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張宇忻
審稿人:林志泉
上篇文章記錄了泰雅族gaga的多元概念,梅霞老師認為gaga不只是功能性的社會組織,根據不同情況下,應該可以更被廣泛理解為不同層次的社會範疇。如戒律、儀式、禁忌、能力。接下來,我們將帶著泰雅文化觀的視野,進入原住民族當代議題的討論。
博物館、部落與文化資產的交會:賽德克族編織課程為例
講座進入第二個階段,講師以「博物館、部落與文化資產的交會」為題,和聽眾分享台大人類學博物館和賽德克族人合作編織課程的經驗。因為台大人類學博物館當初接收了很多日治時期遺留下的文物,因此希望在當代透過各種合作形式,讓展品跟原初部落重新建立連結,所以每年都會和不同族群合作策展,或者族人也可以向博物館申請展品的複製,藉此建構部落的歷史記憶。簡單地說,台大人類學博物館的使命是透過文物建立更多人的連結、創造更多意義,並成為多元文化交流的場域。
2015年因為王梅霞老師在賽德克部落研究的基礎,開啟了博物館和族人合作策展的契機。整體展覽以賽德克gaya為主軸,在展場空間以織布、彩虹橋為意象,呈現出gaya的多元內涵,希望賦予文化在當代脈絡下更多的生命力、發展性。
台大人類學博物館民族學特展《走過Gaya、看見彩虹橋 ─ 賽德克族》展覽中,內容包含:傳統家屋、編織、音樂舞蹈、有機農業……等不同面向的實踐。以狩獵為例,族人在展場中設了不同的陷阱,並說明不同陷阱在設置時,要注意哪些gaya。瓦歷斯・貝林[1]在展覽的系列活動中也提出,「自治就是重建gaya的過程」這樣的概念。
藉由合作策展的過程,部落與博物館工作團隊也建立更多對話,也為2017年的編織工作坊奠定了合作的可能。工作坊分為兩個階段,首先邀請族人進入博物館庫房,針對編織藏品的織法、顏色、功能……做研究,部落夥伴 十分感動於祖先的智慧,以及博物館的協助儲存。接著開設了織布工作坊,吸引很多人的參與,也促成很多對話跟互動。因為工作坊受到肯定,王梅霞老師之後也申請了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 計畫(簡稱:USR),和部落一起進行織品再製。這樣一連串的合作計畫,讓過程中許多的參與者,從學員變成講師,有些族人甚至被指定爲「國家傳藝師」,他們回到部落開班授課、成立工作室;也有人將織紋融入文創商品,運用於社區發展、觀光旅遊。
談到2017年的織布工作坊,講師不忘補充活動的小插曲。活動首日,許多族人們天未亮就從部落出發,因為時間匆忙沒有舉辦儀式,有學員跌倒骨折、有學員錢包遺失、有學員跌落座椅……由於活動首日族人遭遇各種狀況意外,第二天便補做儀式,之後的流程就一切順暢。
入庫研究後,第二階段的課程,吸引了50多位學員,課程首日也邀請了年輕人穿著族服走秀。研究團隊甚至和學員們一起在部落復耕苧麻,體驗苧麻抽絲的過程。織布作為文化實踐的場域,從織布的製作、形式、材質、配件等面向,都可以看到族群互動的軌跡。
講師也特別補充,以薯榔染布出來的顏色較暗,但為什麼可以看到顏色較鮮豔的布?因為部落一直都會和外界交換物資,所以會用山產去換紅布,再把布解構成線,織入自己的服飾。由此可見,外來的物質,被賽德克人帶回部落,並重新賦予意義,整合進當地的社會文化脈絡。這樣的意象其實呼應了當代對文化的理解與詮釋,文化的接觸過程,就是把外來的文化拆解,融入自己的文化脈絡,
值得一提的是,學員中有來自桃園復興鄉的泰雅族人,他發現復興鄉因為跟烏來互動較多,圖紋比較接近,和南投信義鄉泰雅族人的織法差異較大。莫那魯道的曾孫女也是工作坊學員,過去長時間生活在都市,對織布文化與知識不熟悉,透過工作坊課程,把織布知識帶回部落,成為重要的文創工作者。甚至也有一位漢人學員,為自己編織了一套傳統服飾。
講師認為透過這幾年和部落合作的經驗,發現部落很有能量,文化復振的能力很強。透過過程中的觀察,講師也發現織布是賽德克utux很重要的隱喻,例如他們認為「人的命運是被織造的靈織好的」、「死亡則是utux結束編織工作了」。織布提供了女性實踐gaya、與utux溝通的場域,透過gaya交換跟分享,自己的能力才會被認可。
不同的織布者會賦予圖紋不同的名稱,菱形紋在過去作為「被單」,但織布在當代文化產業的脈絡中,要被賦予想像。所以有些人會稱此菱形紋為「祖靈的眼睛」;有的人則取其諧音稱為「你的心」;有的人則以「貓頭鷹的眼睛」來象徵神秘與智慧。講師認為,織布圖紋意涵的多元詮釋可能,其實就如同gaya的多重意象與其文化的動態性。
