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城市側記】找回失落的「環」節:臺灣新創產業如何解決農業問題?

撰稿人:蔡孟儒 

由臺灣當代實驗場C-LAB與臺灣大學「大學 PLUS:邁向食鄉居城的社會新責任平台」共同策劃的「循環城市進行式:快閃城事」,在12/15-12/16短短兩天的快閃活動中,邀請了許多臺灣的新創團隊參與,在短講分享與實務工作坊中,參展團隊及與會民眾熱烈地討論,試圖勾勒出「循環城市」的未來藍圖。

在現代的都市中,物質從生產到廢棄的流程往往像一台不回頭的單向列車,沒有考慮到環境負載力的生產方式,與未獲妥善處理廢棄物不斷增加,使人與環境間的平衡遭到破壞。而「循環城市」的概念是打造一座「有生命力」的城市,找出從物質的產出到廢棄的處理哪裡出了問題,讓城市自然地新陳代謝,形成能夠永續不斷、周而復始的循環,使人與環境和諧共存。

工業革命後對環境大肆地破壞以及要求土地生產過負荷的產物,往往是「循環城市」中「被失落的環節」,其中最清晰可見的是臺灣的農業問題。在本次的參展團隊中,亦有數個團隊關注人與土地的關係,並且嘗試以新的思維解決當代臺灣農業所面臨的困境。

接近傍晚,由舊空總A棟宿舍一樓所改建的實驗建築空間已經擠滿了人潮,或坐或站的人群形成半圓形,圍繞著中間一塊供參展團隊發表的空地。聚光燈亮起,第一位講者,束起頭髮,留著落腮鬍,穿著白色帽T的阿凱走向中央,為今天的討論拉開序幕。

乾杯!微醺同時翻轉臺灣穀物困境:禾餘麥酒

循環城市之夜由禾餘麥酒阿凱的分享「如何用啤酒改變臺灣農業問題」拉開序幕

如果不是在今天新創團隊的發表場合,恐怕會讓人以為阿凱是個玩樂團,來表演的大男孩。禾餘麥酒的團隊成員都相當年輕,但對於農業問題的思考卻有不同的視野。

「我們想用這瓶啤酒改變臺灣農業問題」阿凱說。

在臺灣社會工業化轉型下,民生產業大量萎縮,尤其農業遇到了相當多的問題。開場時阿凱請在場「早餐是吃米飯」的觀眾舉手,但環顧四週,舉起手來的觀眾寥寥無幾,「這其實反映了臺灣水稻產量過剩的問題」,阿凱說。

近年來國人飲食習慣改變,國內水稻的食用量不如以往,過剩的產量使的米價下跌,農夫所付出的勞力與時間不符成本,甚至需要依靠政府補助生存。而除了水稻產量過剩外,休耕地過多、雜糧作物仰賴進口也是一大問題。面對此困境,禾餘麥酒所想到的是,用臺灣的穀物與雜糧作物釀酒,讓對酒類的消費能夠回歸在地,來提升臺灣的雜糧價值。

「一開始的契機,是團隊中有一個從國外回來的人(註:創辦人陳相全)。他之前在釀酒廠待過,所以想說可以試著在臺灣做做看啤酒這一塊。」阿凱說。

禾餘麥酒從幾個小盆栽開始,復育因國外低價進口雜糧而一度絕跡的臺灣大麥,到現在以契作的方式與農民簽約而擁有自己的麥田,大麥的收成量越來越穩定。除了大麥之外,這幾年禾餘麥酒更將眼光放眼到臺灣其他的農作物上。

在一旁展示區,禾餘麥酒擺出了一排形狀特殊的玻璃瓶,在玻璃瓶的底端放著花蓮的刺蔥與五加蔘、新社的橘皮、臺灣各地產的鳳梨,只要按一下底端紅色的橡膠部分,即可從上方的開口聞到農產品濃郁的香氣。這些在地食材,也都是禾餘麥酒試圖用來添加啤酒風味的素材。

要提升臺灣的雜糧與農產品價值並不是一條容易的路,在製酒過程中也面對大麥產量不足,臺灣目前缺乏成熟的麥芽製作技術等問題。禾餘麥酒也試圖利用各種方式,例如將與花蓮農民契作的「臺南白」玉米也加入釀酒原料中,提升本土雜糧在製酒過程的比例。

「現階段要將酒裡面的臺灣穀物所佔的成分提高到百分之百還不太可能,這樣的話成本算下來一瓶酒可能要賣到五百多塊。我們花了五年時間讓臺灣穀物在釀酒過程中的比例提升到10%,接下來目標是希望能逐漸往100%邁進。」阿凱與禾餘的團隊對於真正屬於臺灣的啤酒,還有更高的想像。

