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場學校演講側記】泰雅文化與當代議題/王梅霞(上)

撰稿人:張宇忻
審稿人:林志泉

前言

呼應大學Plus計畫中主要推動的大學社會責任,且同樣以地方場域議題作為課程發展基礎,強調過程中的田野方法探索與實踐,今年的林場學校,將宜蘭南澳的泰雅族部落作為課程田野場域,原先設定將帶學生走訪部落,透過密集的營隊、工作坊形式,讓修課同學與場域夥伴組成團隊,在部落中和族人互動、搜集資料。然而今年課程受疫情升溫影響,在無法安排進入實體的田野場域的情況下,課程進行方式和目標只得做出調整。

課程主授的陳懷萱老師和Plus團隊討論過後,決定化危機為轉機,將今年只能線上的現實,作為課程之所以能發展的獨特時空條件。希望學生「以戲劇作為方法」,嘗試探索場域間的永續教育與合作模式。過程中除了希望增進同學對當代原住民議題的了解,也累積與田野互動的創新經驗。而南澳高中原專班作為場域夥伴,也能透過參與式策展,增進自身文化敘事的經驗與自信。為了讓田野互動、資料轉譯得以在雲端被實踐,如何強化學生們對於泰雅族群的理解、建立與場域夥伴之間的連結,便成為線上田野開展前,很關鍵的先備知識與策略方法。

林場學校課程中多元的設定目標也搭配不同的授課、實作模式,除了課程中後段的線上戲劇工作坊、互動環節、作品展出,在前期也規劃了精彩的專題演講,為修課同學們在田野方法和知識理論上作補充。演講分為「原住民當代議題」與「調查與再現方法」兩個主軸,Plus團隊特別邀請王梅霞老師來分享自己的在苗栗泰雅族部落的田野經驗,以及對泰雅族群文化的深入觀察,以「泰雅文化與當代議題」為題作為壓軸,為同學揭開田野的序幕,再適合不過。

因為修課同學們將和南澳高中原專班合作,不論要談什麼議題,都必須要了解其族群文化,因為文化提供了安身立命的方式,而文化背後的動態性也不可忽略,因為文化意義會不斷被賦予新的意義。在此脈絡下,講座當天的主軸將會聚焦於泰雅族基本的文化概念;另外講師也會分享台大人類學博物館和部落,進行田野與博物館合作的經驗。過程中,講師也會分享人類學如何去看待文化資產、狩獵、傳統領域等相關議題。

gaga作為一種認識泰雅族的視角

王梅霞老師早期的研究是針對泰雅族的gaga,但也延伸探討泰雅族的gaga和太魯閣族的gaya、賽德克族的waya之間的異同。藉由gaga的內涵,進一步去反思家的意義、資本主義的轉化過程和宗教的衝突與再造。另外講師也提醒,部落內部對族群分類的概念是流動的,與殖民者的觀點有所差異。

要了解當地人族群認同與分類的流動性,就必須了解gaga的概念。過去在大部分的調查報告和學術文獻中,都認為泰雅族最重要的功能性組織是gaga,可是很多現象、組織的動態性並沒辦法被深入解釋。所以講師認為gaga不是社會組織,透過儀式的實踐,會形成不同層次的社會範疇。

圖1 出入田野的前幾個月,講者跟著族人一起工作、生活,照片中是講者每天要走一小時的路到耕地種植生薑
資料來源:講師簡報分享

講師首先與聽眾分享了自己如何進入田野,先花幾個月的時間,走訪宜蘭、苗栗各地的泰雅族流域,最後選擇苗栗的麻必浩部落作為研究對象,因為此地沒有受到日本遷村的影響,gaga制度、傳統文化相對完整。選擇田野點後,講師接著花了兩個月和族人們一起生活、勞動,參與過程中和族人建立了信任關係,搜集到了許多難以言傳的資料,也開啟了後續的田野。

gaga在泰雅族語中的字面翻譯,是祖先留傳下來的話,但它可以是規範、儀式、禁忌、能力……。gaga是很難言喻的,而是要和族人一起生活、勞動,例如講師就會跟著族人一起抓蝦、種薑,透過特定情境族人才有機會談起gaga的意涵。麻必浩部落的特殊之處,在於其傳統文化保存相對完整,傳統與現代的連結,讓部落在現代化過程中的適應與發展反而比較好。

