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側記】2022宜蘭國際設計教育論壇

撰稿人:廖文聖

審稿人:林志泉

人類生存離不開環境,但隨著人類活動影響環境日漸深沈,我們該留下什麼樣的環境遺產給下一代?成為一大哉問。為回應此無可迴避又重大的課題,聯合國提出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期盼全人類能共同落實。為向地球的永續發展盡份心力,宜蘭縣政府偕教師及都市酵母團隊在2021年執行的「宜蘭國際設計教育(Action for Education)」,以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為方法回應地球永續發展課題,希冀透過「宜蘭國際設計教案」實現學生在地行動的學習目的。宜蘭縣政府於1月15日主辦「宜蘭國際設計教育論壇」總結年度成果,席間邀請專家學者、中小學教師從學術面及實務面探討未來如何因應?教育如何可能?期許為教育導入永續發展的精神。

以下為每場講座的側記:

❶ #何昕家 / 學校為什麼要教SDGs?

「學校為什麼要教SDGs?」面對這個問題,何老師如是說:「SDGs是讓學生看到一個真實的世界,也是學校老師引領學生邁入未來,看見真實的關鍵!」

在本講座中,何老師為我們疏理「永續發展」的歷史脈絡,指出該概念「不是偶然出現,而是人類在反思的脈絡中發展而來」。從人類採集狩獵時期對自然的敬畏,發展出環境決定論(人小環境大)到農耕畜牧及工業科技時期因人類掌握技術發展出的環境可能論(人類使環境變得可能),再到近代人類對於環境進行系統性的反思,發展出「永續發展」的概念。

面對環境變遷及永續發展的議題,聯合國自1968年開始相關的討論,時隔數年於1987年發佈《我們共同的未來》(aka《布倫特蘭報告》,定義「永續發展」為「一個滿足當代需求,而不危害未來世代滿足其需求之能力的發展」。基於此,何老師稱永續發展為「跨時代的責任與課題」,是吾輩教育者同心戮力的目標,同時也指出「引導學生『自我覺察』」是永續發展的教育重點。

最後何老師也鼓勵教師不要害怕在學校教SDGs,因為SDGs與新課綱的精神相同,是所謂的「同路人」,並進一步援引新課綱制定的參考來源:OECD《學習框架2030》,其中揭示的核心素養便來自SDGs。

圖片來源:都市酵母粉絲專頁

❷ #莊文生 / 越在地,越國際,宜蘭特色是什麼?

莊老師自詡「行走在宜蘭田野的土地行者」,幽默地以老宜蘭人才知道的地理/文化密碼開場,原來資深宜蘭人會以蘭陽溪為界分南/北部人(XD)。這場講座以「分享給世界的一堂課:宜蘭風土特色」為題,帶領大家走進宜蘭,走進田野。

莊老師以今年「世界給宜蘭的一堂課」中的五項題目為劃分,逐一回應宜蘭的在地特色:

空間

一、衙門變公園:宜蘭縣政中心建築群化身親民公園,拉近官民距離。二、羅東運動公園:全台最大的人工公園,強調人與空間的互動。

三、蘭陽博物館:以「宜蘭是一座博物館」為題打造,建築體外觀展現宜蘭田園美景,與環繞的湖景相映顯現宜蘭人依山傍海的生活風景。博物館坐落於烏石港遺址,在空間營造外,還有了歷史沈澱的餘韻。

四、宜蘭設治紀念館:歷史建築,歷任行政首長官邸,見證宜蘭百年的歷史傳承。

家鄉生活誌

一、介紹歷史上在宜蘭生活過的族群:蘭陽平原葛瑪蘭人、泰雅人、漢人(漳/泉州/客家)、新住民

二、宜蘭腔測驗:吃「飯」配滷「蛋」/「蛋」仁「黃黃」/心「酸酸」/腳「軟軟」/「算」帳不會「算「乎老師打尻「川」。漳吐泉吞。

三、玉田弄獅:象徵宜蘭社區總體營造的開始。

防災與自然環境

一、水圳:護城河、金童春圳(西北最大灌溉空間)萬長春圳(西南最大灌溉空間)

二、冬山河舊河道:僅存的葛瑪蘭水路

三、莊老師認為冬山河的整治是提供宜蘭仁土地認同(光榮感)的契機

四、羅東:因為太平山,羅東曾經全台木材交易中心。1979年後,太平山轉型發展生態觀光(保林育林)。

體驗森林教室

一、宜蘭是全臺最早實施鄉土教育(蘭陽歷史入校園)

二、鄉土教育的實踐:戶外實查

三、鄉土行腳:培養孩子的人文(學生畢業前要爬座山/登過龜山島)

