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創生的探尋與儀式設計的施展【課程側記】儀式、場景與設計

撰稿者:鄭語綸
審稿者:李佳澤

由「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陳懷萱老師開設的「儀式、場景與設計」課程,在經過前兩次讓同學們以不同視角自主探索南澳場域後,這學期第三度來到宜蘭縣南澳鄉,展開為期兩天一夜的場域共學小旅行體驗設計工作坊。在經過前兩次老師設計的不同場域任務來接觸南澳場域後,這次同學們同學們不只帶著業師魏兆廷設定的「功課」前來,也透過小組在遊程中不同環節所設計的小儀式任務,練習做個中介引導者,來思考儀式的意義以及與不同場景的交互作用。

在抵達南澳前,懷萱老師即打破印象裡的移地教學模式,給予同學們自行搭乘臺鐵、客運等大眾運輸工具至南澳車站集合的任務,感受有別於遊覽車的乘車移動過程。同學們在南澳車站前廣場,透過平易近人的問答互動模式,搭配大富翁遊戲,施展引領我們啟程場域共學小旅行的儀式,更邀請大家在旅程中,聆聽關於「山、海、魚」的音樂歌單,強化共學小旅行的儀式感。

用過午餐後,懷萱老師帶著同學們,利用雙腳,漫步於南澳部落,體會步行帶來的感受、瞭解在地環境、觀察路上的指引牌,進一步思考指引牌的說話對象及傳遞內容。再者,抵達南澳泰雅文化館,在館員的分享下,瞭解泰雅族的歷史脈絡、分布位置、傳統服飾、狩獵方式與家屋配置等文化特色,使同學們更加認識大南澳地區,以及世世代代生活於此的泰雅族人,同時透過小組討論,發想關於南澳場域共學小旅行的人、文、地、產、景。

傍晚,愛南澳生態旅遊發展協會的漢聲理事長與我們分享發生在東澳海域的觀光產業困境,由於東澳灣經常發生遊客戲水意外,造成政府對於該海域戲水的禁止,引發部分人士抗議,以及東澳灣海上獨木舟業者與粉鳥林漁港漁船的領域衝突。又漢聲從自身經驗出發,提及海上獨木舟的經濟效益遠遠大於部落小旅行,使得部落小旅行的推動與發展更顯弱勢。接著,同學們參照誰是臥底的遊戲方式,推展「誰是飛魚」的儀式,給予大家猜測隱身在團體裡的飛魚的任務,並在工作坊尾聲給予解答。

隔天早晨,漢聲領著大家,以騎乘自行車及乘坐小發財車的方式,來到粉鳥林漁港,瞭解漁船捕撈飛魚、鬼頭刀等魚種回來的下貨情景。接著抵達布拉布拉露營區,主理人阿哲熱情地帶著同學們認識、摘採露營區周邊的野菜,如:糯米椒、刺蔥、山蘇、山苦瓜等,同時傳遞泰雅族的取之自然、用之自然精神;阿哲亦從殺飛魚、燻烤飛魚、食用飛魚,一步一步地教導關於飛魚的在地知識,並讓同學們親手嘗試。

東岳文化健康站的白心怡照顧服務員與我們分享身為東岳部落照服員的日常,以及如何將既有的高齡者照服方案模式在地化,像是透過長輩們熟悉的泰雅族語,以長輩們能共同律動的舞蹈動作,傳遞用藥安全、按時量測血壓等保健意識。透過這些分享,希望能夠促使同學在小旅行提案設計過程中,留意部落在地生活的文化脈絡。同學們在現場也練習發想以東岳部落長者為對象的方案,透過白照服員給予意見回饋,也讓同學們進一步學習儀式流程體驗設計中,了解使用者或參與者的生活經驗與世界觀的重要性。

經過懷萱老師和南澳場域夥伴們精心設計、安排的工作坊,同學們能親身深入移地學習場域,接觸南澳的土地、認識南澳的夥伴、學習南澳的知識、落實儀式設計,為接下來的南澳小旅行遊程設計之產出,注入更多能量與觀點,並將此成果回饋予地方,促成雙方的交流、共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