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郭泓毅
審稿人:林志泉
本學期由陳懷萱老師開設的《生活即博物的展示與實踐》課程,探究在後博物館視角下,生活博物館(Living Museum)作為地方社會實踐的意涵。本次課程中場域實作的部分,延續過往與南澳原專班的合作共學模式,並進一步聯繫南澳鄉東岳部落的在地夥伴進行共創共學,引領臺大與南澳高中原專班學生們一同體驗與探索東岳部落的泰雅族文化。
本學期課程的主題「冰箱」,延伸林場學校演講中講者林益仁老師所分享的內容:「山林對原鄉而言就是冰箱」,並與食物地景的概念相互呼應:山林即食物儲存與獲取的空間。因此,本次移地教學的行程聚焦於「食農」的文化議題,活動中來自兩所學校的同學們將一起「打開冰箱」。
從「吃」產生連結,打開五感與食慾的部落文化探索
走出南澳車站,映入眼簾的是站前觀音雕像、段木香菇招牌以及綠意盎然的山脈,亦感受到宜蘭略為潮濕卻清新的空氣與鄰近海的淡淡鹹味。臺大老師與同學們第一站是步行到南澳高中,與原專班學生進行相見歡,踏入高中時就聞到當地部落夥伴為這次參訪活動精心準備的燻烤香味,負責烹煮中餐的地方耆老二伯夫妻大方地向同學們介紹餐點內容,包含早晨五點採摘的新鮮山蘇、能夠暖身暖心的刺蔥茶、碳烤豬五花與清燉羊肉湯。除此之外,二伯母也導覽介紹部落的傳統竹屋,竹屋不僅作為廚房,同時亦是重要的社交空間,還可以看到打獵的器材、陷阱與點燃的爐火。這些新奇體驗打開了來自城市的臺大同學們的好奇心,從享用美饌與提問互動中展開認識南澳在地文化與建立關係的第一步。
打開小冰箱:從家中冰箱與菜餚建立連結與互動
在下午的課程環節中,懷萱老師與原專班哈寶兒老師共同設計了有趣的課題讓兩邊的學生破冰與交流。在「你家的冰箱裝了甚麼」的環節中,原專班學生們逐一分享自己家裏的冰箱裝了甚麼,古有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冰箱的內容物與擺放似乎呼應了人某部分的生活型態。從原專班學生家中冰箱看到食材、飲料與吃剩的家常菜,而其中有些對外地人而言並非「家常」,例如一道名為「口蹄疫」的豬肉料理,是用小米與鹽醃製豬的臉頰肉,名稱的由來則是因為這道菜發明的期間剛好是口蹄疫議題爆發的時間點,才得到這令人印象深刻的名字。有同學正名這道菜叫做「口第一」,因為「一口就可以吃完」(後來實際品嘗才發現肉塊大到不可能僅一口吃完⋯⋯);有同學的冰箱裡出現一大攤血的痕跡,別擔心!那是部落族人打獵的肉所滲出的血水。此外,從冰箱的樣式也可以略知同學的生活樣貌,例如有同學拍攝營業用需要拉側門的大冰箱,說明同學家有在販賣雜貨用品,也有同學分享由於最近剛搬家,冰箱幾乎沒有放甚麼東西。打開並介紹家中的冰箱,就彷彿打開、揭露一部分的自己,讓臺大的學生對原專班學生有了基本的認識。
接著活動進入「一菜入魂」的環節,懷萱老師將臺大與原專班的學生進行分組,請同學們相互分享自己家裡會出現的幾道料理,可以是日常出現的家常菜、待客才會烹煮的精選料理,或是特殊節慶會特別準備的佳餚,並請小組決定兩到三道菜,透過書冊、雜誌、剪刀、畫筆等文具,以拼湊的方式「煮」出這些料理。同學發揮腦力激盪與創造力,讓大桌上擺滿了各種豐盛的料理,像是舉行文化盛筵一般。分享中,除了有剛剛介紹過的口蹄疫之外,還出現皮蛋炒水蓮、辣炒年糕,甚至是炒蝸牛等多元的料理,這些料理背後不僅反映出同學自身經驗的連結,也呈現出不同場域脈絡下所發展出的食文化,並且透過共同實作,拉近臺大師生與原專班學生間的距離。
餐後暢聊:如何推動地方創生?
