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區營造」走向「地方創生」:朝陽社區的轉型之路

撰稿人:趙政諺

行政院文建會於1994年實施「社區總體營造」計畫,經過25年、參考日本於2014年興起的地方創生政策後,行政院開始實施「地方創生」政策。兩者雖然均是社區協力政策的一環,強調「意識凝聚」的重要性,然而前者目的在於回應解嚴後蓬勃的草根力量,讓社區居民「自發性」參與社區活動以建立起在地認同,後者則是策略性針對高齡化、少子化、城鄉差距與首都圈減壓之議題,提倡透過「地方創生五支箭」解決地方問題。

對此,朝陽社區[1]走過社區協力政策20餘年的轉變歷程,自1994年便由社區理事會轉型為社區發展協會。接下來將以朝陽社區為例,討論自社區營造到地方創生歷程中,推動社區發展的重要角色演進。


[1] 朝陽社區雖然在行政區劃被劃定為蘇澳鎮,然而由於地理位置遠離蘇澳鎮、靠近南澳鄉,其被視為「大南澳地區」的一部分。

不只營造社區,也營造意識

朝陽社區早年以務農、捕魚為主,自1994年成立社區發展協會之後,首任以捕魚為業的李順義理事長便開始積極奔走各界,目的在於積極爭取預算以建設在地。以朝陽漁港為例,早年在未設立漁港之前,常因當地海岸的地形因素而發生危險,為了解決以捕魚為業之居民的生活安全,里長積極突破漁港禁止建設的限制,成功於2002年建設完成並啟用全台灣最後一座興建的漁港。

李順義里長比起1994年社區總體營造計畫之前,便與行政院農委會「農漁村文化發展計畫(富麗農漁村計畫)」合作完成「富麗農村整體規劃報告」,詳細羅列朝陽社區1995年至1999年的景觀與公共建設工程,其中包含著上述的漁港建設。此外,朝陽社區亦自2002年開始,連續4年向勞動部爭取「多元就業方案」補助,積極挖掘朝陽社區在地具特色之文化[2],同時亦向內政部爭取設置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透過駐點社會工作者的在地協助,回應社區高齡化之議題。

朝陽漁港
圖片來源:微笑台灣

[2] 舉例如:古竹砲、小型竹砲、手染絲巾、特色陀螺等。

在李順義里長任內完成的工程族繁不及備載,可見社區協力政策20餘年於朝陽社區的痕跡。其中,最被在地人津津樂道的建設工程,便是里長於2005年為了振興朝陽老街過去的歷史足跡,便在蘇澳鎮公所招標的朝陽老街規劃案中,積極向台灣電力公司爭取電線桿地下化工程,是以台灣較早進行地下化之社區,也是在地人引以為傲[3]的基礎建設。種種建設幕後的推手,除卻自社區發展協會擔任首屆理事長,接續連任朝陽社區里長的李順義之外,也仰賴基於相同產業從業者間的緊密社會網絡。

電線桿地下化
圖片來源:茶籽堂官網

[3] 「引以為傲」並非筆者穿鑿附會、無病呻吟的字句。在筆者親自踏查朝陽社區,並詢問社區景點與歷史時,居民無一不說到朝陽漁港及電線杆地下化工程。

相濡以沫:茶籽堂與朝陽社區的相遇

隨著社區協力政策自始著重意識的凝聚、硬體的建設,逐步轉向近幾年對應著高齡化、少子化、城鄉差距與首都圈減壓議題的「地方創生」政策,可見商業經營──振興在地產業,開始成為社區協力政策的核心關鍵,用以吸引年輕人得以返鄉、維持生計。其中「地方創生」五支箭的其中兩支箭:「企業投資故鄉」、「品牌建立」,射向當年苦於苦茶籽產業過度仰賴進口的茶籽堂,以及多年欠缺外界刺激的朝陽社區。

