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與技藝的接壤:泰雅族在宜蘭南澳的教育再扎根

撰稿人:趙政諺

日治時期開始,日本統治政府透過原住民移住計畫,切斷了原住民族既存以部落為基礎的社會網絡,藉以達到執政穩定之目的。在二戰之後,中華民國政府從日本政府手中接收臺灣,便實施一連串的原住民漢化政策(舉例如:更改漢姓、部落遷徙、推行國語教育、升學加分優待、國族主義式的教育思想等),以延續日本政府一貫的文化失根政策,達成穩定統治的政策目標。

在長期受外來政權統治的影響之下,原住民族根植於在地的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系統遭到執政當局優勢的統理結構壓迫,導致原住民族面臨到世代間的文化斷根與語言鴻溝,終而在國族認同與部落認同間擺盪,在多重的認同夾縫中找尋自我。

晚近於1980、90年代開始,原住民族開始積極爭取族群正義,執政當局亦開始重視文化失根的議題。因此如:(1)1995年通過的《姓名條例》,讓原住民族得以羅馬拼音或漢字音譯用於戶政資料中;(2)自1998年「九年一貫」課綱的提出,以及《原住民族教育法》的實施,從教育面著手,將多元文化系統性納入國中、國小的教育知識,重構原住民族的自我認同;(3)教育部與原民會合作,於2016年起合力推動「發展原住民族教育五年中程計畫」,積極擘劃原住民族實驗學校與課程。

宜蘭南澳高中便在此趨勢下,於2018年正式成立原住民族專班,每週固定時間、系統性教授族語、泰雅文化、部落歷史以及傳統部落工藝與習俗等。除了符碼化的知識傳授(communicable knowledge)之外,同時也藉由部落耆老與授課教師的穿針引線,引領泰雅族青年建築傳統部落家屋、種植小米、製作藤編等緘默知識(tacit knowledge)的傳授。藉由兩種知識學習的管道,讓知識學習的符碼、身體勞動的記憶得以印刻在認同建構過程,在日常生活「做」認同(doing identity)。

認同建構過程,並非是以漢人本位主義編制教學,在宜蘭南澳高中原專班以及東澳國小的案例裡可見一斑。在語言教學面,南澳高中原專班依據「泰雅族語」於南澳地區最常使用的「賽考利克」、「宜蘭澤敖利」兩大語系製作一系列課本,同時於語言教授上,鑲嵌部落文化與歷史(如:敬祖靈、豐年祭、分享習俗、耆老諺語、傳統樂器「口簧琴」等);在農業教學面,藉由身體感的實作過程以及耆老的口述教學上,原專班學生漸漸習得代間傳遞與大自然共處、共活、共生的智慧,藉由手的擺動與風的流動,去除小米外殼播種。

族語教學課本
課本設計融入泰雅文化
小米隨風的吹拂、手的擺動去殼

在技藝教學面,東澳國小高年級民族教育課程──「傳統泰雅木工竹箭」裡,以及在中年級民族教育課程──「傳統泰雅編織」中,藉由「邊做邊學」(learning by doing)的方式,讓學生得以習得傳統泰雅族的手工技藝,以及背後鑲嵌的社會、經濟、文化脈絡。「狩獵」與「編織」分別做為傳統泰雅族性別分工的產物,然而在課程設計中,除卻解決技能消逝的困境之外,同時亦破除性別分工的疆界,以理解、尊重、延續文化的心態進行身體技藝與記憶的銘刻。

傳統泰雅編織教學

誠如鄔校長所言:「原住民族教育並非要與所謂的主流教育對抗,而是要尋找出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我是小編,2016)。在主流教育的夾縫中,原住民教育自1990年顛簸地從漢人本位主義逐漸走到差異化教育體制,藉由身體勞動的實作過程與符碼化的知識傳授,南澳高中原專班與東澳國小學生得以更加認識部落、族群的歷史與文化,逐步自教育面建構原住民族的自我認同。

參考資料

Agilasay.Pakawyan 林志興(2018)。〈戰後原住民族遭受國家教育強制同化之歷史真相〉。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第七次委員會議文化小組報告文稿。

Piho Yuhaw 林凱恩(2017)。〈「地域」的想像與現實:南澳群泰雅族傳統領域調查的現況〉。《原住民族文獻》32,16-27。

Savungaz Valincinan(2018年11月30日)。〈原運之後 我們還在路上〉。原視界。2018年11月30日。

小米文化園區(2014)。

我是小編(2016/01/09)。〈偏鄉教育翻轉那麼久都沒成果,因為光談教育根本不夠!專訪東岳部落東澳國小校長鄔誠民〉,《Mata Taiwan》。(2020/06/17瀏覽)

施玉權(2018)。〈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學校及專班之推動與困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107-112。

張茂桂(2011)。〈多元文化與教育正義:社會學的觀點〉。《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期刊》4: 309-318。

部落好朋友(2016/03/27)。〈「原民教育不是要跟主流對抗!」原鄉教育的未來,這位校長是這樣看〉,《Mata Taiwan》。(2020/06/17瀏覽)

陳南君(2018)。〈進入山地,請說國語 ——概述1950年代臺灣原住民族國語政策〉。《原住民族文獻》36,2-12。

曾大千、何思瞇(2009)。〈從法令規範論臺灣原住民教育之本土脈絡〉。《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期刊》1,141-174。

黃彥超(2016)。〈實驗教育三法分析與影響之探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4),44-49。

葉高華(2016)。〈分而治之:1931-1945年布農族與泛泰雅族群的社會網絡與集團移住〉。《臺灣史研究》23(4): 123-172。

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文化小組(2016)。〈還我名字正義:同化政策下原住民命名文化與親族制度的破壞〉。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預備會議。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