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習」和「人物關係」藉遊戲開始慢慢發酵

撰稿:劉姿劭
審稿:黃書緯

「食農教育」、「遊戲設計」,若將這兩者相加,你的腦中會想到什麼?

在我或多數人過去的學習經驗裡,所接觸到的「食農教育」不外乎是圍繞「從產地到餐桌」此概念而生的一系列活動:到鄉村從事農事體驗、在校園裡種菜食菜、認識農畜漁產、使用當季當地食材製作料理等等,似乎從生產端走到消費端,走過了「食物的一生」,就算是大致理解了食農教育的意涵。

那麼,如果將「食農教育」結合「遊戲」,還能產生什麼樣的新火花呢?

「或許是嘗試以一個創新的媒介/載體,傳達食農教育的價值吧!」在修習〈教育創新與社會設計〉前的我,私自以為課程的挑戰會著重在遊戲設計的相關技巧上,然而隨著課程一步步地推進,知識的層層堆疊,我才逐漸改變了這個想法。

發酵:存放著不同時空與生活故事的載體

課程的主要任務目標是為高中生們設計一款以發酵食物為主題的遊戲,讓他們從遊戲中學習到「發酵」——一項融合人文與科學、神秘而獨特的知識領域。為此,我們必須在遊戲設計之前,對原本不甚熟悉的「發酵」有更深的瞭解,於是在前幾週的課程,我們透過書籍認識發酵原理,透過製作康普茶、米麴(抱麴)、紅糟肉,感受發酵食物的多樣性與生命力,漸漸發現:發酵——不再只是保存食物的方法,更存放著在地的時空與生活故事,它來自於「風土」,也展現著「風土」。

避免期待成為焦慮的方法:回到教育的初衷與本質

欣喜地接收了一切新知之後,我們迫不及待地想將發酵的魅力傾倒在遊戲之中,但此時問題出現了:因為想傳達的東西太多,且缺乏系統與脈絡,導致遊戲差一點就成為了另一個填鴨式的教學工具。

藍佩嘉的《拼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中提到一間主張「自然教育」的「田園小學」,設立初衷是希望能減少傳統填鴨教育帶來的繁重課業壓力,讓孩子在自然的環境中多元學習、自主成長,然而在家長們種種刻意安排的「自然」之下,原先立意良好的價值卻慢慢走了調。其實家長們的心情並非難以理解,我從他們的行為中看見了與我們相似的焦慮與期待,我們認為某些知識或技能重要,所以無限上綱地加入課程/遊戲中,但卻忽略了教育的本質:「我們想傳達什麼價值或是因應外界的能力?」「為什麼我們想讓孩子學習?」這些「為什麼」是發展出教學方法的源頭,但卻很難只透過標準化的教學工具就能夠傳遞出去。

遊戲與知識只是框架,留待探索的才是真正的學習

當設計回歸到教育的初衷——「學習」,我們的焦慮才有了解套。

原先想納入遊戲的知識可能很多,但若試圖釐清想傳達的核心價值,那篩選知識素材、發想連結的遊戲任務便變得容易許多,遊戲中的所有物件都是為了支持與說明核心概念而存在,因此重點不在量多而求質精,讓每一刻的遊戲體驗都是美好且與核心緊緊相扣的。

透過遊戲體驗,將核心概念傳遞給遊戲參與者,或許已經十分難能可貴!不過更進一步來說,最好的學習或許並不是將我們的想法完整轉移至他們的生活中,反而是讓他們在過程中被觸發,進而產生自己的理解與想像,累積成未來的養分。

食農教育 x 遊戲:建立人、物、空間之間的關係

所以經過幾個月的摸索與調整,我們到底做出了什麼樣的遊戲?我們想說些什麼?

舉我們組的遊戲為例,以一家果醋工廠被匿名舉發回收過期醋,重新裝瓶再販售的食安事件作為遊戲故事背景,身為記者的玩家因發布未經查證的報導,引起了社會正反方的激烈討論:「不同的醋擁有的保存期限不同?」「釀造醋是否真的沒有保存期限?」種種問題必須由玩家逐步調查不同專家,學習分辨釀造醋與調理醋不同面向(製作過程、法規標示、保存期限)的差異,找出故事線索,才能獲得最終解答。

從想傳達的「議題」背景中挖掘資訊,藉此創造一個令玩家沈浸其中的「故事」情境,進而發想能夠強化知識/概念的遊戲「玩法(任務)」,聚樂邦教我們將三者結合,同時在遊戲道具設計上盡可能還原真實,讓遊戲不只是有趣,更將玩家從中所學、所感延伸至日常生活中。

在遊戲初步完成後,我們有幸實際到衛理女中進行測試。那是一個星期一的早晨,理當是學生們最缺乏精神的時刻,但那天教室裡笑聲和討論從未間斷,我深深地感受到學生們強烈的學習動力。

除了以遊戲作為教學工具以外,我們也在遊戲後進行了延伸討論,帶著學生們一起回顧遊戲中的事件和知識,接著引導學生思考:「在生活中是否遇過相似的食安事件?」「而這些事件會對人們造成什麼影響?」「你從何得知這些事件?」等等,透過漸進式的提問,促進學生們自主思考,期望他們藉由反思和回應問題,再次一步步找回自己與食物、社會的連結。以「物件」、「活動」串連起人與物、空間、社會之間的關係,不僅是我們設計遊戲時的目標,其實也是〈教育創新與社會設計〉這堂課帶給我最大的收穫與啟發。

學習如發酵:緩慢,但醞釀出了獨特的味道

一學期的課程中,我從文本中看見人、物、境之間的關係,藉由遊戲實作嘗試建構關係,並隨時反思、調整。從課程的開始到遊戲製作完成,老師和課程本身其實從未給過我們標準答案,不斷透過提問、討論、回饋,觸發我們思考和下一步的行動,讓我們雖然走得緩慢,但卻也長成了自己的模樣。

對我而言,這段期間的學習或許就像是發酵的過程一般,課程提供有利於我們發展的環境,而每一個不同的人,在這裡,隨著時間產生了不一樣的變化和風味。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