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設計:農村關係人口的創造與地方文化再現

撰稿人:陳品嘉
審稿人:郭泓毅

「啊!哈!」11月中的周末,宜蘭羅東高商的教室內討論聲與驚呼聲此起彼落,牆上貼滿了五顏六色的便利貼,一張一張都是學生與農友們的智慧結晶。這次的農村文化體驗工作坊,臺大與羅商宜商師生攜手宜蘭在地農友,將在傳統農村中透過「設計思考」的新方法,掀起改善傳統農村問題並創造地方關係人口的嶄新浪潮。

以「設計」為名:大學教育與農村地方的交錯

為了呼應並落實地方的連結,國立台灣大學以大學社會責任(USR)的模式,導引學子們探索農村文化,與地方農友發展出密切的合作關係,持續地向下扎根,輔以創新設計的思考方式,讓農村關係人口的建立,落實於大學教育的過程,將「同理」概念至於課程的核心價值,不僅能讓學生們體會農友的處境,更能讓農友們明白在實踐理想道路上,一直存在著一群默默關心自己的夥伴。由台大生傳系闕河嘉老師開設的「農村文化行動研究(一)」(以下簡稱農村研究),更是將「夥伴」的輪廓清晰的展現。雖然地方創生揭露了鄉村現況的困境,也涵蓋了各種方式去改善農村的問題,而在這些問題與對應方針中,最根本的莫過於如何穩固農村的青年人口,甚或是如何吸引外在區域定居鄉村,形成所謂的「關係人口」,在填補人力空缺同時,裂解人口過於稠密的都市環境。

近年來,政府不斷提倡如「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大專生洄游農村計畫」、「青年回流農村創新計畫」等,目的皆是希冀青年以農村為藍本,透過所學的最新知識,協助農村尋找合適且可行的經營解方。綜言之,此課程貼合眾多輔導農村的相關計畫,並且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DGs)中的「永續城鄉」(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試圖弭平斷裂的城鄉關係,破除現代社會對於鄉村的誤解,重新詮釋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網絡關係,除了能反轉在生產主義陰影下的農業思維,亦能契合由後生產論提出的農業多功能概念之推進。是此,農村研究將讓台大學生與宜蘭在地的青農聯誼會合作,藉由在地農友的引領,創造在地共學的教育氛圍,達成深植台灣農村文化的集體共識。

本文是紀錄該課程的第二次田野調查活動,為期兩天(12/11-12/12)的農村走訪,同學們共分成三個研究小組,小組成員包含台大學生、在地農友,本次活動參與的農友有「永昇甘蔗」的永昇、「慢島生活」的若甄、「小鶹米」的小鶹、及「采福好田」的凱莉,以及四位分別來自羅東高商與宜蘭高商的學生,在設計思考教練的引導下,共同以創新設計的角度,針對目前農村遇到的困境進行探討與改善。此外,小組組成的性質多元,目的是希望產生更符合在地需求的設計解方,強化多個群體之間的合作與信任。

圖/臺大同學與在地高職生共同訪問農友。

以「同理」為基礎:深度訪談、反思問題及提出解方

「設計」是本次工作坊的主軸,目的在訓練學生如何以設計思考的技術找出農村面臨的問題。教練們提點「設計思考是一種以人為本解決問題的方式」,從使用者角度出發,找出問題核心痛點並設計解方,此時同理的概念旋即浮現,這種思考方法打破過往單一軸線的固著解法,以更多元面向的思維完善最後的結果。那具體來說該怎麼做呢?教練們展開設計思考的五大步驟:同理(Empathize)、定義(Define)、發想(Ideate)、原型(Prototype)、 測試(Test),作為兩天工作坊中的訓練架構,以提升同學剖析事件的能力。前兩者為找到問題的策略,後三者為解決問題的手法。從探索受訪對象在情境中所遇到的癥結點與痛點開始,接著定義受訪對象的真實需求,透過發散的思考技巧提出多個點子,再將點子收斂以具體且快速的最小成本方式製作出能夠測試的原型,並進行驗證與修正,透過反覆地驗證、修正的迭代過程,來優化成果的可行性與實用性。

