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城市側記】不只是網購:新創平台如何改變社會關係?

撰稿人:蔡孟儒、張浥雯

下班回家打開冰箱發現空空如也,你並非再換上外出服,拿起購物袋準備上超市買菜,而是拉開電腦椅,按下桌面上主機的電源鍵,連上網開始Shopping。各式網路平台已經是現代人購物時不可或缺的一個媒介。想買東西不用起個大早,提著大包小包,在市場中逡巡比價,揮汗如雨。只要手指輕輕一點,生鮮食材24小時內直接送貨到家。

網購時代的來臨,讓購物變得快速又方便,但過於便捷的購物方式所造成的超量消費,反而讓人忽視其背後對環境的影響。近年來,台灣出現許多新創的網路平台,改變了過去消費者的使用經驗,也開啟了對於「平台」的諸多想像。

除了媒合有需求的人們,提升兩者的接觸機會外,拉近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距離,串連從生產端到消費端的縱向關係,也能透過平台的力量完成。在由平台創造的關係連結下,甚至能對產業與社會問題加以改變。

以下舉上下游News&market、幸福食間、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為例,看看這三間新創產業,如何利用「平台」的「橫向力」與「縱向力」,解決各自關心的核心問題,並改變我們的既定想像。

尚青的第一手農村消息直送:上下游News&market

上下游News&market創辦人之一的蕭名宏表示「上下游的初衷是縮短都市與農村的距離」

打開上下游的網頁,標題大字的旁邊是只紅藍綠配色的Q版茄芷袋。就像到傳統市場買菜時,茄芷袋是裝菜裝肉的實用好物。上下游當中關於農業的消息的報導,也提供給想瞭解台灣農業現況的都市人滿滿的知識補給。

「上下游的初衷是縮短都市與農村的距離」上下游News&market創辦人之一的蕭名宏說。在台灣當今農業的產銷體系當中擁有許多的「隔閡」:都市與農村產地的空間距離、生產者與消費者間的陌生、農業圈內人與圈外人的資訊落差。

「農夫要了解消費者,消費者也應該了解農夫」蕭名宏說,而上下游成立的目的就在於消除都市與農村間的種種隔閡。

關於消除隔閡的方法,上下游從文字的產出與有履歷的農產銷售開始,「如果你打開我們網站,可以看見上面有三個大標題:新聞、市集還有副刊」蕭名宏指著前方的投影幕說。在上下游市集的網路銷售平台上,產品清楚地標示生產履歷,包括產地與生產者的姓名,甚至底下還會附上一小段關於這項產品的故事,搭配上照片讓消費者可以清楚地知道這項商品從種植到產出的來龍去脈。

新聞的部分,刊載記者對於台灣農業現況的及時報導,而報導不足的地方則會以專題的形式進行。「農業真的要到現場去看才會知道狀況」蕭名宏說,「例如前一陣子香蕉價格的崩盤,很多時候要進到現場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麼」。除了香蕉價格暴跌的專題外,也做過除草機使用狀況、電鍍汙染工廠等主題。

副刊不同於新聞,在平台上有許多知名作家如廖鴻基、劉克襄等,以文學性的筆調書寫人與土地的關係。「新聞與市集都是非常理性的東西,副刊的部分的話,其實很多文學走在很前面,可以透過很多的東西,去把人跟自然、人跟人之間的關係可以更透徹的看見。」蕭名宏說。

守護弱勢家庭,創造幸福空間:幸福食間

屏東縣高樹鄉的善導書院成立「幸福食間」,期能以一套農產品的生產流程,扭轉偏鄉弱勢的困境

同樣強調販賣健康安心的食品,但有別於其他網路平台,支撐起幸福食間的核心理念是對於偏鄉弱勢家庭學童的關懷。幸福食間的創立與位於屏東縣高樹鄉的善導書院有關,善導書院最初由一群單親媽媽們組成,希望能夠以課後陪伴教育的方式,減輕弱勢家庭在照顧學童時的負擔,並施行品德、家事、實務教育等,培養學童們能夠在社會上生活的能力。幸福食間銷售農產品的盈餘主要用於支持善導書院的運作。

「我們想創造的是一個善的循環」善導書院暨幸福食間的創辦人陳文靜說。

善的循環如何打造?陳文靜與善導書院以培養學童們的實務能力做起。

農事教育是善導書院實務教育中重要的一環。由善導書院的老師們帶領學童與家長們在課餘時間到農田中親身參與耕作,以永續耕作的方式向土地學習,也在實作中讓學童們培養能夠帶著走的專業技能。

「我們的孩子可能因為環境的關係性格比較害羞,但是在做事方面卻有自信……要改變弱勢要從培養能力做起,有能力才會有競爭力」陳文靜說。

打開幸福食間的網站,與其餘農產品產銷平台最不同的是,映入眼簾的是鳳梨酥、旺來果乾、鳳梨豆醬……以鳳梨產品為主。高樹鄉盛產鳳梨,善導書院現在擁有約46甲的農地,主要都是鳳梨田,也小面積的種植一些雜糧。除了鳳梨田之外,幸福食間也會以非契作的方式向周邊的農夫收購農產品。

