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側寫】108-2鄉村農業體驗

撰稿人:劉芳瑜(課程助教)、核稿人:廖俐瑜

這學期的鄉村農業體驗課程,將以往設定的兩日農忙與悠閒談話時光,濃縮成八個單日的援農梯次,但豐富程度絕不比過往遜色,甚至蹦出許多火花!有些源於學生與農友間不同的生活經歷,有些則是連農友也同在尋求答案的大哉問。

田間對談:帶著疑問走入鄉村

「哇!這麼多問題!」每當拿到學生多達兩三頁A4紙的提問清單,農友總是發出這般「苦樂參半」的感嘆。苦的是時間有限,但樂的是不同學生帶來不同角度,對話後也確實引發新的碰撞。

這份問題清單的原身其實是「課前作業」,學生們需要事先了解當梯農友的特色,閱讀相關人物報導,接著提出三個有論證基礎的問題。有趣的是,每周提問不斷演進,從初始百提不厭的「為何選擇友善農業?」、「從農過程中,有沒有遇到親友阻攔?」,到後來細緻如「同時從事生產、加工、行銷,哪一部分最令人頭疼或最不得心應手?」,足見學生的關懷面向是由廣至精、由淺入深的發展,也反映出實作能讓學生對友善農業的運作模式及農友所處境地有更多理解。

是太貴還是加值:從農友視角談「友善價值」

綜整本學期學生提問,其實可歸納為:「友善農業的『價值』到底是什麼?」從經濟學對市場產量與價格的理解來看,多採獨立作業模式的宜蘭友善小農(少部分如倆佰甲、八十佃穀倉採合作模式),由於將主力放在自己耕作的田區,個人生產量有一定上限,所以即便前方有更廣的潛在客戶,其供給卻無法因此而有所增加。面對這些提問,農友們也不吝於分享個人經驗。例如,當農友黃正豪(後稱阿豪)被問及「同時從事生產、加工、行銷,哪一部分最令人頭疼或最不得心應手?」他很實在地回答:「行銷,因為在生產與加工的過程中,可以自己選擇喜歡或想要嘗試的方式去做,但最困難的往往是在銷售。」

的確,現實狀況是友善小農和消費者之間存在認知差異。阿豪便表示,客人經常走到攤位旁問:「怎麼這麼貴?」讓他感到很沮喪。另一名農友茶也說:「今天消費者渴了會願意花60元或甚至更多去買一杯珍奶,但若是要買米,大部分的人都不會願意多花這些錢去支持更好的米。」小鶹認為,反映在價格之上的是,友善小農為環境保護所付出的心力與勞力,但消費者卻未必能明白這些隱形成本。因為對消費者而言,他並不會在購買這包米後,多獲得一塊專屬淨土。也因此,多數小農的客戶群通常是由同溫層人脈構成,價格設定上為迎合市場需求,也只能巍巍地堅持在恰好維持生計的位置。

然而,在產量、成本、市場的多重考量下,小農在友善農業這條路上,究竟承受了多少,又能走多久?農友們最後也反問學生:「這樣的運作思維合理嗎?友善小農所堅持的理念與價值,社會到底買單與否?」

典型或刻板:你我心中的城鄉差距

與談中,對農村的刻板印象也是經常浮現的主題。針對農友如何規劃孩子未來教育,有同學相當直接地問:「是否會擔心在鄉下長大的孩子缺乏競爭力?」小鶹以自己一歲多大的兒子糠糠為例,大方回應:「只要打開家門,外邊田間小路任其恣意探索。」另外,小鶹也分享自身技職教育體系的經歷,表示在鄉村中成長除了有滿滿幸福感,還能培育好奇、探索之心。

誠然,城鄉間的資源落差不容忽視,鄉村或許沒有都市來的四通八達,但卻有在都市中難以取得的自然資源。農友金正也有同感:「當初選擇搬到宜蘭,是因為家人都喜歡這裡的環境。我們家老大和老二之前想試著在山裡開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在宜蘭這並非無稽之談,而是待實踐的可能。」此外,鄉村擁有緊密的關係網絡,譬如在人才輩出的宜蘭友善社群中,小農各有所長,如影片拍攝、美編、繪畫、行銷、烹飪等,想學什麼開口問,不像在都市中才藝班名額總是搶破頭或有著令人望之卻步的學費。

收斂,城市學生與田間農友的交流與共通

不論是耳聽農友分享,體感農業運作,到腦內重思過往對於農業淺白且模糊的表象認知,「鄉村農業體驗」既是從身體去認識農業,也是從書本以外的角度去消化鄉村。這堂課期盼並相信的是,藉由真正與農業第一線接觸,在學生心中種下農業認同的種子,形塑自身對土地的堅持與關懷。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