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者:陳品嘉
審稿者:郭泓毅
(一) 再次書寫:田野工作的新篇章
《田野工作坊》至今已行之有年,起初從台大食養農創計畫出發,通過開設一門培訓式的課程,希望透過提升學員對社會現象的觀察能力,並且能夠如實地應用在日常生活。歷年來,授課老師們會設計一系列的課程,毫不保留地傳授田野技能與思維給有意想要踏入田野的同學。有賴開課多年的經驗累積,老師們更是依據每一次課程取得之回饋,用以修正田野教育的盲點,經過一次次的討論與調整,使《田野工作坊》有了更具系統性的教學模式。這些成果的展現,都能夠從參與助教培訓課程與兩日密集課程中有所感觸。
不僅如此,諸位師長在總結田野學習的各式疑難雜症後,透過匯聚成一本實用的工具書,即《田野敲敲門》。這本書將田野工作分成大心法,每個篇章都反映走進田野現場會遇到的重要課題,雖然各個章節看似獨立,但實際上卻如一張綿密的網,緊緊的扣在一起。當然,老師們撰寫此書的目的,並非希望讀者依循書中看似「正確」的操作途徑,因為田野本身本就沒有什麼是可以被我們完美預測的,儘管事先做了萬全的準備,哪怕是一個不完美的天氣,或是現地發生了甚麼突發狀況,極有可能毀去原本興致高昂的田野興致。因此,田野敲敲們的出版宗旨,是期盼學子在實踐田野時不畏首畏尾,需要瞻前顧後,但毋須如履薄冰,放膽接受來自外界的挑戰,才是田野工作的核心意義。
本次課程由地理系洪伯邑老師、創新設計學院黃書緯老師、社工系陳怡伃老師,以及在國發所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的何俊頤老師共同授課。此次的課程內容與去年稍有不同,增列檔案研究的運用與思辯,由俊頤老師講授檔案與田野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運用檔案做出扎實的田野。雖然這次捨去田野倫理的討論,但不表示這個課題失去重要性,而是因為無處不是田野論理迸發的地點,它在實踐環節不斷地閃現。因此,老師們期盼倫理概念是能內化成同學們的學習反射,將學習時間提供給新穎的題材。
(二) 建構「習以不為常」:基本功、現場實作與過來人分享
1. 扎穩田野馬步
雖然田野的樣貌是多變的,難以預料後續的每一個瞬間。但是,關於田野的基本梗概的搭建,也就是如何提升我們在田野的過程中,抓取來自四面八方的靈光,這件事情是重要的,我也將其稱為田野馬步。
那麼,有哪些方法或技能,是身為一位田野實踐者需要知悉的技巧呢?由觀察、提問、訪談與檔案等四大面向,組成本次課程講授的核心。首先是由伯邑老師講授的「觀察」,在這個環節裡,老師引出如何開啟場域,又如何搭配身體的感官,對於身處的環境做出更進一步的詮釋。如此概念的提點,為期盼同學們與田產生連結,其出發點是落在個人層次上,運用五感推疊而成的分析架構,描繪由己身發起的田野圖像。第二部分為書緯老師的「發問」。當我們有了觀察的基礎,知曉如何觀察和要觀察什麼,針對觀察產生的不尋常,我們要如何提出有系統且合宜的發問,這點是每個研究過程的重中之重,也是判斷研究優劣的關鍵。書緯老師運用多層次的舉例,以在路上看到大排長龍的餐車出發,接著再連接到過去教學中在公園觀察的經驗,透析社會如何在空間中發生化學反應。接著,蒐集觀察到的素材,輔以KJ法的方式加以分類,尋找素材之間的關聯性,以及隱含在關聯中的不正常,最後提出一個關於某現象的研究發問。
有了前兩種技能仍不足以完成一個成熟的田野,似乎少了更深度的分析方法,特別是在當觀察者看不見的時候,隱藏在現實之下的各種資訊,我們該透過什麼樣的方法,用以揭開遮擋真實的面紗?這時,訪談與檔案的操作,即是兩項合適的切入方法,也是由此開啟田野工作坊第二天的課程。
訪談可以從關鍵的人物中取的關鍵的解答。然而,訪談不是只是隨口問問、漫無邊際的閒談而已,它需要的是經過一連串縝密的編排,從尋找合適的訪問對象,到設計優質的訪問大綱,都是促成一個的研究發問的最佳延續,也就是透過持續的對話,在某個議題中做出更深層的挖掘,發現從個人視角無法取得的重要訊息。不僅訪談重要,考究某議題之歷史更是不可缺少的一環,而檔案的價值在此展現。接續訪談之後,如何尋找與解讀檔案,由俊頤老師向各位同學進行詳細的說明,在該節課中,俊頤老師以台大水源校區的嘉禾新村為題,希望同學在歷史地圖、口述史、議會質詢紀錄、二手文獻等不同史料中,拼湊出對該空間發展脈絡的歷史,借道探詢各個檔案的優與劣,能在什麼檔案中汲取何種資料,或者是哪些檔案具有一定程度的限制,這都是本次課程增添檔案環節的原因,期望引出同學們的思辨能力,提供日後研究方法上的新穎視野。
