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田野工作坊側記(二)】田野調查基本功:忠實記錄與田調核心的思考

撰稿者:李佳澤
審稿者:陳懷萱

接續上周課程,同學們完成了互相訪談的互動任務。經過了互訪交流與紀錄的實作經驗,有了新的觀察與疑問,本周田野工作坊從同學們的作業開始,引導大家一起討論並進一步思考訪談中該如何記錄、如何提問。

在訪談互動的實作經驗中,同學們發現,訪談當下的多工處理並不如想象中容易,要如何一邊紀錄重點,一邊察言觀色讀空氣,還要延展提問?授課老師們針對這個問題也分享自己的「撇步」,像是可以帶著紙筆,用不同顏色做畫圈、三角形等不同記號來幫助自己紀錄與追問;或是利用在回聽錄音檔時,召喚當時的聲音表情感受。怡伃老師強調,如何呈現對話中的思考、脈絡的表現是訪談紀錄很重要的功力。訪談紀錄不是一份對話的逐字稿,也不是一篇經過潤飾整理的報導。訪談紀錄希望可以更忠於互動的脈絡與情境,去注意對方的停頓、思考點,以及觀察對方是否有與平常不同的地方,並在訪綱外的好奇點上進行追問,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圖1:課程同學正討論互訪的訪談記錄。
圖2:壞鞋子舞蹈劇場藝術總監-林宜瑾分享自身田野經驗。

接續的課程,邀請到壞鞋子舞蹈劇場藝術總監林宜瑾以及國立台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汪俊彥,來探討當代藝術工作者對於田野調查的思考以及經驗反思。如何透過田野思維與眼光,把文化、儀式轉化成劇場表演?宜瑾老師談到,最一開始的初衷是想了解「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是怎麼使用身體的?」便開始走訪田野。期間持續探索台灣本土的文化及身體使用,並依照傳統儀式中的「牽亡歌」作為靈感,產出了《彩虹的盡頭》及《渺生》兩份創作。老師也與我們分享了在對牽亡歌進行詳實的田野調查時,親自出入喪家進行牽亡儀式,深入了解其中動作、歌曲及精神的故事。

「從小,會被長輩告誡辦喪事不要靠近,但現在在我面前的就是逝者的遺照,背後就是家屬們,我在這中間搖著擺著,會不會很不好?是不是很不尊敬?但當我感受到我在搖擺的時候,另一邊的世界有一盞燈光會亮起,好像我不搖擺,亡者的靈魂會不知道該往哪裡走,我持續的搖晃,彷彿讓逝者也有了持續堅定前進的力量。我發現牽亡歌牽動亡者的動能,其實是生之慾望。於是意識到身體只是一個媒介,連結了人、自然,還有靈界。頓時我所有的擔憂都煙消雲散。」

這樣的故事著實令人反思,我們在進入田野前,是否對田野抱持著某種先入為主的既定印象?又若是田野調查中獲得與預期相左的結果,我們能否忠實的記錄,且保持開放與彈性的思維繼續研究?老師藉著許多實際走訪田野、入境隨俗做中學的經驗告訴我們:「我不會預設這次的田調想要獲得什麼成果,而是在每一個觀察中看到有趣的動作或內容才去深入探究」再再告訴了我們打開五感去觀察的重要性。

圖3:(左起)懷萱老師、宜瑾老師、俊彥老師共同在問答環節回覆同學們的疑問。
圖4:同學以「卡到人類學」的卡牌遊戲認識田野狀況。

俊彥老師在共同參與問答環節中提醒:「田野調查是去採集我們想看的東西,還是田野本身要傳達的訊息有沒有被我們接收到?」從宜瑾老師的分享,可以看到,表演藝術家如何將沈浸田野的身體,轉化成劇場身體語言,作為文化轉譯的符號,又如何避免去脈絡化造成的風險,是以田調作為方法的表演藝術工作者創作時的挑戰。當田野調查成為文化再現「真實」的工作方法,作為觀者,面對田野呈現出來的樣貌,更需要培養提問的能力。

關於如何提問,講座後俊頤老師也告訴我們怎麼問好問題的方法。「提問力是你跟田野產生關係的能力。」如何對田野中的現象產生好奇、如何讓研究對象與田野跟自己有關聯,提問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媒介。在觀察到一個有趣的敘事時,可以試著運用5W1H轉換成初步問題的靈感,並用撞球法把單一問題拆解成不同的疑問。關於提問,老師分享兩種不同的層次:第一種是針對現象提出的「問題」(question),第二種是公眾/學術/社群討論的「議題」(problem)。Question 通常會有明確的答案,屬於為搜集資料用的提問;而Problem是針對現象、課題的核心議題,需要回應許多問題才能整理出一個可能的解答。因此老師提醒,做研究時必須要平衡的提出兩種問題,才能讓研究豐富立體。

課程的最後,老師透過「卡到人類學」的卡牌遊戲與我們介紹田野倫理。什麼是田野中的倫理?「田野不是你一個人的,包含很多利害關係人、報導人,田野倫理就是那些應該做到的事」,最為基本的原則不外乎要保持誠實,並且取得知情同意。但田野調查中的狀況百百種,我們透過卡牌,一起討論了「與報導人政治立場相左,但對方找你加入政黨工作」、「報導人抽著大麻邀請你發生性行為」等多個田野狀況,老師與同學們都對這些狀況抱持不同的想法與解方,這些狀況本身並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保持尊重與誠實,並且回歸到研究本身,捫心自問自己的研究問題是什麼?要透過什麼方式取得資料?田野工作法只是一個我們去理解他人世界的一種方法,有意識的將自己保持在解決核心問題的道路上,才是回應研究問題的不二法門。

圖5:老師與同學於課程結束時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