四、豐富的地方文化館(如宜蘭縣史館):最好的鄉土教育場域。

五、宜蘭百里平原戶外體驗:青山當講義,綠水做教具

剩食議題

一、羹湯:農業勞作所需的高熱量與飽足感。

二、一串心:剩食轉換的經典例子之一,將「菜尾(河洛話,剩菜之意)」串在一起的小點心。

三、西魯肉:平民版的佛跳牆,起源一說是為因應宴客食材不足,所以匆忙將各種剩菜剩湯倒在一起調味,是剩食轉換的經典例子之一。

四、蘭陽三寶:糕渣、肝花、棗餅

五、宜蘭一年一期的稻作:土地友善。

六、宜蘭文化資產:頭城搶孤、北管戲曲

行走至此,莊老師領我們探過宜蘭的山,走進宜蘭的田,涉過宜蘭的水,結交宜蘭的人,最後以「越在地,越國際」為今天的講座下個小結,期許學生「對自己的文化自信」能打開「一種包容與開拓的視野」。

圖片來源:都市酵母粉絲專頁

❸ #周育如agua / 電子教案發表 世界給宜蘭的一堂課

周藝術總監娓娓道來都市酵母與宜蘭教育處合作的契機及與歷程,細數一開始從美學的角度出發,從色彩學、測量學到在地深根,再到如今的永續發展,期間共累積17堂由 14 個不同國家的設計師打造的設計課程。今年都市酵母以 SDGs 永續觀點重新檢視過去四年的教案成果,將其重新整理並製成6份電子書,希望輔以線上影片的方式,「拓展議題深度與廣度」。

周藝術總監強調「這份教學計畫是以設計思考出發,從議題切入學習;相信每個人都有改變的『超能力』,合作共同找出解決方法。」該計畫由四個環節推動而成,分別是「議題」帶動「探索」,「探索」引導「實作」,「實作」促成「行動」,「行動」帶來「議題」,如此循環反覆,而在這四個環節之上,則是SDGs的概念指引,確保整個學習目標明確,讓學生得以有效學習並產生獨立的SDGs觀點。

電子書連結:http://www.cityyeast.com/passion3_show.php?passion3type_id2=117&passion3_id=1698#__

❹ #陳明輝 / 在教室裡實踐的台灣工藝課程

民眾鑑賞美的能力深刻地影響藝術/工藝產業的發展,有鑑於此,1936年臺灣工藝之父顏水龍曾想參照包浩斯創辦臺灣美術工藝學校,以提升常民美學,但此未竟之業,直到2017年陳明輝老師創辦臺灣工藝美術學校,才得以延續。而校名之所以些微不同,陳老師笑說是「(理想)致敬但(校名)不敢沿用」。

「讓美回到日常生活!」陳老師直接點出他投身工藝教育的核心理念,

而如何透過工藝達成此一理想?唯有教育!訓練並提升孩子們鑑賞美的能力,待其成長後,或成為消費者,或成為生產者,都能為羸弱的產業體質注入活水。在實務上,推行工藝教育進中小學,首要先解決的便是中小學的校內專業師資缺乏的問題,於此勢必得從外引入專業師資。陳老師盤整團隊內的資源,以資深程度劃分工作內容:國寶級師資作為顧問;資深業師投入教案開發;年輕師資(包含相關科系在學生)視為進校種子教師,透過專業分工以安排人力布局,待日後與各校合作時,師資及教案能即刻進班教學。

工藝教學進校協作模式,具體分為四個步驟:各校種子師資培訓、教學教案共備、進班協同教學、協助規劃課程計畫。

各校種子師資培訓

110年度申請本方案的學校須於開學前及學期間,指派1-3位學校教師參加工藝種子教師研習課程。今年度每種工藝類別研習時數6場次,每次3小時,共24小時。

教學教案共備

由各校參與課程的教師、本校工藝教師與助教,依工藝類別組成課程共備小組。協助教師依據各校條件和需求,以教師研習提供的教案範本,發展適合課堂實驗的教學架構和教學教案。

進班協同教學

依據老師課堂需求,由本團隊師資協助入班協同教學或入班示範教學。

協助規劃課程計畫

針對有意願長期推動藝術扎根和工藝特色課程,由本校指派專家團隊根據各校需求和條件,協助規劃年度課程。

❺ #鄭宇竣 / 玩美客的兒童建築教育

從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到STEAM(+Art),鄭執行長認為建築教育方法學是最能體現STEAM精神,且兼具設計思考及實作的教學模式,因此特地師法美國建築系教授安.泰勒博士的兒童教育方法,在臺推動兒童建築教育,並成立玩美客教育基金會。

鄭執行長細數國外知名兒童建築教育的例子,提到泰勒博士在二十多年前便在美國提倡建築教育進入義務教育,並鼓勵每間學校要設立一間兒童設計中心,強調以學習者為本位教學方式,如給予學生任務及各種工具、資源,讓學生自行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如芬蘭Arkki做到國際化推廣兒童建築教育的高度,並例舉芬蘭教育部訂立的藝術領域課綱,其中的藝術領域分為九類(建築、視覺藝術、手工藝、多媒體、音樂、文字藝術、雜耍特技、舞蹈、戲劇)供學生恣意選修,以此對照我國教育部推動藝術教育的現狀;如新加坡快樂追築梁子穎執行長培育大學生作為種子教師的成功案例。

