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敲敲門:場域即教室的USR共學合作經驗談】演講側記

撰稿人:林瑋臻
審稿人:郭泓毅

大眾對於田野工作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程度的認識與了解,但實際上要如何開始田野調查的工作呢?該怎麼做好田野?我們在田野之中又要尋找什麼事情?這些對於田野調查的好奇心都將在今天的講座中一次為你解答,藉由精彩的經驗分享帶領我們走入田野的世界之中,進而親身去體驗場域裡的酸甜苦辣與每一次的悸動。

本次「田野敲敲門:場域即教室的USR共學合作經驗談」線上講座活動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USR中心主辦,邀請到了臺大USR計畫-大學PLUS的計畫協同主持人陳懷萱老師,為對於田野工作懷抱熱忱的學生與老師們分享在田野場域中共學合作的經驗與歷程,並將田野工作所需的技能扣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以更多元的角度思考與地方的連結,嘗試培育出具備田野思維的學生,在參與社會行動時能夠學以致用。

場域即教室,在田野中遇見真實的自己

圖片來源:線上講座簡報截圖內容。

「田野工作是種必須要親身走入一段關係、走入一個世界的功夫,透過關注以及共同的生活,去理解這群人是如何看待他們生活的世界;田野工作是在與不同的人們相遇中產生出來的,並沒有標準既定的過程,即是呈現出人類的真實模樣。」對於田野工作的樣貌,懷萱老師下了這麼一個註解,將那些發生在場域中的各種際遇,化身成為人與人之間連結的重要因素。

懷萱老師提到,田野課程並不僅包含帶領學生們走入陌生的場域,訪談對象與發放問卷,走進場域前的事前準備亦是重要的課題之一,在準備不足的狀況下貿然進入場域,有時不經意誤觸場域傷痛,將會對場域對象造成傷害,更別說是產生助益。因此進入場域前的技能培養也是設計田野調查課程極為重要的一環,在你具備這些觀察、互動、提問的技能,了解身為專業者的田野倫理,更能在一次次的田野工作中反思場域與自身的問題,提出更具動能的行動方案,進而建立出從行動過程中去學習的心態。

田野課程創造出一種截然不同的學習模式,在場域中學生必須打開感官,善用五感去觀察場域發生的每件事情,將全身視為蒐集訊息的工具,並透過不斷進行的田野對話及梳理出場域的意涵。在一次次迷路、繞道與糾結的路途裡培育出田野的態度與思維,在無數的文化震驚中思考過去從未設想過的事情,場域就如同一面反身之鏡,在與田野產生連結、關係建立的過程裡,你發現的也許並不只有場域的樣貌,更多的,是看見真實的自己。

圖片來源:線上講座簡報截圖內容。

用行動建立田野中的暖關係

「田野即是生活,生活即是田野,在我們踏入他人的生活之中時,應該回到人與人互動連結產生的方式,去思考如何建立與發展田野關係的路徑。」

田野場域並不僅僅只是蒐集資訊的資料庫,許多人進入場域把自己定位成調查者的角色,抽離了自身在田野中的位置,這種自我限制便狹隘了思考的模式。懷萱老師在分享中特別提到,進入田野的核心視野便在於:帶著「學習而非指導」的心態,因為我們所有人都是地方的學生。也因此老師期望同學們走入場域時,並不只有做做調查、辦辦活動,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參與地方的生活,以當地的生活節奏為本,配合在地的時節、農忙與行程,讓同學們在課程中學習到的地方經驗,與場域形成共好的循環,進而去思考地方的發展是怎麼樣的狀況?自身在田野中的角色?以及自己能進一步去做些甚麼?

圖片來源:線上講座簡報截圖內容。

講座中以D-shool的大學Plus計畫課程在宜蘭的田野經驗向大家分享,在課程設計上以地方為本,讓學生們以中介者的角色進入在地,產生各種共作、共煮、共創的行動方案,或是舉辦各地扎根創生的團隊成員到場域分享地方經驗談的活動,邀請在地的農友共同參與,與在地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關係。

圖片來源:線上講座簡報截圖內容。

進入場域的發展方法需要隨著當地的特性進行調整。在宜蘭深溝場域,課程以地方創生即農業關係人口為主題,讓同學們在了解了場域狀況與議題後,發想出以小旅行的方式作為社會參與的手法,在小旅行的規畫設計過程裡,探索自己作為一個學生,與地方的連結是什麼?該如何與地方產生更多的對話與交流?而在宜蘭南澳場域則與南澳原住民專班進行合作,讓臺大修課學生與原專班學生們分享彼此的生活經驗,進而共創出分鏡繪本畫作。過去我們在討論地方發展時,角色往往多為富有豐富知識的在地耆老與文史工作者、返鄉創業的熱情青年又或者是偏鄉的孩童教育者等等,青少年的角色卻極少在場域中現形,因此這次的課程也從南澳原專班的青少年的視角讓我們看見了場域獨特的樣貌。

田野作為一個動態的關係,身為一個田野工作者,進入場域時入境隨俗的心態,以及換位思考的能力尤其重要,而學生作為一個連結地方與專業知識者的中介角色,利用觀察逐漸累積對於地方的想像,以一個「外來者」的身分去了解這個全然陌生的場所,在這些堆疊出來的的想像中去定位自身處於地方的角色,進而發展出與場域互動的方法與行動,無論是透過活動的設計、與在地居民的共創共好、又或者是對於彼此的學習,在這些相異於自身生活經驗的文化衝擊過程中不斷建構自我,也藉由這些互動參與的歷程中建立出與地方的暖關係。

圖片來源:線上講座簡報截圖內容。

疫情下的數位田野

大眾對田野的認知是一個必須要親身走訪實作的場域,使得只需在雲端便能完成的「數位田野」似乎與過去田野的定義有些矛盾與衝突,若無法到達現場,我們又該怎麼進行田野工作呢?隨著疫情肆虐,人與田野之間的交流受到了諸多的限制,卻也同時讓我們思考「遠距做田野,教室即場域」更多的可能性。

圖片來源:線上講座簡報截圖內容。

疫情之下的我們該如何去關注場域的關係?又該如何因應疫情的變化做出課程的調整與設計?在疫情造成交流隔離的狀況下,數位媒介的運用為田野工作帶來了更多可能性,包含了線上開設課程、運用鏡頭的互動關係、資料庫的建立與事前作業等等。在線上田野工作坊的課程中,也使用Podcast田野路跑中進行全新的嘗試,並將教室視為一個場域,在班級經營與關係建立的過程裡,視作一種田野調查的據點與觀察;而林場學校密集的線上講座課程,也開放給社會大眾共同參與,以不同的方式累積更多人對於原住民議題的更多討論。

在田野工作中我們不斷提及「田野即生活」的概念,呼應到網路世界,網路媒體作為我們生活中早已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透過數位工具開展出田野的全新面向,其中的互動感與參與感,重新詮釋並呈現出參與者多元的觀點。綜觀本次的講座內容從田野場域、行動經驗到社會參與,始終脫離不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連結,無論時代背景為何、使用工具為何,最重要的是我們在互動與了解彼此的過程裡,發現自身的真實,並將這份反思與理解帶回日常生活之中,學習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發現這個世界。

圖片來源:線上講座簡報截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