2. 走進真實的空間
學習上述的技巧,實屬令人感到不真實。問題在於,這些技巧如何轉化成實戰的能力,反映在介入一個陌生環境的踏查,我們該如何使用,或者是在使用之後反思這些方法不足的地方,這才是在理論與實務之間來回遊走的關鍵,也是積累自己實力、提升田野技藝的最佳途徑。於是,參與課堂的每一位同學,於課前依據不同的學科背景分為六的組別,每一個組別也根據對應的地點前往踏查。
現地踏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是在課程開始前,同學們到了指定地點觀察空間的各種事物,通過自己尚未習得田野技巧的方式,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對於該空間有何更特殊的觀點,運用文字書寫個人的感知與理解。接著,在第一天課程的觀察項目結束後,由助教們帶領小組重返現場,透過老師先前在課程中提及的方式,重新審視自己曾經造訪的空間,比較在技法學習的前後,觀察的重點是否產生差異。這樣安排,不僅讓同學們直接領略田野方法的實戰功力,擺脫過往對方法的認知,如同紙上談兵一般的無用,更促使他們在橋接能力與空間時,多打開塵封已久的五感,體會田野觀察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不過,空間並非只存在於實質的環境,由人與人共同構建的互動關係,也是另一種空間的表述。對此,訪談作為田野技法的重要項目之一,與人的觀點出發,理解某事與某物之間的關聯性,經過一場良好的訪談能強化研究的底蘊。在第一天課程結束時,怡伃老師告知同學們針對第二日預訪對象研擬訪綱,主題圍繞在校園生活,同樣的先請同學們在尚未進行相關課程之前,以自己的想法你至訪談問項,後續通過課程的解析,以及實際安排兩兩一組的訪談實作,讓同學們清楚的理解訪談的真實含意。
總之,比起老師們在台前口沫橫飛地講述,不如透過同學們自己實際的操作,將理論經由行動轉化為自己知所學,形成一股內化於身體記憶的方法,倘若在往後的學習路程有使用到的機會,便可駕輕就熟地將這些能力發揮出來。雖然可能還不是爐火純青,但仍舊可依循經驗的骨幹,避免前次運作的謬誤,最終完滿地達成心中理想的田野結果。
3. 田野裡的真實人生
《田野工作坊》之真實人生的環節,邀請外部具備深厚田野技術與經驗的領域專家,來分享將自己置入於田野工作中的人生模樣。本次邀請到綽號「沾沾」的陳稚璽老師和任教於北科大建築系的陳盈棻老師,與同學們分享投身田野過程的精采瞬間。由沾沾作為該場講座的發軔。馬祖東莒與新北坪林是沾沾的兩個重要的田野地點,在這兩個地方,沾沾透過深度的調查,了解該地方的歷史脈絡,後續再依據地方性格舉辦符合在地的活動,成功吸引無論是外來者還是本地人的重視。這些行動的背後充滿著許多辛酸血淚,在草創初期更是舉步維艱,但沾沾都認為,這些都是促成最後圓滿串連地方社群的關鍵。盈棻老師分享自己從求學到任教的過程,其中,他的角色不斷根據深入之場域而轉換,盈棻老師自己也自嘲說:「每一次我去到一個地點,待了一下,我朋友就會跟我說:『你根本就是當地人』,哈哈。」這件事情其實可以讓同學們了解到,當我們認真對待一件事情,想盡辦法融入其中,抓到某個空間環境的獨特要素,是會讓田野調查的進展更加順遂。盈棻老師也在後續的生命旅程中,持續的增加自己的生活技能,在這講求協槓的現代社會裡,盈棻老師無疑是一個供大家參考的範例,或許斜槓人生的建構,是促進每個人發掘生活不尋常的契機,亦是開啟體會社會多元樣貌的有利方法。
(三) 結語:淺談角色與心境轉換
經過這兩天的課程引導,同學們對於如何開展田野工作有了一定的收穫。但也可能是一時之間需要理解的事情過於複雜,同學們的神態普遍呈現疲倦之感。這或許是密集課程會出現的限制,也就是希望初學者要在短時間內,吸收一些他們從未經歷過的知識,在理想進程與實際現場的出入,促使無論是老師還是助教都有一定的反思。
田野工作實為一場動態的過程,透過其隱含的探詢、實作與互動觀點,開啟彼此之間持續深化的情感。總之,田野就是一場日常生活的實踐,能在司空見慣的世界裡,萃取那些本來不存在我們視線中的大小事。田野行動是一種氛圍的凝縮,藉由觀測者打開自己身體的訊號,去接收並發現那些微小、不起眼的現象,或許,每一次不經意的好奇,都能促成改變世界的力量。這就是田野工作的魅力所在,一種令人習以不為常的經驗與驚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