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再現跨域對話專題講座】臺灣生活地景

撰稿人:廖俐瑜

如何從博物館學的視角,理解我們日常活動的社區,我們緊密相連的家鄉?秉著上述關懷,北藝大博物館研究所副教授黃貞燕老師,邀請臺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副教授郭城孟老師,從宏觀的地質地形、生態演變與不同時期人文發展和產業來認識、閱讀、詮釋臺灣。

在下午茶時光,喝出臺灣與全球連結

郭老師於開場時,環繞在「為什麼回來臺灣」此命題上分享他的研究旅程。登過馬特宏峰,走過亞馬遜森林,在世界各地做過研究的郭老師,卻在幾次與外國學者的下午茶閒聊時光中,從他人眼中看臺灣之美,重新建構臺灣圖像。由於身在其中,所以習以為常,但事實上,全世界少有如臺灣這樣生態歧異度高、生活地景異質性也高的國家。

臺灣四面環海,山地面積廣,造就了氣候與生物的多樣性,擁有從熱帶到寒帶的植物相。推其原因,故事從冰河期逐漸展開。如同電影明天過後,描述美國若面臨冰河期最嚴苛的氣候時,人們遷移至北回歸線以換來一線生機。同理,作為北回歸線橫越的島嶼,臺灣因此成為冰河來襲時的生物避難所。

攝/廖俐瑜。

生活地景的前世今生,國土計畫的最小單位

地形、氣候與生物多樣性,因而形構文化多樣性,即便置放於全球尺度來觀看,臺灣也是數一數二的特別。例如,東北角和宜蘭雖然同樣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但卻走向完全不同的發展,構成完全不同的生活地景。唯有探看生活地景的前世今生,我們才能真正的理解地方生活風格與生活空間。

郭老師最後也強調,生活地景除了是推動觀光產業的最小單位,更應當是國土計畫的最小單位。臺灣雖然不大,但生活地景相當多元異質,其實不必多說什麼,只要觀察、感受、好好生活,就是閱讀臺灣生活地景最初始也最重要的一步了。

習以不為常,理所不當然

大學PLUS 本學期也致力於推展「生活博物館」的概念,提升習以不為常理所不當然的敏感度,所以在這次講座真的收穫滿滿。閱歷豐富的郭老師,不但分享許多有趣的親身經歷,也談到他如何詮釋臺灣某地的生活地景(其中還有以北藝大為例,細談地質、地形、氣候、植物相等等),非常精采!

主辦單位|北藝大文化資源學院
協辦單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高等教育中長程教學發展計畫(109年) 北投散步:歷史、環境、生活、記憶以及其展演計畫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