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文化研究行動工作坊(二)】理解與詮釋地方生活的第一步:從「同理心」(Empathize)出發

撰稿人:林宇軒
審稿人:郭泓毅

前言

農村文化行動研究課程工作坊,首日少年阿公——方子維帶領著同學們進入「臥虎場龍」的菜市場中,打破了臺大同學們對於菜市場的既定印象。透過市場採集及共煮共食的過程,打開自身的感官去觀察與感受宜蘭地方風情;從共煮層面了解食材來源與烹調方式;在採集過程中汲取許多行業的知識與故事,進而與地方生產者與販售者有了「互動關係」,同學們能逐漸理解宜蘭地方生活真實樣貌的其中一角。這些互動體驗活動的設計呼應到本課程核心——透過設計思考重點:「以人為本」出發,必須去真實接觸、理解使用者的想法,才能提出符合使用者的真實需求方案或解決方法。

經過工作坊第一天的相見歡與體驗後,同學們與宜蘭的人事物及羅商、宜商在地夥伴逐漸熟稔,培養了小小的默契,第二日將一同探討本次課程的主要議題:「宜蘭的關係人口與青年角色」,讓同學們嘗試透過設計思考的角度挑戰這個議題。而何謂「宜蘭關係人口」呢?關係人口意旨「交流以上,定居未滿」[1];可以是短期生活、老家在宜蘭的出外人、來宜蘭工作的人、第二個居住地(非定居)⋯⋯等。為了讓同學們更了解關係人口,授課的闕河嘉老師邀請到在宜蘭深溝的志願農民先行者——賴青松大哥,來為同學們講述他對宜蘭農村與關係人口的經驗談與推動農業的願景。


[1]島島創生編輯部,2019,〈日本地方創生「關係人口年」,移居生態圈情報大公開!〉,島島創生。

賴青松:宜蘭的關係人口將作為打造理想生活型態關鍵

賴青松大哥是掀起宜蘭友善農業新浪潮的重要推手[2],從最初從求學、工作直至作為一名農夫,這些經歷圍繞在「重視環境,愛護土地」上。賴青松大哥分享了自身務農時的歷程,整理成一個時間軸,從「穀東產銷制度:預約訂購+計畫生產+風險風攤」,此概念為台灣最早以「社群支持型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簡稱 CSA)的型態出現,突破以往國內臺灣稻米銷售的模式,是透過一群認同其理念的消費者共同支持農場、農夫運作的營銷模式,也讓更多不同社群的人知道。接至「素人歸農時代的序幕」開啟,宜蘭深溝路陸續續出現了許多「友善小農」,再到「慢島學堂:開辦農村體驗生活學校」直接打造一個「務農平台」,讓對於農村有嚮往的人可以來嘗試與體驗「務農生活」,間接地與宜蘭產生「互動」。可以發現到他透過了不同的管道與方式,為地方帶來更多「關係人口」,強化了人們與農村的連結,把更多活水力量注入農村,讓更多人看見宜蘭深溝外,傳遞農村可以作為一種「理想生活的型態」[3]。

圖/賴青松大哥分享務農歷程

[2]林慧貞,2013,〈穀東十年,賴青松掀起農業新浪潮〉,上下游。

[3]瞭解更多:〈農藝復興,鄉村作為一種理想生活型態:鑲嵌於社會網絡中的友善小農實踐〉。

腦力激盪(Brainstorming )與實作參與:大家一起「共同筆記」

在賴青松大哥的演講結束後,接著由闕河嘉老師來帶領同學們學習「設計思考」的操作方式與意涵。設計思考共有五個步驟:同理心(Empathize)、定義(Define)、創造(Ideate)、原型(Prototype)、測試(Test)所組成[4],設計思考並非線性,而是具有彈性的,會反覆來回發散與收斂,迭代出最適合的方案。設計思考這五個重要的歷程:

  • 同理心(Empathize):透過觀察、訪談或實際去體驗,同理使用者而獲得更多資訊。
  • 定義(Define):將獲得的使用者資訊進行收斂,定義真實的問題。
  • 創造(Ideate):針對問題無限發想,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法。
  • 原型(Prototype):選擇的解決方法後,產出原型。
  • 測試(Test):測試原型來獲得使用者的回饋。

除了知識的解說外,老師也讓同學們小試身手,進行發散與收斂的練習。以「賴青松演講內容」為題,先請同學在聽演講時所記下來的重點,全部都寫在各種顏色的便利貼上,並將便利貼內容一一分享給其他同學。在分享過程中可以交流彼此不同的觀點,同時擴大「共同筆記」的完整性;同學們接續將手中的便利貼貼在牆壁上,並互相快速瀏覽所有分享的內容,目的是要讓大家把共筆進行「收斂」。把相近內容的便利貼同整、分門別類,進一步將歸納好的內容後,再讓同學們為各類筆記訂定標題,完成了「共筆」的任務。

圖/闕老師帶領大家瞭解設計思考的歷程
圖/同學們一起腦力激盪,為歸納好的共筆命名

設計思考:出發訪談,先啟動你的「同理心」

在本次的工作坊中,同學最先學習到的是設計思考的第一步:同理心(Empathize);同理心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必須立基於使用者的角度換位思考,練習站在當事人的角度上,才能發覺到真正的痛點,並在後續的發散與收斂中更有效地解決問題。進一步從同理心(Empathize)瞭解相關的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分為三種方式:觀察(Observe)、接觸(Engage)與沉浸(Immerse)[4]。

  • 觀察(Observe): 觀察使用者生活中的行為、肢體動作與表情。
  • 接觸(Engage): 深度訪談與使用者自然的互動,找出需求與重視的事物。
  • 沉浸(Immerse): 實際到使用者的場域,來體驗、模仿他們的生活方式。

學生們練習以觀察(Observe)與接觸(Engage)的方式來蒐集宜蘭場域的使用者資訊,回顧兩天的工作坊,同學從最初的打開感官去觀察紀錄周遭讓你感到好奇或是不解的地方,循序漸進從迺菜市場嘗試理解在地文化中,啟動同學們的「同理心」(Empathize),並以接觸(Engage)的方式–訪談,獲取使用者的更多資訊的重點。為了讓同學們可以更加上手,老師設計了一個「訪談任務」給同學們,題目為「超前部署2030年的宜蘭農村,打造理想中的宜蘭農村面貌,提出具體的行動方案。」,臺大同學與宜商、羅商同學們將會在本學期後半部實際進行訪問調查,以了解青年人心中理想的宜蘭農村「關係人口」面貌。從擬定訪綱開始,尋找與聯絡受訪者(關係人口),並從中獲得更多他們對於未來宜蘭農村風貌的想像。期望同學在訪談與觀察的過程中,能挖掘出更多不同的視野與觀點,為第二階段的工作坊任務進行完整的前置作業。


[4]Alpha Team 台大創新設計學院學術小組,2017,〈Rookie’s Guide(魯奇的設計思考工具書)〉。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