圖2 講者的乾爸爸為其議婚,族人在過程中也積極協助籌備。
資料來源:講師簡報分享

講師在田野期間,和族人建立了十分密切的人際網絡。結婚時,乾爸爸甚至為其舉辦了泰雅傳統婚禮。婚禮談議、籌備、參與的過程,族人們都很熱情參與,包含婚禮在內,生命禮俗其實是情感、物資、儀式性的交換過程。泰雅族人很重視日常生活的實踐與儀式性的各種交換,其中很多無法言說、只能意會的內涵。

gaga之外,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概念-utux[1]。utux之於泰雅族人,是一個對超自然存在的泛稱,人跟utux既互補又相似。曾經有漢人要去採砂石,長輩就告訴utux部落會議已同意,請祖靈保佑外來者。麻必浩部落跟外界、漢人的互動關係,會經過各種儀式的轉化。從清朝後期開始,麻必浩部落即透過儀式性、物質性交換來和外界建立關係,所以部落並非與世隔絕的。

從gaga的多義性來看族群內部差異性與文化動態性

講師接著進入主題,談gaga的多義性[2]。首先若gaga作為戒律,其規範包含不能殺人、說謊、偷東西……只要有人觸犯戒律,整個部落就會受到utux懲罰,其中生病也算是一種懲罰,所以就會有所謂的治病儀式。隨著部落族人和外界的接觸越加頻繁,也越來越容易觸犯gaga,所以會受到懲罰影響的範圍,也從整體部落縮小至家族。對族人來說,文化是一個實踐的過程,內化成為自己的一部分,所以gaga作為戒律其實比法律還嚴格。治病儀式會需要巫醫依夢境中的情境,去找到可能觸犯戒律的人與情節,並研議賠償方式,對於族人來說,治病儀式的過程是在安撫受傷的utux。 

梅霞老師認為「照護」如果是林場學校修課同學們,接下來田野很重要的一個主軸,還是要回到gaga的基本概念:提供人們安身立命、彼此建立關係的方式。這樣的概念意涵,可以回應到當代的照護議題。延續上述的說明,講師說在泰雅部落中,族人們必須維繫gaga、utux的和諧關係;在他們的觀念中,只要遵守gaga,祖靈就會來照護自己。

講師也補充,根據他的田野觀察gaga並沒有隨著現代化而式微,當代有很多生理、心理的疾病,沒有辦法被西醫治癒,反而使得gaga相關的儀式有不斷復振的趨勢。「文化不是逐漸沒落,在當代不確定的情境下,文化會用各式各樣的方式復振,持續影響著我們。」講師再次強調了gaga之於當代原住民的重要性。

除了作為戒律,gaga也可作為儀式中的規則、禁忌、祭祠。據講師了解,南澳當地部落還是有狩獵的文化,當中也有很多與gaga相關的細節,因此也建議同學們可以藉由狩獵為取徑,更加了解gaga的內涵。

圖3 打獵的實踐過程涉及複雜的gaga,包含狩獵的能力、狩獵的儀式與禁忌……
資料來源:講師簡報分享  
   

講師補充,「gaga也可被理解為透過學習儀式規則、祭詞、技術性知識而獲得的靈力」。田野有時無法預期,有次部落長輩獵到山豬,邀請族人一起來分享的場合,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談論著「你獵山豬的gaga很強、我獵猴子的gaga很強、誰獵山羌的gaga很強……」,接著又談論起獵不同動物,所需的gaga(能力)是什麼?根據事後向許多族人請教,講師才了解,如果遵守儀式規則、禁忌,就會產生一種能力內化成為個人的一部分,就像是「功力」。但日常生活中,大家不太會去提起,因為族人認為講太多,gaga反而會消失,因此「gaga的實踐」之於泰雅族人是很重要的。而gaga作為一種能力,是可以透過學習、分享而習得的。

過去的研究重視社會秩序,所以比較多將gaga詮釋為社會組織,因此gaga作為靈力的面相,在過去是比較被忽略的。但隨著當今社會越來越強調個體化,gaga作為一種靈力的重要性,反而更加被彰顯。另外講師也特別提醒,gaga會因部落個別環境與發展脈絡而有差異,例如司馬庫斯的gaga,很多就與生態環境有關;另外當族人在面對新的情境,gaga可能被重新詮釋或再創造,意義也會因此而有所改變。

