悉又安逸的學校環境,一邊則是充滿未知變數的旅行產業,兆廷老師在抉擇的關頭,深受紀錄片《喜馬拉雅》中一句話的影響:「選擇人生的路如果只有二選一,要選難走的路才得到智慧與勇氣。」

於是他選擇去旅行社上班,爾後自行創業,致力於推廣永續旅行。在這條難走的路上,兆廷老師的堅持不懈一部分建立在:「我假設,所有消費者都是價值良善的,都是好人。」再者,covid-19的疫情亦促使人們重新思考人與環境的關係,進而影響旅行的意涵,如何尋求文化與環境的中庸之道,以永續旅行為中心的產品是未來值得關注的走向。

最後,懷萱老師與兆廷老師共同鼓勵同學們盡可能的想像,但別忘了適度收斂。所以接下來的課程安排,除了請同學們整理與反思共學紀錄,也會深入討論小旅行體驗設計方法學、儀式與場景設計的意涵,希望能對小組期末提案探索與發想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