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場夏季學校(二)】初見Kalibuan

望鄉部落

撰稿人:林佩儀

從台北出發,下高速公路之後,車子從水里開始往上爬坡,經過了新鄉、羅娜、久美,最後我們來到了望鄉。車子行駛在陳有蘭溪的河道旁,泥灰色的溪水滾滾流動,兩旁蓊鬱的山岳連綿不斷,繚繞在山腰上的山嵐,像是吸取了山的靈氣,匯聚成雲,落下成雨。景色隨地形起伏,可以看到梅子、葡萄、番茄等作物在田間種植、在路邊販售。為期三天的場勘,主要由望美社區合作社的田金城理事長,帶我們走讀望鄉部落;慢午廚房的老闆伊畢,談自己返鄉開民宿和餐廳的經驗;同富國中的校長的沈明仁校長,介紹學校的特色還有如何面對災難等緊急應變;最後也請台大實驗林的周百位組長,介紹實驗林的共榮計畫和地方的關係。

望鄉部落

走上望鄉部落,看著田金城理事長蕭颯地朝我們走來。「先來拍張照吧!」田理事長熱情地要我們先和穿著傳統布農族服的男女雕像合照,告訴我們布農族傳統服飾的穿著與特色。而望鄉部落的入口意象牆上寫著大大的Kalibuan,田理事長說這裡以前是屬於鄒族的領域,當時因為日本人的集團移住政策,把布農族從山上的舊社遷居至此,看到這裡長滿Kalibu,也就是紅色的楊梅,布農族的祖先便稱此地為Kalibuan。轉過身來,田理事長指著對面的山頭說,上面那裏才是布農族以前的傳統領域。壁畫上除了寫著Kalibuan,下面寫著大大的望鄉兩個字,望鄉的由來據說是日本時代有位日本警察因想念故鄉,故把此地取名為望鄉。田理事長說不論是我們腳下站的土地,或是這些地名的由來,都不是他們以前布農族所擁有的。當很多人在談原住民的傳統領域的時候,住在過去鄒族傳統領域上的望鄉部落,要把什麼當作傳統?哪裡當作領域呢?

沿途走上望鄉,左手邊有一幅又一幅的壁畫,訴說著望鄉部落的故事。有很久很久以前的神話傳說,關於大蟒蛇與洪水的故事,裡面有布農族的聖鳥紅嘴黑鵯,和變成癩蛤蟆的青蛙,幫布農族人取火種的故事。還有兩個太陽的故事,那時候熱到孩子都曬成蜥蜴了,所以就派出五個族人去射太陽等故事。除此之外也記錄了關於日本人、漢人與布農族人的互動,有日本人在望鄉進行的水圳工程,有漢人和布農族人交換物資的方式。很特別的是一幅刻畫著女性在拔河的壁畫,原來過去望鄉這裡的女性曾代表台灣到日本去參加拔河比賽,並且獲勝的故事也被記錄下來。最後是刻著關於部落的領導人的故事,布農族其實沒有沒有固定的頭目或是酋長,這些稱呼是日本人來了之後,所訂下的制度才產生的角色,後來隨著社會的變遷和發展,牧師和村長的角色對於望鄉也很重要。

田理事長為我們導覽望鄉部落

災後重建

看著這一幅又一幅的壁畫,還有每間家戶門口的裝飾,都用石頭拼出代表屬於自己氏族或是家族的故事,不禁好奇是什麼時候以及為了什麼而做這些裝飾呢?理事長說這些都是當初去申請社區營造相關的經費,來重新美化和裝飾自己的家園。但會開始重新做這些社區的美化,更早之前是因為災害。像是九二一大地震的時候,這裡斷電一個多月,理事長說那一個多月的與世隔絕卻拉近了族人的距離,大家每天除了整理家園就是一起吃吃喝喝聊天,直到路通了、電來了,大家才又各自去工作回到原本的生活。而路開通了之後,除了物資可以上山,遊客也開始上山了。有許多遊客特地來到山上,可能是這附近的神木或是東埔,要去參觀災後出現的自然景觀,這樣的情況發人省思。原來災害帶來的不只是破壞,還有觀光財?