泰雅族的社群是具有彈性的,個人可以選擇加入或退出,外來者也可透過儀式被整合為社群成員。社群(alan)是透過社會活動、儀式來產生連結。同時透過儀式、社會互動過程,社群成員間可以分享、交換gaga(個人特質),創造、界定了社會關係與自我認同。講師也提醒,泰雅族的社會性人觀不同於西方的個人主義。因為族人會和部落內部、族群流域、漢人……不同尺度及對象,學習、交流不同的gaga,而gaga作為個人特質,其動態性也同樣反映在人的自我認同。透過gaga的交流與學習,每個個體都包含了多重的社會關係,人們會不斷重新界定自己,且社會關係是內在而與個體連結。

延續上述對於泰雅族社會關係的觀察,講師發現所謂的社會關係不只是人與人的關係,也包含了人跟utux的關係;而宗教和社會並非兩個獨立的範疇,而是相互界定的過程。面對極遽的社會變遷,當地人透過gaga跟utux的多義性,將不同的情境和意義相互結合。文化是具象而動態的過程,gaga在不同情境下會產生新的意義,也可與選舉、教會等不同議題結合。講師認為若從文化切入,探討泰雅族的照護,或許可以詮釋為在不確定的年代,重新找到安身立命、適應變遷的方式。

透過講師的分享,大家對gaga有更深入的理解,但有同學則近一步對於gaga跟lmuhuw之間的關係感到好奇。講師說明lmuhuw是一種傳唱過程,長輩會透過傳唱來描述部落遷移過程與生活記憶,當中當然也可能會提到gaga的內涵。梅霞老師再次說明,其研究的發現是gaga不只是泰雅族的社會功能性組織,而可以更廣泛地被解釋成社會範疇(家、部落、跨越部落),且這樣的範疇是有彈性的。

以泰雅族gaga為基礎,講師也將研究觸角延伸至太魯閣族,探討族人如何透過情緒的分享、交換,重新界定不同類型的家,而這些家的形式也成為族人面對社會變遷的適應機制[3]。當族人為了生計成為基層勞工、出外打工,他們就透過情感交流形成各種家,來解決部落隔代教養、老人照護的問題,因此相較麻必浩(泰雅族部落),太魯閣族的gaya沒有那麼制度化,更強調情感的交換與分享。另外1914年日本人為了瓦解太魯閣的組織方式,就將部落打散、再重組遷移到不同地區,這也造成當代部落內部有各種衝突,這樣的歷史脈絡也使得衝突和解的gaya,在當代顯得十分重要。

聽完老師針對gaga的研究經驗後,有同學則是好奇gaga既然如此不可言說、不好言說,那研究者在做完調查與學術轉譯後,要如何讓族人確認內容的詮釋?老師說自己有著作都會讓族人看過,也會詢問族人是否要匿名。但因應每個部落內部的狀況、涉及的議題和主軸不相同,也會經過不同程度的匿名處理。

講師也順帶分享,不論是哪一個族群的田野經驗,族人們都因為知道他在從事相關研究,反而會更願意主動帶入相關的討論。「有時候外來者的介入,反而會引發當地人更意識到文化的重要性,並帶動更多的討論。」

在講座的前半段,梅霞老師聚焦於泰雅族gaga的文化概念,透過自身在田野觀察到的各種場景和互動過程,讓聽眾對其文化的基本脈絡與變動性,產生更深刻的理解,也作為為來田野互動設計的重要參考。講座的下半場,講師則近一步將田野互動與目標,從研究延伸至實務合作經驗。聽著梅霞老師豐富的田野經驗,似乎也激發了同學們的好奇之心,踴躍的提問帶出許多關於泰雅族、人類學田野的有趣討論,相關的內容將記錄於下篇


[1]Utux在泰雅族語中泛指超自然的存在,發音接近「巫度夫」。

[2]關於gaga的多義性,可參考此篇著作:王梅霞。(2003)。從 gaga 的多義性看泰雅族的社會性質。臺灣人類學刊,1(1),77-104。

[3]可參考「人的感情像流動的水」︰太魯閣人的家與情感。刊於 21世紀的家︰臺灣的家何去何從?研討會論文集,黃應貴主編。台北︰群學出版社。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