「附近的農民有些都是我們書院學童的親戚,像前陣子鳳梨價格不好,我們也會去向附近的農民收購,但不是用契作的方式把價錢給綁死,他們(附近的農民)如果找到價格更好的盤商收購,就可以直接賣給他們不用被我們綁住。這也是希望可以改善學童們家庭環境的一種方法」其中一位善導書院的老師說。

除了收購農產品外,在原物料的加工過程中,也開放了許多就業機會給學童家長、當地原住民與新住民參與,希望能改善偏鄉弱勢族群與學童家中的經濟狀況。

自耕自產自銷,從教導學童們接觸土地的實作教育,到與當地小農結合共同解決農產品的銷售困境,再到加工過程中提供就業機會給弱勢族群參與。幸福食間以一套農產品的生產流程,希望扭轉的是偏鄉弱勢的困境,培養拿起鋤頭自行開拓生命出路的能力。

「搞不好我們以後真的能成為大明星!」在陳文靜播放的善導書院紀錄片中,一群大約國小年紀的學童們正在嘻笑,其中一位皮膚黝黑的小男孩開心地笑著說。

整個食物供應鏈,都是食物銀行: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

2015年底方成立於台中的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透過社區冰箱、社區食物銀行等計畫,居中協調資源分配,達到在地資源、在地志工、就近服務有效率的利用

「傳統的救助觀念是,反正我給你,你就收。我覺得不夠人性、不夠尊嚴,我們夢想要打破這樣的傳統,所以我們的服務模式是一個超市型食物銀行,選擇您需要的。」

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秘書長陳玠甫如此說過,而事實證明,他的堅持讓服務對象確實感到被同理的溫暖。台中食物銀行開幕那天,外頭人員正忙著檢查排隊人潮的身分證與通知單。裡頭一位阿伯推著購物車來回貨架間,推著推著眼淚竟流了下來。記者詢問時他說,過去領物資就像是乞討一樣,而今天他卻像是在購物,能夠穿梭貨架、選取自己真正想要且需要的物資。

2015年底方成立於台中的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顧名思義是台灣各地食物銀行的「串聯平台」,每天在全台各地,透過社區冰箱、社區食物銀行等計畫,居中協調資源分配,達到在地資源、在地志工、就近服務有效率的利用。成立時間雖不長,但透過通路的建置,串連全台60餘家食物銀行及在地組織,以「食物捐贈→食物轉運→社區機構→目標對象」的線性傳運,讓在地續食每天能夠安送到服務家庭手中。

作為一食物運送的串流平台,如何開發企業資源、再按照乾糧、生鮮、冷凍等不同特性的食物,藉物流送到需要者手中,自然是營運的關鍵和挑戰。大批捐贈物資有賴嘉里大榮贊助物流,免費分送全台;小批物資則就近連結在地社福團體,立即而有效率的送到需要者手中,將可能丟棄的資源利用極大化。而他們也曾受農委會委託,兩個月內連結四十萬公斤的冷凍台灣鯛給全台各地社福團體。甚至兩小時內把即將丟棄的有機蔬菜1150台斤,捐贈給欠缺資源的雲林偏鄉的長青食堂,為村里共食的長輩加菜,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聯合會也與家樂福、石二鍋合作推動「續食計畫」,將每日的即期食品或是賣相不佳的蔬果整理後,放置到「社區冰箱」供弱勢免費取用,或是經由志工團體的「惜食廚房」烹煮後,需要者能夠直接享用熟食。除了實際的分送,聯合會也在全台推廣惜食、食育活動,同時輔導各個社區建置食物銀行或是社區冰箱,一社區一冰箱是他們2019年的目標。

平台「串聯」的除了實際的資源與人脈,更是對未來分配正義生活方式的想像與期待

未來,聯合會努力發展的目標是,創設如澳洲、英國的「惜食超市」,讓一般大眾能夠隨時進入開放式的貨架,選取醜蔬果或是即期食品作為三餐,改變民眾過去認為續食就等於品質不佳的偏見。而目前台灣還未有此型態的一般超市出現,希望藉由直接面對大眾的通路、落實日常生活中剩食利用、減低環境成本,進而達成他們的核心概念「愛分享 愛食物 分享食物 分享愛」的良性循環,也讓「平台」不再只是協助串聯的媒介,而可以扮演更積極的角色,讓走進惜食超市的人,都有機會能夠理解、並分享永續資源利用的觀念,勾勒出愛惜環境的共好生活圖。

是工具也是目的:平台的多重身分

這三種新型平台的建置與營運,除揭露現今社會對於資源整合的需求,也讓大眾對於平台的想像更趨多元豐富。從傳統想像如上下游「新聞、市集、副刊」的橫向整合,再到幸福食間從種植、銷售、回饋幫助弱勢孩童的垂直整合,都體現了平台縱橫串聯的自主性與多角化。而最後的食物銀行聯合會,可說是縱向、橫向的複合體,水平盤點各食物銀行的資源,垂直發送予需要者,而未來若順利開張的惜食超市,更是直接面對消費者,肩負起販售、教育等推廣工作。

在資訊如過江之鯽飛奔的年代,平台是工具也是目的。資源能否有效整合與傳播,端賴媒介設計的廣深;除了單向提供受眾所需的資訊,平台更能主動出擊,扮演更具能動性的角色,平台「串聯」的除了實際的資源與人脈,更是對未來分配正義生活方式的想像與期待。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