首日同學們與宜蘭農友進行深度訪談,在不斷對話的過程中,將問題意識逐步且具體地描繪。教練透過腦力激盪的方式喚醒同學埋藏於內心的觀察力,協助同學「找出問題,提出假設」,並從起始的「假設」研擬出訪綱,最後應用至真實訪談。借助設計邏輯,從發想到收斂,過程中的每一個想法碰撞,都是為了激起最終可行方案的產生。教練們強調,訪談的過程須以「同理」為本,為了發現更多問題背後的原因,創造出中立且白話的問答焦點,以及建構安心的環境,以利受訪者卸下心防,願意將所知道的一切與他人分享。理解問題根源後,可嘗試由不同的視角切入,找出使用者的深層需求,完成定義問題的目標。

圖/訪談的過程須以「同理」為本。

次日的設計發想,以「有哪一件事我一直想學卻還沒開始」作為開場,由設計思考教練的指引,展開「發想」、「原型」與「設計」的旅程。工作坊中透過許多新穎的活動活化同學們思考的靈敏度,例如將問題轉為問句的方法「How Might We……」,練習對現象提出疑問,就是所謂的「發想」,這樣的過程擔任承先啟後的節點,接續先前的田野發現,並審視下一步該用何種方法能解決眼下的難題。為了更具體的闡述,教練們列舉外國企業的行銷案例,如麥當勞將「點餐—送餐」串接在一起,從高速公路收費亭發展出的「得來速」模式,讓點餐流程更快速;又如壽司業者結合工廠裝瓶機器的生產樣貌,創造出「迴轉壽司」的用餐及銷售方式。這些案例顯現出利用「發想」產出的成果,成為企業的經營亮點。

發想出解方後,要如何把這些亮點快速地做出來呢?就是下一個步驟:「原型」。教練告訴同學們,能藉由身邊隨處可得的物品,嘗試完成初步想到的點子,這樣不僅能擁有臨場感,更可以修正點子中的瑕疵。例如利用紙箱堆疊出空間未來的樣貌、在網球場上用粉筆繪製廚房工作檯,及擺設瓶罐預擬球場戰術,模擬解決實際運作之後可能遇到的難題,這也將進入設計思考的最後一步——「測試」。在這個環節裡,每一組各提出了一個「增進關係人口」的原型產品,同學們利用紙箱、海報等簡單的材料,將點子具現化成原型,並透過在場同學的試用,進而測試產品的可行性。有小組觀察到農村缺乏溝通的空間,因此設計出了能夠一邊小酌一邊交流的公共空間;另一個小組以觀光的角度創造出模擬國外打工換宿模式,設計一系列認證的線上平台。透過兩天的工作坊訓練,可以看見同學們的創意如湧泉般湧現!

圖/臺大學生、宜商羅商學生與在地農友共創解方。

尾聲與反饋:「先做再說,以人為本」

兩天的工作坊裡,同學們與農友透過意見交流,探討該如何提升農村的魅力,反思設計方法該怎麼與地方創生形成密切的網絡。一張張便利貼紀錄著每個人的看法與感受,行動是設計的轉化,在討論的過程裡,沒有人是局外人,每一位參與者的想法都是重要的,集思廣益方能舉一反三。與其說設計帶來思考動能,不如說是因為思考點燃設計的火種,二者互為靈與魂的寄託,缺一不可。       

農村研究希冀從同學的學習熱忱,將活力與知識帶入在地,透過「共同學習」得到「共感經驗」,跳脫原先只在教室內學習新知的慣習,實際體驗文字無法體會的事、景、物。經過兩日的工作坊,每位參與者在最後都分享自己的參與心得,一位來自宜蘭高商的同學說:「有了設計思考的初步練習,可以協助我在之後的學習歷程走得更順利。」永昇甘蔗的永昇則說:「平常都忙種田,對這個什麼設計都沒有概念,也沒有時間去學,但這兩天令我覺得很驚訝,原來我種田其實也跟設計很有關係,在這裡我可以天馬行空的去想,也可以讓我更深入地去思考一些事情,我感覺很有幫助,很有趣!」設計思考不是設計師或特定專家獨有的技能,這樣的思考方法能夠應用於日常中,這是工作坊期望帶給所有參與者的核心價值之一。

總的來說,無論在哪個場合,設計思考皆能派上用場並協助處理各種疑難雜症,這也是課堂希望帶給每位參與者的最大意義。教練們期望工作坊的參與者能在課後繼續秉持著三點原則:以人為本、傾向行動、及開放心態,從內心的發想到實際的行動,透過持續地傾聽與觀察,嘗試發掘在地的困境,最後提出適宜的解方。

圖/一張一張都是學生與農友們的智慧結晶。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