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城事FT.臺大】綠電的中盤商瓦特先生

撰稿人:莊于庭
受訪人:瓦特先生林楷翔、楊青晏

瓦特先生是由四位台大學生所成立的新創公司,他們分別來自不同領域,在相遇之前並沒有想過會成立台灣第一家「綠電的中盤商」。

起初希望跟上平台經濟的潮流

四位大學生的相遇在台大創意創業學程,原本只是為學生提案所組的團隊,在提案發想的階段,透過成員吳宥錡從事再生能源產業的親戚,瞭解到再生能源在台灣已經有相當程度的發展,許多農田已經建置了太陽能板,供給農業用電。但,為什麼住在台北的他們,生活中卻不常見再生能源的影子?也對再生能源陌生、不知道能如何接觸再生能源。

他們決定作民眾與綠電之間的平台,希望民眾可以透過此平台,在自家建置太陽能板產生綠電,由於台北住家多為公寓大樓,樓頂產權較為複雜,所以選擇桃園當作市場調查的目標,利用登門拜訪家戶、舉辦說明會的方式,讓民眾瞭解綠電。多場說明會後,平均有三、四成的居民有意願對在自家安裝太陽能板,顯示有環保意識的居民不在少數。當他們與廠商討論可行方案,才發現在家戶建置太陽能板相當困難,不僅申請時間長、辦理文件繁雜,或因都市大樓會遮蔽陽光、如是公寓形式的話還會有屋頂產權不明的問題要解決,四位大學生發想的平台就此受阻。

瓦特先生透過舉辦說明會讓民眾瞭解綠電,發現對綠電有興趣的人其實不少

不用自己養牛,我們提供牛奶送到你家

既然民眾對綠電有興趣,不怕沒有消費需求,於是四位大學生想出擔任「售電業」的方法。什麼是「售電業」呢?瓦特先生成員楊青晏以「牛奶」解釋道:台電提供的「灰電」(一般傳統的火力發電)就像一杯黑咖啡,而發電過程污染較小的「綠電」(太陽能發電、或風力發電)就像牛奶,有牛奶的咖啡更溫順好喝,借指對環境更溫和友善。牛奶如何取得?可以在每個人家養一頭牛,但養牛需要政府適當的空間、並不是每個人家都能養牛,售電業扮演的角色,就是「牛奶的物流商」,別人在適合的地方養牛、民眾只需要跟物流商購買牛奶,而這個物流商,就是瓦特先生。

是瓦特先生,也是大學生

團隊起初就經歷提案轉折,現在瓦特先生公司的目標看似明確,成員們卻也表示,身為大四生的他們,身邊的同學出國讀研究所、去大公司實習,而自己正在新創產業,沒有前人的經驗可以參考,這是一條風險未知的路。也因為還是學生,瓦特先生認為他們與全職工作者相比,相對無法投入一樣的時間去觀察更多產業周邊的概況,是現階段學生身份的限制。

是瓦特先生,也是大學生的他們,又是怎麼看台大校內的再生能源的發展可能?他們認為台大也是一個高耗能的單位,治本的方式就是使用綠電,若台大購買綠電供給學校用電,或建置太陽能發電板並結合學術研究,研發更穩定的太陽能發電調控能力以及監控系統,可以在校園內發展成一個「綠能示範區」不只讓綠電進入同學的生活中,還能擔任國內大學界領頭羊的角色。瓦特先生與台大合作,台大盡到永續經營的社會責任、瓦特先生在台大得到學術支援,學校及學生互助,贏得環境友善。

瓦特先生的LOGO清楚呈現綠電意象,他們認為自己不只是售電商,更希望能提升民眾對再生能源的認識

再生能源的未來,必須先開啟社會對話

台灣有了綠能售電的新創產業,難道就代表新時代的來臨嗎?瓦特先生表示,台灣的民眾普遍還不夠瞭解再生能源、綠電的可行性,除了透過「能源教育」,足夠的社會對話空間是未來台灣發展再生能源的關鍵,現今台灣社會上充斥著「要不要核能」的激辯,能源議題非黑即白,一般民眾更難對再生能源有更深入的瞭解,綠電的推行也就困難。另外,在2017年電業法修改前,台電是唯一的供電商,民眾不認識瓦特先生這樣的綠電售電商,成員笑說當他們挨家挨戶拜訪家戶,常常被當作詐騙集團,可見民眾對購買「乾淨的電」還沒有足夠的想像。瓦特先生,不只是一間售電商,也希望提升民眾對再生能源的認識,更希望以永續能源的綠電取代污染較高的灰電。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