下一個行程,臺大與原專班一起搭上了區間車,前往東澳的東岳部落。一走出車站會看到對當地來說重要的象徵物:飛魚的雕像。師生們與當地的部落夥伴Yumin會合,他帶著同學們到當地的風味小吃店「尤浪漢」用餐,並協助引導入住當地的接待家庭。飽餐完後,Yumin在地方文化健康站分享當地的部落組織愛南澳是如何發展與推動在地的旅遊文化產業。
東澳近幾年由於獨木舟的盛行,帶動觀光產業發展,部落也積極修復南澳的古道,這些古道通往已經被廢棄的舊部落遺址,如流興(Ryohen)部落;在歷經政府統治下的政策遷移、與山林地的崩落後,要復原這些歷史遺跡並非易事,也需要花費不少人力與資金,這也是像愛南澳這類組織目前面臨的議題:如何吸引部落青年人口回流工作?Yumin回答,目標就是要先想辦法增進部落族人的凝聚力,希望可以打造回家路的願景,從社區總體營造的「攪動」部落概念,與公私部門合作,推動文化、生態或是產業的執行,能夠創造工作機會,吸引青年回來工作。
打開大冰箱:踏入山林間的「食」地體驗
第二天一早,同學們享用早餐後至活動站集合,部落夥伴動員提供兩輛工作用車已經準備好要將同學們「送入山林」了。在這綿綿細雨的天氣中,兩位部落的大姊帶著臺大與原專班的同學們到東岳部落山林間進行體驗與導覽,介紹常看到的在地食材,例如山蘇、馬告、刺蔥、藤心等植物的季節特性、生長地點與採集方法等知識。在地香菇達人也詳盡介紹段木香菇的種殖方式,才知道段木香菇在種植、採收上是非常需要經驗、技術與時間,香菇因為溫度、濕度稍微控制不好,產生腐壞也並非罕見的事情。在另一區獵人的菜園中,大姊分享了鱘龍魚養殖產業、木瓜種植的公母之分與動手體驗採摘月桃葉等等,並帶著同學們實作烹飪部落獵人們的便當:月桃飯。
告別山林後,同學們在部落場地利用上午認識的食材,加以製作的原鄉風味餐,大快朵頤!這樣體驗的設計,引領同學們走一遭原住民山林場域的形式,就如同打開山林這一座大冰箱,懷抱著感謝的心擷取這塊土地上孕育的資源,並將它轉換為生命中的養分。同時,也讓同學瞭解到,從冰箱裡拿出東西這件事,並非理所當然,這背後所代表的不僅是「採集作物」,更是收穫累積至多時間、空間與智慧的經驗傳承,所生長出的文化果實。
打開場域的冰箱!
兩天的移地教學讓同學們流連忘返,在東澳回程的月台上,回味著南澳鄉的風景、品嘗的風味餐滋味,以及與原專班學生、在地部落夥伴等人所編織出的連結,期望著不久的將來能夠再回到這塊土地。懷萱老師鼓勵臺大學生撰寫之後的回訪計畫,之後將有機會與原專班學生一同參與創新學院成果發表。像這樣移地教學的形式,期望同學們參與場域體驗後,並不僅僅是「來玩一回」,而是在認識場域後,能夠與在地建立互動的網絡,透過學生擁有的多元發展可能性與可塑性,為在地場域注入活水,呼應優質教學帶動永續發展的大學社會責任精神。
這趟南澳旅程於抵達臺北後落幕,回到家後我打開了自己的冰箱並仔細觀察一會,心中浮現出旅途的點滴,想起部落夥伴在結束前說道:「你們可以在網路上找到部落的故事與資料,但絕對找不到在地人的熱情!」,心中不禁一笑,原來場域這座「冰」箱,裡面也可以裝滿「熱」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