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海洋與地方的教育之橋-東北角海洋教育參訪

撰稿者:詹于慶
審稿者:李佳澤、沈怡安

南澳鄉位於宜蘭縣東南端,是全台泰雅唯一靠海的聚落。據此,計畫團隊與地方夥伴研擬在地方現有泰雅傳統山林文化敘事的基礎與連結上,建立以海洋泰雅「海泰」作為教育創生品牌的願景,以珊瑚保育打開職涯與產業連結的想像,在現有北海岸、花東之間,推動南澳「海泰」成為東海岸連結共同推動海洋永續環境教育的中繼站。
計畫團隊以東澳國小作為實踐基地,與場域夥伴協力推動教師培力工作坊、研發海洋永續課程教案。並期望從學校教育開始當作串聯的起點,從老師、學生、家長、海洋體驗業者等等,織成每個點跟點之間密集的地方網絡,設計在地居民共同投入海洋永續專業人才的養成。

我們與東澳國小的教師及志工一同前往東北角,在馬崗社區與海洋資源復育園區進行海洋教育的案例見學,並增進對話。參訪同為海邊聚落,面臨外部市場的衝擊,在地青年如何長出的社造行動。期望能激盪出東澳國小推展海洋素養教案的方向。

圖一:馬崗社區的標誌性的石頭屋,可抵禦東北角的強風強浪

馬崗社區-從土地議題深掘石頭屋與海女的地方脈絡

第一站來到位於臺灣最東側的馬崗社區,一下車就感受到強烈的海風吹拂。作為迎接東北季風的第一線,馬崗社區有著獨特的石頭屋傳統聚落,為了抵禦東北角海岸狂放的風浪,社區居民用當地的石材,合作堆砌起石頭屋與石牆,構築出堅韌的聚落,也反映出百年來適應艱困環境的過程。海蝕平臺的地形則發展出以採集維生的海女文化,潮間帶成為馬崗海女們討生活的地方,一年四季可以採集不同的海菜及貝類,身手矯健的海女阿嬤們自小就習得熟練的技藝,以海洋採集維持家計。

這些豐富的社區文史,在函恩的「曙.旅工作室」及奎妙的「石在工作隊」等在地團隊的努力下得以保存,並轉譯為故事、策展,向外傳遞當地文化。經營「馬崗街27號咖啡小館」的柏軒則組織了社區共餐的活動,讓高齡的馬崗居民有活絡感情的場域。這些行動的背後,其實是為了對抗土地開發力量的步步進逼,礙於早年土地登記觀念不普及,馬崗社區石頭屋的興建往往是口頭約定,而財團自2012年起在幕後慢慢收購土地,並要求沒有土地所有權的居民拆屋還地。

文史保存及社區擾動都使馬崗社區在土地爭議中有更多籌碼,透過了解自身與海的關係讓居民有更多能動性。而回看東澳的歷史,過去日治及國府的移住政策,形成了今日東澳近海的地理位置,透過此次見學,東澳國小也能進一步梳理部落歷史與山海之間的脈絡,進一步發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海洋教育方案。

圖二:「曙.旅工作室」的函恩說明,海蝕平臺的地理環境孕育馬崗的海女文化

珊瑚小學堂-從珊瑚復育發展寓教於樂的海洋教案

第二站前往同位於東北角海岸的海洋資源復育園區,與海洋素養教育經驗豐富的「珊瑚小學堂」團隊進行交流,期望透過實際的教案分享,讓東澳國小的海洋素養教案更有萌芽的可能性。珊瑚小學堂的成員來自海洋大學-識名信也老師的研究室,他們致力於復育珊瑚,透過「珊瑚農場」的方式在園區內人工培育珊瑚。為了進一步向大眾推廣珊瑚保育的重要性,他們設計一系列的課程教案,希望從認識珊瑚開始,向大小朋友們傳遞珊瑚復育及海洋保育的觀念。

主持珊瑚小學堂的顗陵充滿活力地向我們講解珊瑚生態,除了靜態的課堂之外,她也帶領我們走入珊瑚農場的養殖池,在這裡可以觸摸、觀察各式各樣的珊瑚,親身體驗在先前課堂所學的內容。在這之後,珊瑚小學堂還設計了一套闖關體驗活動,包含辨認珊瑚種類、顯微鏡觀察共生藻、拼圖認識生物、DIY製作等等,以寓教於樂的方式達到海洋教育的目的。

珊瑚小學堂的海洋教案融入了許多互動體驗,並結合珊瑚復育的實際場域,達到「海洋教育基地」的效果。這次的見學引入馬崗社區、珊瑚小學堂與東澳國小進行互動交流,期望能打開東澳國小夥伴對於海洋素養教案的想像與對話。

圖三:珊瑚小學堂的顗陵帶領我們進入珊瑚農場,說明不同種類珊瑚的特徵

東澳國小海洋教育的未來-實踐場域的想法激盪

在東北角的海洋教育見學中,我們探訪了馬崗社區及珊瑚小學堂兩處基地,讓東澳國小與這些海洋教育的實際案例,有更深入的對話與連結。大學PLUS計畫過往已在東澳累積許多共學的基礎,未來希望導入更多與外部共學的機會,與東澳國小的在地夥伴共同激盪,探索海洋素養教案的更多可能,以此為媒介加深部落與海洋之間的連結。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