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林哲瑋(Yukan Hayung)
審稿人:林志泉
十月的第九天,從地面上看天空的雲層覆蓋在大地之上,從高處望下土地則看見被挖掘的十四個大洞。
屋,是讓人免於毫無遮蔽保護之下的危險不安,是避風擋雨的棲身之所。
十月始於學習如何建造泰雅族傳統家屋,跟著Yukan叔叔、Yubu亞伯跟Wilang嵬浪一起,第一次接觸傳統家屋的建造,在建造工程開始前常想像著過去的泰雅族人們,從取材、整地、測量、搬運到築起房屋的過程中,是如何在沒有大型機具、現代工具輔助下完成傳統屋的建築,而在當代我們又有多少機會去學習到純手工建造的技術呢?
第一天是帶著期待又完全無法預想的心態到現場,第一眼看到的是接下來所需要的建材,好幾種木頭長度、寬度、厚度都不同,用在傳統屋架構與支撐的各個位置,還有好幾大綑的竹子作為牆面、屋頂使用。另外有大量的黃藤,是過去用來綑綁固定樑柱的重要材料,當代我們利用釘子跟工具,提高了效率同時也讓房屋更堅穩,在兩端找到平衡,並用傳統使用的自然資源,以及現代建築材料、工具與相關機械,在百年以後的土地上建造出數百年以前泰雅族人所居住的房屋。
建築物的穩固從打好基底開始,所以開頭就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先挖好的十四個大洞是立柱的位置,再來拉好一條條經緯交錯的水線,標定了立柱的絕對位置。
傳統屋的屋頂是有斜度的,能讓雨水能夠順著屋頂傾斜順流而下,避免積水、漏水的問題,因此所有柱子當中,左右兩邊各有六根等長,構成一個矩形較長的兩邊,而在較短的兩邊中間各立起了兩根較長的柱子,是整個建築的最高點,後續便能讓頂部的骨架產生出斜面。
要如何將超過兩米的柱子一根一根搬運到大洞前立起呢?Yukan叔叔、Yubu亞伯、Wilang嵬浪還有我,兩人在木頭前端兩人在木頭尾端,要像提著裝滿東西的袋子一樣透過提把把木頭抬起,我們用像童軍繩一樣粗的繩子,繞在木頭上兩圈,製造出像握把的空間,接著將木頭搬運至每個洞前立起。對著水線的高度以及用水平儀確定柱子角度與斜度,水平儀的原理是在透明管中有液體,且將氣泡放在液體裡面,透明管上標記著兩條線,兩線之間的空格是中心的位置,水平儀左邊若向下傾斜,氣泡會往右跑超過右側的線,反之亦然,唯有氣泡在中間停止的狀態,代表達到完全水平。因此可以透過水平儀確認柱子有無傾斜,並透過水線確認每根柱子從洞底部到水線間的長度是否相同。接著固定好剛立下尚未填土的柱,用木條打釘子在柱旁邊支撐著。第二根、第三根柱一一立起,柱與柱之間繼續釘上木條穩定加固,重複著這些步驟,最後灌入水泥將土填平,完成十四根重要的基座。
三次日出日落的時間,完成立柱。
接著下一步:上樑。(下月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