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屋頂找另一個夢境?科教館屋頂改造工作坊

隨著屋頂閒置空間在都市中的利用越來越受到重視,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在這次建物多層樓大改造的同時,也期望能夠利用屋頂閒置已久的寬闊空間,讓科教館不只是學齡兒童的科學探索天地,亦能是台北各式各樣都市居民的休憩場所。為能了解都市中各式行動者的要求,臺大Plus團隊接受科教館的邀請,與各界專家一同參與屋頂改造方案的工作坊。

當日參與來賓除了科教館的館長以及各級行政人員之外,亦邀請到「蜜蜂王子」張明憲、「身障童盟理事長」周淑菁以及各大建築規劃事務所參與。此次的屋頂改造工作坊期望藉由不同行動者的交流,突破各自同溫層的思維,利用團隊的腦力激盪來產出同時具有創意與實踐力的方案。本次工作坊共分為:觀察、構想與模擬三階段,從屋頂實地參觀、團體腦力激盪再到根據不同行動者的模擬,期望能夠找到對貼近人性的屋頂閒置空間設計。

Step1: 觀察-都市自然崎零地,田園、養蜂樣樣行

國立科教館整體建物為一圓柱體,中間的主要建物將屋頂能利用的空間區分成兩個接近半圓的扇形,共分為北面與南面。北面通常風大,而台北天際線位於南面,雙邊可見範圍皆極廣。除了建物本體之外,科教館在屋頂外圍有一環狀裝飾,像是將科教館掛上天使的光環,是屋頂設計時許多創意發想的來源。館方人員在簡單的介紹之後便將整組人員帶至屋頂參觀,科教館屋頂早已閒置多年,所見皆是長度及腰的各式野生植物,而野生植物所吸引來的各式昆蟲、動物更是讓屋頂成為一座天然的花園。

蜜蜂時不時經過人群,「養蜂王子」便開啟野外教室,說明這證明蜜蜂能夠在高處飛行,並能將屋頂等都市崎零野地作為棲息地的習性,而都市的崎零自然地減少已漸漸危害到都市的蜜蜂生存,若能在科教館屋頂建造蜂巢養蜂,不僅可以幫助都市自然生態,更能讓都市孩童有珍貴的生態學習經驗。館長陳雪玉也多次提到將屋頂作為城市田園的構想,依造四季種植不同植被,不僅來館的小朋友能夠學習耕作,屋頂的菜園也能跟館內的未來廚房連結,作為「從產地到廚房最短路徑」的最佳示範。尚未經過設計布置的屋頂雖然看似荒涼粗糙,但短短的參觀就已看出屋頂已是天然的都市野地,潛力無窮。

Step2: 構想-當人進入屋頂,自然與都市生活如何共存

經過簡短豐富的參觀回到室內之後,各組已平均分配不同背景的組員,進行團體的腦力激盪。構想階段分為兩個部分,首先先思考有哪些不同的行動者在屋頂出現,並想像他們從事怎樣的活動,再將各行動者可能需要的設施、服務與活動在屋頂進行分區設計、配置。在思考有哪些行動者的成果中,除了典型的參觀者與管理者之外,更加入了研究者、紀錄者、表演者等與以往不同的行動者,讓科教館不再只是個被動提供觀賞的標的,更是行動者可以主動使用並翻轉的空間。在引入對於行動者的思考後,各組紛紛天馬行空地提出各式創意的點子,有組別以食衣住行育樂為主題提出窯烤披薩、都市田園、染布、露營、露天電影院的構想,亦有組別依照人一天作息而提出暮鼓晨鐘的構想,將東邊設計成能夠在早晨運動的健身區,西邊安排成能夠觀夕和蚊子電影院,其餘則設計成自由展覽空間。亦有組別提出太陽能健身器具發電、微氣候大數據監控等創意。

當人需要被考慮至屋頂的閒置空間,原有的野地開始在不同參與者的想像中出現變化,加入人的屋頂或許已不是「純然」的自然野地,卻也因為人的加入而變得更加豐富、細膩,提供了更多社會性的功能。更讓人驚喜的是在激盪的過程中,屋頂的設計早已突破人們對科教館的想像,成為一個更包容性的城市空間。由此看來,自然與社會如何融合並且共存並不只是一個巨大的命題,更可以藉由微型的空間改造看出更多的可能性。

Step3: 模擬-都市空間設計的人文關懷

舊式的空間設計往往至上一個階段劃下句點,然而人的行動並非固定不變,而是動態且具有情境的,更會依造不同行動者的特性而有所變化。此階段讓每組設定不同的情境,再設想可能發生的狀況演出情境劇。有組別演出兒童走失,思考該如何設計走失的兒童安置與廣播系統 ; 有組別考量多種空間、團體同時並用時該如何協調,便設計了帶團的小朋友與個別上去參觀的孩童互動的場景。在各組表演完畢之後,許多參與者也提出了兒童在屋頂的安全性問題,亦討論到屋頂的清潔人員是否獲得適當的用具擺放空間和休息空間,身障童盟的理事長更在工作坊中多次提到如何讓屋頂空間對身心障礙者完全友善,沒有過多的阻礙。模擬展演就是為了能夠更忠實地呈現不同行動者的便與不便,並在空間中注入更多的人文關懷。

科教館X NTUPLUS–都市公共空間與教育

此次科教館的屋頂改造工作坊,所追求的不只是以往科教館的科學教育功能,更希望的是能夠包容不同的生態環境、不同的都市行動者,讓科教館走入社區與人群,提供自然與社會能夠共存的範例。NTUPLUS作為大學社會責任計畫,不僅希望能夠讓科教館與年紀稍長的大學生以及早已成熟的教職人員產生良性的互動,更希望科教館的屋頂能夠成為大學與社區共同發展教育與研究的所在,讓都市環境與往往充滿圍籬的校園更加貼近,使都市空間產生良性的化學作用,成為能夠包容自然、關懷社會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