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藝復興,鄉村作為一種理想生活型態:鑲嵌於社會網絡中的友善小農實踐

撰稿人:廖俐瑜
審稿人:林志泉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在九月底的Podcast專題談到,COVID-19徹底顛覆過往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此種後疫情思考將為食衣住行育樂帶來結構性的改變。在臺灣,遠距上班、保持社交距離雖尚未成為日常,但確實讓人們重新檢視自我與食物、居住、地方之間的關係。如果一台筆電、一部手機就能進行作業,是否意味工作者不再被侷限於某地,而能隨心所欲選擇自己最理想的生活型態?

實際上,關於理想生活的樣態,並非在後疫情時代才備受矚目。如何在工作與生活品質間取得平衡,一直是許多人心之所向、身之所往。更甚者,有些人期盼生命重心能與土地重新貼合,因而選擇鄉村作為建構理想生活型態的實驗場。蔡晏霖(2016)便形容這種人口回流、價值轉向、認同重建的現象為「農藝復興」(agricultural renaissance);其中,宜蘭是此波新農業運動的最前線。

宜蘭的特殊性在於,它可說是台灣當今發展史的縮影。夾在產業開發與環境保育價值衝突間,宜蘭正面臨農地流失、開礦危機、國五紫爆、高鐵延伸宜蘭等議題。人們一方面追求「快」發展,但另一方面同時嚮往「慢」步調,這種矛盾也加速激化友善小農社群於宜蘭的誕生。在地理、歷史、政治等因素交織的脈絡背景下,有一群人對以往的生活方式產生懷疑、渴望改變。他們不只是想去享受田園風光、轉換心情,而是期待能以自己堅守的理念好好生活,諸如吃好的食物、守護鳥兒、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等。

圖/守護宜蘭水源、拒絕礦場開發。

其中,賴青松大哥是這波半農半X運動的先行者,從穀東俱樂部到慢島生活公司,他一直致力於推展自發性農村再生,促使其他行動者在此扎根、向外延伸,如倆百甲小農應援團等。強大的網絡支持衍生更強大的動能,滾雪球般的吸引更多異質人才湧入社區,並串聯起各種不同實踐。此外,這群「新的」(newcomer)友善小農也帶來新的經營策略,在從農之外,也貫徹「斜槓」的精神,像是開店、帶導覽、辦活動、寫書等,其玩味、彈性的特質模糊了農/非農、鄉村/都市、生活/生計的界線,也挑戰了長期以來臺灣鄉村的既定意象與負面認同。

圖/張馨予。

所以,鄉村何以作為一種理想生活型態?宜蘭深溝的友善小農經驗,或許可以帶來不同的見解,即生活離不開生計,而實踐需要鑲嵌於社會網絡中,才能真正的去探索另類人生選項。

參考資料

The Economist(2020年9月28日)。The World Ahead [Podcast]。取用日期:2020年10月6日。

蔡晏霖(2016)。農藝復興:臺灣農業新浪潮。文化研究,22,23-74。

賴青松(2019年12月27日)。用一期稻作的時間交換人生的新視野!邀請大家來慢島學堂,互助共生共老。取用日期:2020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