「賽德克gaya強調要修正自己的心,來符合和諧的社會關係。」因為賽德克族在日治時期,很多的儀式實踐被禁止,所以賽德克人強調「用心做儀式」。在這樣的概念脈絡下,賽德克人認為織布過程是跟自己對話的感覺,也是不斷修正、修補的過程。
王梅霞老師認為,人類學博物館作為多元文化互動的場域,可以結合不同能量,對社會實踐帶來各種可能。接下來林場學校同學們將和南澳高中原專班,以「生活博物館」的概念合作策展,而這樣的經驗與使命,也可作為參考。
與部落的合作就像是禮物交換
透過講師當天的分享和過去的田野經驗,林場學校主授老師陳懷萱認為我們的確可以透過文獻來了解 gaga,但由於gaga同時也是內化式的體現,所以田野過程中要如何創造讓族人有意願分享的情境,應該也是田野的關鍵。講師認為種植、狩獵的過程應該是蠻適合切入的主題,因為過去族人狩獵較頻繁,所以不少場合可以談gaya;而賽德克人承裝獵物的獵袋可以傳承,也是一種waya;狩獵有很多規範要遵守,也會嘗試以waya來解釋意外的發生。
謝筱君同學則好奇,既然gaga可以被理解為泰雅族的社會範疇,那疫情是否也被包含在其中?講師說過去很多疾病都跟gaga有關,但疫情來自外部、且正在發生,所以相關的探討其實可以帶族人去反思部落與外界的關係和連結,同時檢視部落內部的衝突矛盾,以及衝突如何被解決、整合的機制。
可想而知,講師能夠分享如此豐碩的研究成果,必須建立在良好的田野互動關係之上,有同學便好奇要如何與田野對象產生深刻的連結。講師說最初在尚未決定田野點、還在探路的時候,受到很多族人的照顧與協助。對他來說,近年來各種和部落的合作,就像是禮物交換的精神,「我受到部落那麼多照顧,現在有機會、能量、可能,就用各式各樣的方式回饋部落」。
關於泰雅族,還有更多需要我們一起探索……
而gaga作為泛泰雅族的社會範疇,很多時候難以言喻,那課程、展覽中要怎麼轉譯,才能讓人感覺到gaga的內涵?而非單純的文字解釋。梅霞老師說織布工作坊中自己是以課程的方式談gaya,但過程中族人補充了很多織布相關的經驗,包含他們如何透過不斷轉化的織布過程,來符合gaya的期待。展覽現場則以家屋、狩獵、農業……來展現gaga的多元意涵。除了文字的呈現,也有部落族人親臨現場,在展場中不斷解釋何為gaga與他們自己的生活經驗,場面十分熱鬧。
回顧講師當天分享的內容,會發現耕種、打獵、織布的實踐都是講師研究中關鍵的田野場景。但在泰雅族文化中,打獵是男人的事,織布是女人的事,要怎麼跨越性別而能接近到二個主題?講師說同樣的問題不只發生在研究者身上,其實也發生在族人的日常生活中。當初有男性學員想報名織布工作坊,還特別向部落長輩請益是否可行,有長輩認為男性可從打獵或織布擇一學習;也有長輩提出男性只要用桌上型的織布機,不要用地機即可。
講師也補充泰雅族的性別分工,雖然兩性間有不同的分工,但性別間並不是二元對立的,例如:男人外出打獵,女人則有很多禁忌需要遵守。過去不是個人主義的男女分工,而是需要透過「合作」來完成各種工作。人是社會關係的縮影,每個人都負載著禁忌與另一個性別的工作成敗。
另外為了接下來要和南澳高中原專班同學互動合作,也有同學希望對原鄉的民族教育多些理解,於是詢問講師近年來的觀察。以麻必浩部落為例,他們透過農耕教導自然環境與生物的知識,也透過織布來教數學概念。雖然部落裡的民族教育成果相對豐碩,但講師也提醒,民族教育的斷層是未來需要正視 的課題,例如都市出生、成長的族人如何加入,這件事還仍值得觀察。
為了讓林場學校的修課同學,對泰雅族文化能有基本的知識,並對於怎麼和部落族人開啟互動與連結抱持期待,梅霞老師分享了gaga的多元內涵以及和部落合作的經驗,也提到泰雅族的照護、教育、性別議題。但礙於時間,還是有一些內容來不及分享,包含當代文化資產,以及狩獵和傳統領域、自我認同的關係。
受疫情影響,而將講座轉成線上的方式進行,Plus團隊為此花費了更多的籌備時間與成本,沒想到難得線上開講的王梅霞老師講得來勁,訝異於線上講座的觸及率、參與度比實體講座來得高!而聽眾們則聽得意猶未盡、靈力充滿!呼應上一堂講座中,林場學校主授講師陳懷萱,提到的不該把「線上」當作是替代方案,而應該透過互動環節的設計去挖掘到更多的可能。正因為大家如此熱烈的參與,期待未來Plus團隊能再將當天來不及談論的內容,另安排成另外一場精彩講座!
[1]南投縣仁愛鄉眉溪部落賽德克族人,曾任監察委員、立法委員、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