理事長認為災害的概念都是人為的,尤其像是大雨帶來的土石流這些,河川每幾年本來就會做一次大水,山自己也會熱漲冷縮,自然的崩塌等等。但後來人們開挖砂石,開發山坡地,破壞水土保持,破壞自然的平衡。如果我們不好好的對待自然生態,環境也會反撲我們。但只要我們做好保育等工作,動物們也會漸漸回來。也因為這些原因,社區發展協會就一起制定了部落內的生活公約,整理部落的環境和美化的設計,希望可以達到永續的生活家園的目標。

部落經濟

進到部落,看著斗大的招牌寫著「望鄉儲蓄互助社」,其實也就是部落的銀行,幫助那些有需要卻無法跟銀行借貸的族人。在路邊也可以看到幾攤良心商店,裡面擺放著紅藜、咖啡和番茄等商品,都是當地族人種植的農作物。只要走到部落靠外圍的地方,就可以看到不少的網室和溫室,裡面種植的作物有番茄、彩椒、和敏豆等等。剛好我們看到正在挑選敏豆的農家,把挑選好的豆子放進寫著「善美的」箱子裡,接著他們就會被送下山再分裝,最後被放在全聯等超市的架上等著被消費者選購。大部分的族人都採取這樣契作的方式,可能跟家樂福、全聯或麥當勞等公司簽約,但田理事長也提到,這樣的方式比起傳統被中盤商收購的方式,利潤更好,但唯一遇到的問題是,他們無法全年供應蔬菜給這些廠商。舉例來說,在雲林西螺的果菜市場,有專業的大冰箱可以保存這些被採收的蔬菜,控制供應量。但在望鄉這裡,並沒有相關的大型冷藏設備來做保存,都是看季節來供應蔬果,難以做到一年四季都有穩定的貨源,是山上農業的一大挑戰。

在網室裡栽種的番茄

除了農業,也可以看到部落內有不少的露營地和民宿,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可以開門見玉山成了望鄉部落的一大亮點。也有許多族人擔任高山嚮導,帶著登山客登百岳。以發展觀光的角度來看,部落內有許多民宿和露營地,走在部落內也看到不少遊客,甚至外國觀光客在部落內參觀拍照。雖然觀光客應該在一定程度上為部落帶來觀光利益,但是否對部落來說也造成某種打擾呢?

慢午廚房

中午的時候,我們到慢午廚房用餐,老闆伊畢是返鄉青年,用在地的野菜和蔬果入菜,做出有特色的布農風味餐和野菜披薩。這裡的咸豐草野菜披薩、烤山豬肉、阿嬤的野菜湯等菜餚都非常好吃。吃飽喝足,伊畢也從廚房出來和我們聊聊他的返鄉故事。他曾經當過電台主持人,其實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回來望鄉,他覺得部落一直就是這個樣子,從小到現在都沒有太大的改變,他也很好奇怎麼會有遊客想要來這裡呢?直到後來,他的父親身體微恙,為了照顧爸爸而回到部落。在這段時間,他迷惘著自己的人生,也思考著自己和部落的關係,有天早上他早起去散步,卻意外被美麗的清晨景色感動到。為了把這樣的感動帶給更多人,他決定經營民宿和餐廳,讓人們可以在望鄉部落待久一點,放慢腳步,用心體會部落的美。

慢午廚房老闆伊畢

暫時別離望鄉

在來到望鄉部落之前,因為開門見玉山這句話而超級期待。實際上山後才發現,因為山上天氣變化多端,也不是每一天都能看到玉山。玉山成為某種台灣的象徵,對於望鄉部落來說也是重要的心之所向。這趟旅程雖然只是為了暑期營隊的教案設計,卻也帶給我們許多人與人、人與土地關係之間的反思。從自我身分上的角色定位,作為一個從台北來的大學生,作為一個生活在都市裡的人,作為一個講客家話或閩南語的人,我們怎麼樣嘗試站在不同的位置,去看見同一件事情的不同風貌,促進事情的溝通與理解,把我們心裡想的事情傳達給他人呢?

帶著這樣的心情,我們大家暫返台北,持續地密集討論與設計課程,認真地準備與對待這次的活動。把原本針對部落經濟、災後重建與傳統領域等較為抽象的議題概念,結合這次上山場勘的所見所聞,再搭配下一次的課程設計工作坊,期待能發展出具體且有可執行性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