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D-Day之後:持續進行中的大學PLUS生活態度

撰稿人:廖俐瑜、李芃蓁、陳威丞
攝影:蘇士鈞

作為本次期末成果展D-Park的最後一站,大學PLUS以「生活博物館」為主題,期待整合地方知識網絡,建立共學共創的有機網絡。在這座博物館內,歡迎拍照,歡迎大笑暢談,更歡迎拍打餵食。

一座限時三小時的博物館,究竟是如何搭建而成的?

「生活博物館」概念的原初發想,深深受到在員山深溝、南澳原住民部落的洗禮,舉凡開學典禮、課程、工作坊、演講等大小活動,以及在地小農組織、南澳高中原專班、業師等協力夥伴支持。除了謹記「向地方學習」的mindset,行政團隊也意外解鎖判讀微表情的技能(喂),把握每次能偷偷觀察學生、裝作若無其事和學生聊天的機會,最後累積成一本厚厚的筆記心得。四個月,對於進入田野、策劃展覽,說實話真的不夠長。但生活博物館最想呈現的,便是這種未完待續的生活態度,地方是活的,行動者是行動中的,課程更是滾動的。因此,大學PLUS在規劃時,說難也不難(當然,說簡單也不簡單)。只要緊抓著這四門課程所串起的主線,以田野經驗中的精華元素作為點綴,想像中的博物館就有了形體。

BUT!人生最厲害就是這個BUT!哪些元素最具有代表性?如何轉譯為平易近人卻又能身歷其境的體驗?怎麼綜整這四門課為一個故事?

呼應本次D-Day期末成果展主題,即打造出歡迎不同年齡、領域、生活背景的人,現身探索交流的D-Park,大學PLUS回溯這四個月在這四門課時,最發自內心說出「好讚」,甚至會轉頭跟隔壁人搭話的時刻,沒錯,就是吃吃喝喝(笑)。所以,大學PLUS把精釀啤酒帶入展區,也邀請麵包師傅現烤加入深溝食材的麵包,經由感官體驗營造出異域的空間感,讓觀展者能夠品味地方的味道。在博物館內走走看看,玩遊戲,聊聊天,累了就坐下來放空,一邊chill一邊聽故事,吃飽喝足還能習新知就是最好的生活。

特別感謝禾餘麥酒。好喝到爆。
特別感謝蚯蚓廚房。香味飄到會場外了,不誇張。

「共學,要共才有學」

當日受訪的同學之一,口罩很好看。另外,大學PLUS還特製麥台,誠意100吧!

當然,沒有學生就沒有成果展。大學PLUS也藉此機會訪問四門課的學生,期待從學生的敘事觀點重思課程。「儀式、場景與設計」的學生提到,有些儀式看來微不足道、不甚起眼,但卻造就某種精神或文化上的認同,這在他在設計小旅行提案時格外有感,他意識到旅行的節奏感其實就源自於這些儀式設計。「展演與社會」的學生說,在課程開始前他所想像的是聚焦在如何以藝術視角切入觀察社會的日常運行,但後來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卻是與南澳高中原專班學生的交流互動,感受到對方在分享泰雅文化時的驕傲。「教育創新與社會設計」的學生則分享在修課時的挫折與蛻變,特別是在媒合教育與遊戲設計時,如何拿捏趣味性與知識性的比例,如何以使用者為導向,這個調整過程讓他更意識到,經由文本閱讀與實作經驗後所設計的遊戲物件,真的能創造出一個新的活動,讓人有不同的體驗。至於「都市實驗室專題」,學生戲稱實在太幸福!一部份是精釀啤酒真的好喝,另一部份是真實的走入產地,甚至完整的認識到如何打造一支酒,覺察到人與物件之間深厚的連結。

儀式、場景與設計的展位。麻煩開團,小旅行大學PLUS先+10。
展演與社會的其中一角。海浪,你上報了!
教育創新與社會設計的其中一角,想玩。
都市實驗室的其中一角,會不會太精美。

另外,非常感謝當日許多非課程相關的參展者,不論原本就是大學PLUS的忠實粉絲,或是走過經過不想錯過的民眾,你們的熱情如火讓展場溫度飆高,能量也拉到最高。服務台駐點工人發現問題排行榜第一名是:大學PLUS到底是何方神聖?其實,大學PLUS是一個隸屬於台大創新設計學院的USR計畫,延續第一期計畫的主旨,接下來仍會持續在宜蘭縣深溝村與南澳鄉深耕,期待能以優質教育創造關係⼈⼝,轉化臺灣偏鄉城鎮,成為可以永續發展的全球在地學習基地。

當日在服務台廣受好評的精美明信片。

集合啦!大學PLUS工人們,下一哩路持續進行中

雖然綠意植栽圍繞,氣氛輕鬆自在好比出遊。不過行政團隊的工人們,是早早就繃緊神經,不斷盤點資源、確認時間,條列式的check、check、check。當日寒流來襲,氣溫下探十度,工人全副武裝(連毛帽都出動了),從早上八點開始進行最後場佈、聯繫廠商等。原以為如此寒冬,來的人或許不比前幾年的光景,沒想到會場還沒正式開放前就出現長長人龍!於是,工人們放下手中的麵包與保溫杯(用來裝酒),有些人負責固守服務台,有些人主持場面,有些人補給物資,還有辛苦的攝影團隊紀錄這一刻。活動結束後,還要馬不停蹄的場復,真的幸好有吃慶功。

很美但很可惡的燈泡。
紀錄正在攝影的攝影師。(真的有戴毛帽,好冷。)
主持人(左)這個穿搭給過吧!

雖然疲憊,但工人們趁著輪休時都有把握機會逛一逛,真的深受學生們感動!以「儀式、場景與設計」為例,從學期初的深溝地圖到學期末的小旅行提案,學生過程中的無措、燒腦與撞牆都歷歷在目,最後能夠用自己的語言、作品嘗試讓更多人進入不同的生活場景、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情趣,開拓原有生活的視野和想像,化為未來各方面的養分。

生活博物館內,有地方,有人事物,有溫度。下學期這一哩路怎麼走,邀請你攜手相伴。

修課學生與地方業師(右)交流。
衛理女中的老師(左)也來看我們了,感動~~~
右邊是超級辛苦的教學團隊之一,懷萱老師(愛心)。
在啤酒區的工作也是很辛苦的!感謝禾餘麥酒的阿凱(右)除了提供啤酒,也帶領工人學習操作機器。當天這區人潮相當驚人阿。
很辛苦的助教之一,手上拿酒是因為講到口渴。
最偉大的同學們與潛藏其中的助教。每個都好可愛,好啦,宣布你們成團出道。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