此外,鄭執行長也運用兒童建築的教育思維,依食衣住行育樂分類,另外打造五項主題:美感饗宴(食)、生態時尚(衣)、移動科技(行)、生命探索(育)、玩樂能量(樂),並據此回應課程發展委員會的期待,規劃相應的教案(紙有建築遊戲-雞蛋吧別塔、結構建築遊戲-積木樹屋、仿生建築遊戲-蛋蛋的家,等),提供中小學教師使用,目前已有進班案例。而鄭執行長最新的行動是利用Minecradt(當個創世神)軟體打造以臺灣為本的虛擬城市,希望透過數位建築遊戲,讓學生在當中完成建築設計任務,實現寓教於樂的教學目的。

❻ #陳宣誠 / 「關係」修補的建築學


何謂「關係修補的建築學」及其重要性?陳老師為我們進行定義及說明:「『關係』修補的建築學重新審視人為建築的角色,對於自然生態,如何不是破壞性且只考量人類使用的單一性,而是積極的理解與修補環境;透過建築,探索與回應生命的共存與演替,生命的樣態,都在這過程中,累積成不同的知識,是一種對自己、對生命,也是這塊土地的修補行動。」

在教學上,陳老師強調「觀察者的技術」,也就是「環境美感閱讀」的能力,具體有四個面向:

  1. How to get information:孩子如何透過觀察理解「訊息是什麼?」而不是被動告知。獲取訊息的方式可以透過報章雜誌、書本、土地、環境、歷史、他人口述等。
  2. Where is the site:什麼是你的基地?也就是什麼事物與你有關係。
  3. What is connecting:什麼事物是你想要產生連結的 ?
  4. When is changing:什麼時候會發生改變?

陳老師主張讓學生走出教室,實地測量(Measure)。透過測量觀察環境,並以繪圖的方式打造環境地圖,藉此探索當地人文地理變化的風貌與原因。此外,學生也可以透過攝影並重新排列照片來釐清「什麼東西是與我有關的」,或以同地點的不同地圖進行不同「尺度」的環境觀察,進一步提昇環境美感閱讀的能力。

陳老師也辦理「老照片修復工坊」,透過蒐集當地耆老的舊照片,並為其修復的方式累積更多圖像資源,新舊照片並置讓學生知道環境變化的關係,如此「我們才能面向它與指向它」。此外,陳老師也邀請藝術家合作,一樣透過並置照片的方式,但一邊是當地耆老訴說在地故事(彩色照片),另一邊則邀請耆老的孫子扮演故事中的人物(黑白處理),如此現在/過去相映,彩色/黑白對應,所謂的時間、關係躍然紙上,在無聲中盡顯無遺。

在「關係」觀察的方法上,陳老師教導學生運用「建築繪圖」來釐清當地環境變化的時序、原因及樣態,也可以「拓印」採集環境質感,並思考「什麼樣的質感跟你有關係?又何原因造成這些質感?」,或更進一步運用採集到的素材進行藝術創作。

陳老師分享兩個結合關係修補概念的案例:

一、龍泉生態月台

「龍泉生態月台的獨特氛圍,是由場域中各種形態的『生命』的野生力量所帶出。我們在這裡看見了舊時代的狀況、環境的形塑的力量以及藝術修補所希望開啟的細膩感知與想像。換言之,龍泉生態月台不是回歸到某個凝凍時空的『復刻』(Restoration),而是如何運用『修補』(Bricolage)的技藝,來開啟人與自然之間的重新對話,鋪下蘊養未來的土壤」。

詳細說明:『龍泉生態月台-龍泉舊站址地景整合與蔓生計畫』

二、2020-2021野地博物館(臺灣臺中)

「透過人為的介入,創造不同的環境。有水地、溼地、緩坡、陡坡、平地、陰面、陽面、全光、偏光…等,在依照這樣的條件選擇適合的植種,讓植種間彼此演化共生。原基地紋理分為北中南三個部分,北樹叢是被掩埋大量垃圾長出四株大喬木的南美假櫻桃,中坑是表土被挖出剩下大量的卵石地質和被怪手壓硬的地表,南盆地是被下挖的凹地曾作為公園草地空間。面對周邊逐漸被開發的土地,希望在現地建構多元棲地環境,吸引周邊物種聚集並作為瀕危物種的寄養棲地,將來基地建築開發前,幫助匯集到此的物種搬家到臺中各地的生態區位或回到建築完後的環境空間中。」

詳細說明:

野地博物館計畫—建築前的生態原野(一)

野地博物館計畫—建築前的生態原野(二)

野地博物館計畫—建築前的生態原野(三)

野地博物館計畫—建築前的生態原野(四)

圖片來源:都市酵母粉絲專頁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