茶籽堂走訪台灣多處,以日記形式製作「風土痔」特刊,紀錄其踏查台灣適合種植苦茶籽的地區。對茶籽堂而言,起初並不瞭解何謂「地方創生」,落腳朝陽社區也純屬意外,只因其單純抱持著「作為台灣品牌,原料怎可仰賴國外進口」的信念,在李順義里長作為地方頭人、協助牽線下,決議以「契作」形式與在地農民合作。對於茶籽堂而言,「契作」能確定種植方式、種植面積、穩定原料來源以及確保價格透明與透明的規格標準,對於農民而言,則能確認購買者以及穩定的收購價格。

風土痣

從苦茶籽種植到收穫,時間長達五年。茶籽堂不甘於此耗待開花結果的時間,遂牽線其社會網絡中具有「地方創生」案例研究經驗的林事務所,執行朝陽社區「籽弟兵計畫」,除了協助茶籽堂找到未來的合作夥伴,也更能讓這群來自相異背景與成長環境的籽弟兵,未來能有機會成為「朝陽人」。除了執行人才培育計畫外,茶籽堂亦與Plan B、在地居民合作,從區域尺度之視角,盤點朝陽社區既存資源,並一起擬訂朝陽社區未來的空間規劃策略。

朝陽地區資源盤點

在地種植、在地發芽

社區協力政策走過近30年,在朝陽社區可見得推動社區主體的轉變。自一開始的地方頭人在既有社會網絡的支持下,協助爭取地方建設以改善在地的硬體環境。晚近,社區自原子式的孤島開始與外界資源接合,因應社區課題以推動社區事務。

朝陽社區相對於台灣其他社區而言,具有多年累積的民眾參與活力,然而該地的經驗並不能完全複製於其他地方。「地方創生」除了表面上聲稱的商業經營模式以帶動社區發展之外,更深層的意涵便是:「因地制宜」以找出符合在地脈絡的發展路徑。

參考資料

Tsai Lulu(2019年06月30日)。〈建構心中的世外桃源,茶籽堂趙文豪攜手Plan b游適任深耕南澳朝陽社區,重新發現土地的美好〉。Taiwan Tatler。取用日期:2020年08月24日。

文化部台灣社區通(2009年10月16日)。〈漁港多功能發展與社區營造─以南澳朝陽漁港為例(上)〉。取用日期:2020年08月24日。

文化部台灣社區通(2009年10月16日)。〈漁港多功能發展與社區營造─以南澳朝陽漁港為例(下)〉。取用日期:2020年08月24日。

文化部台灣社區通(2019年08月24日)。〈種下一顆希望的種籽:茶籽堂在朝陽社區的地方創生〉。取用日期:2020年08月22日。

行政院(2018年11月16日)。〈「設計翻轉 地方創生」計畫—振興地方產業發展,促進鄉村人口回流〉。取用日期,2020年08月22日。

茶籽堂 X 契作農民,取用日期:2020年08月24日。

茶籽堂 X 籽弟兵計畫,取用日期:2020年08月22日。

茶籽堂 X 朝陽里里長,取用日期:2020年08月22日。

茶籽堂(2016年08月09日)。〈年輕世代募資,搶救百年苦茶油文化〉。公益交流站NPOst.tw。取用日期:2020年08月22日。

莊翊晨(2019年03月14日)。〈挖掘台灣的美好 茶籽堂從土地找回品牌精神〉。今周刊。取用日期:2020年08月24日。

曾玉婷(2019年11月05日)。〈翻轉苦茶籽文化,深入社區復興臺灣土地美好/專訪茶籽堂〉。公益交流站NPOst.tw。取用日期:2020年08月22日。

朝陽社區發展協會,取用日期:2020年08月22日。

黃炳儒(2019年09月03日)。〈喝!朝陽籽弟兵 X 地方創生遊記 X 朝陽社區〉。Medium。取用日期:2020年08月22日。

楊芷涵(2019年09月12日)。〈宜蘭大南澳最美的客家村「朝陽社區」,從漁港、產業與生態環境,看見美好日常〉。《Made In Forest 山林製造:來自山村 八款剛剛好就好的森活態度》。取用日期:2020年0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