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再現跨域對話專題講座】城市策展

撰稿人:陳威丞

地方再現,如何再現?

本次演講邀請到長期耕耘東南亞新住民議題的林正尉老師,從過去在桃園協助指導越南媽媽進行城市導覽的經驗,分享「導覽」作為策展的一種方式,在過往如何被操作,未來又可以如何被重新定義和詮釋。

再現,何謂?

在演講前段,林老師問在場參與者,「地方『再現』」一詞的概念指涉為何?」北藝大博館所副教授黃貞燕老師認為,係讓地方環境、歷史與生活的交錯作用重新被看見的過程。林老師則進一步指出,「再現」本身預設了「主體與客體」,是一種「主體」如何看待「客體」的經驗,過程中極可能忽略了主客體之間來回交錯的關係。

以在台灣的越南文化再現為例,我們可能都習慣於單方面定義越南文化的元素,並從這些元素拼湊越南文化在台灣的著床,例如:由穿著越南國服(奧黛:áo dài)的越南媽媽,教導台灣人煮河粉(phở)的導覽活動安排。林老師指出,此類「再現」活動基本上都是「複製的」,複製城市裡的東南亞文化,持續操作著新住民作為「客體」的展演特質。

如何導覽,如何策展?

跳脫主客體的框架,林老師說明導覽本身「應該是要讓導覽者說出自己的故事,進而打造成一種品牌,使得每個人都能夠成為策展人。」當中需要的,或許是打破主客體,並重新梳理兩者交錯的關係。例如:在桃園的「越南」媽媽,其內涵並不是只有一個越南,她們可能分別來自北越、中越或南越,若能夠有意識地考量這些特點,則能更加彰顯城市交錯的面貌及更為豐富的生活圖像。

對相關策展專業者的角色而言,也應該記得合作分工的內涵,每個人都有優勢和劣勢,如何透過「協力」的機制產生互補效果,並從「互動」的交往過程中,找到可行的策展「玩法」,而非得從飲食、語言、文化下手,藉此提出更具開放性的構想,創造出更好玩、更深度的體驗活動。

主辦單位|北藝大文化資源學院
協辦單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高等教育中長程教學發展計畫(109年) 北投散步:歷史、環境、生活、記憶以及其展演計畫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