沒有燒不出來的碳,只有不敢放火的人:草根意識工作室

草根意識工作室的創辦人劉晉宏手拿粗樹枝,生動地分享如何運用「生物炭」技術解決農業廢棄物問題,同時達到優化土壤的目的

草根意識工作室的創辦人劉晉宏,右手抓著一根Y字形的粗樹枝,走到台前,舉起他手上的樹枝說:「每年這種農業廢棄物,像果樹修剪枝或者是廢竹材,一年大約有到約百萬噸」。
在果樹的成長過程中,枝幹的修整是不可避免的作業,但長期面對如此大量的農業廢棄物,請專人運送或處理也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用火燒對於農民而言似乎是最便利的方式,但現行的環保法規為了避免火燒時產生大量的空氣汙染,因此也明令禁止農民用火燒的方式處理廢棄物。沒得燒怎麼辦?政府沒有相關配套的解決辦法,許多農民不能明著燒,只好趁著假日時間偷偷來燒。一開始燒,著火的木堆生起冉冉白煙,有些民眾看到便向政府機關檢舉,開罰下來讓農民更得不償失!

有過數年在鄉村當「全職農夫」經驗的劉晉宏所想到的,是將這些廢棄的樹枝與竹枝製成「生物炭」。

「我們作的事情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他說。

事情看來簡單,但當中卻隱藏著不少玄機。一般農民要將廢樹枝送去工廠製炭往往耗時又耗財,除了負擔樹枝的高額運送費,運送途中產生的大量碳排放,在傳統的炭窯也往往需要燒七天七夜才能完成。但劉晉宏告訴農民小撇步,只要先將廢樹枝晾乾一個月,不需要高級的設備,只需在自己的田裡挖個洞,直接放火燒,只需要三十分鐘,就可以將樹枝變成碎木炭。

這些碎木炭除了一般家庭中除臭除濕的作用,放到酸性土中可以優化土壤,讓農民節省百分之五十的灌溉用水與肥料,成效相當可觀。也可以與畜牧業合作,將木炭放入動物的排泄物中,不止有除臭的功效,加以混合之後也可以避免木炭鹼性太強,緩解在土壤中放太多有害無益的風險,一舉數得。

物質循環的末端,讓廚餘也能變黃金:和作農社

和作農社發起人邱榮漢與位於三芝的劉力學合作,成立了臺灣第一個廚餘資源化的發展協會

「其實廚餘最後還是回到焚化廠,而不是像大家所想像的一樣是進去堆肥場。因此也造成了許多汙染的源頭,也是焚化廠的殺手」來自於北橫山上的農民邱榮漢說。

邱榮漢是和作農社的發起人,自南藝大建築研究所畢業後回到大溪務農。從學院到農田,在當時有機農業與食安問題還未被重視的狀況下,邱榮漢遇到許多挑戰,也看見許多在產銷端的問題。於是他找來了許多不同領域的朋友,以及把喜歡農業卻沒有實際種植的人聚集在一起,一同想辦法幫在地的農民把東西銷售出去。

近年來,邱榮漢與位於三芝的劉力學合作,成立了臺灣第一個廚餘資源化的發展協會。與十多個國小合作,將處理過的廚餘向校園的花圃施肥,提供養分。另外也與離農園距離比較近的幾個學校合作,學校準備硬體設施,而發展協會的老師會到校園內教導小朋友如何作廚餘。

除了整理廚餘外,邱榮漢也注意到了學童的食品安全問題。他發現某些私立幼稚園所提供給孩童的食物品質並不是相當優良,於是主動與幼稚園接洽,將賣相不是那麼優良的有機「醜」蔬果以實惠的價格販售。一方面打通有機農業販售的通路,一方面也讓健康有機的食物能夠供應給孩童。目前已經與六所新北市的幼稚園簽約,約六百名的學童能夠每日享用有機蔬果烹製的健康餐點。

從農業開始,重啟循環生活

新創產業活躍的思維,來自於周遭環境的關心

在工業化社會的高速運轉下,為滿足人們生活所需,在大量生產的同時,每日也有大量的廢棄物產生。無法有效處理的廢棄物對環境產生嚴重的傷害,自然界的循環機制被破壞,失去回復平衡的能力。在被阻礙的循環中,與自然環境最息息相關的,臺灣的農業問題清楚地顯現了出來。農作的過量生產與廢棄處理,對都市的人們而言,是最親近卻又最遙遠的事。

新創產業活躍的思維,來自於周遭環境的關心。禾餘麥酒、草根意識工作室、和作農社發現工業化社會的問題,並從臺灣的農業問題著手,試圖重新找回自然循環中失落的一塊。

生產端上,禾餘麥酒試圖扭轉啤酒原料都是來自國外的印象,希望藉由提高啤酒中的國產穀物比例,來帶動糧價成長,改變臺灣農業的生產結構。

廢棄處理端上,草根意識工作室藉由精進農業廢枝的處理流程,降低環境中的空氣汙染,讓果園中無用的樹枝變為生物炭,與肥料及土讓混合,重新進入循環中。和作農社則是到中小學推行廚餘教育,將處理過的廚餘用來灌溉花草。

夜幕低垂,舊空總的實驗建築空間仍發出亮光,在熱烈又愉快的討論聲中,未來循環城市的輪廓已逐漸被勾勒而出:其實我們可以擁有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在消費的同時,也與自然保持和諧共存的可能。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