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潮上的討海之路:臺日韓漁業文化對談】國際交流工作坊側記

撰稿者:沈怡安
審稿者:陳懷萱

圖一:活動海報

「臺灣四面環海,擁有豐富多樣的海洋資源,在各時期接受不同族群的海洋觀,在衝突中又彼此交融,激發多元與海對話的實踐方式,也建構出屬於臺灣的豐富海洋文化和知識。」-節錄講座介紹

大學PLUS計畫於112年度在南澳場域 主要著重在返鄉、留鄉青壯年在地生活不同類型需求的收斂與整理,並且理解到南澳作為泰雅族唯一靠海生活聚落的所在,除了山林之外,當地泰雅族人與海洋也有深厚連結,因此本計畫進一步將「海山生活基地」的概念作為與地方夥伴共創永續生活價值的目標。113年度,計畫將逐步媒合在地學校與地方協會,目標是場域地方得以形成自主永續的營運模式。其中永續教育的部分,一方面與靠海的東澳國小以及東岳社區合作,串連珊瑚小學堂導入海洋科學教育資源,另一方面則藉由活動與課程的教案設計與合作,喚起海洋文化歷史記憶,彰顯海洋經濟與部落永續發展的關係。

圖二: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研究所 松田睦彥副教授

我們從本次交流工作坊中,看到日韓漁業發展歷程中,餐桌與產地的文化交流過程。三位日韓講者,分別為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研究所副教授-松田睦彥、日本德島縣立博物館學藝員-磯本洪紀、韓國國立木浦大學考古學與文化人類學系助理教授-吳昌炫。本次講座的起源,源自於二零一五年以來的跨國漁業的研究,此計畫最終在二零一九年以展覽方式在韓國呈現。而日方因covid-19的緣故無法展出。因此我們有幸以講座的形式來了解這重要的研究成果。前期跨國成員先以實地訪查,尋找日韓具比較意義的素材,考察點超過45個地方。以此基礎進行深入研究。

圖三:日本德島縣立博物館 磯本宏紀學藝員

而展示內容則以大海的日常做為序幕,透過兩地魚店的對話,我們了解到同樣喜愛海產的日韓,在喜好上截然不同。同樣的魚種由於市場熱度不同,自然也出現各異的價格。進入第一展區「享用海味」,展示了日韓的日常與非日常,分別使用到何種海產;以及鹽辛與高湯的飲食文化、祭祀禮儀中會用到的海產。當中有趣的是,在鯛魚(日語發音:tai),因諧音而在各式祭儀上作為吉祥食材,並被稱為百魚之王,但到了韓國,鯛魚並無此特殊地位。就連鯛魚燒到韓國也變成鯽魚餅。此為因當地文化的語言不同而出現的轉化案例。另外在飲食上面,則是過往日韓兩地鹽辛文化都相當興盛,並因當地受歡迎的水產不同,演變出了不同特色的海味小菜。然而往後日本高湯文化興起,取代了鹽辛此料理方式成為主流。韓國仍維持此特色至今,以泡菜文化享譽國際。

圖四:韓國 國立木浦大學考古學與人類學系 吳昌炫助理教授

在庶民生活中,日韓兩地雖皆有海女文化,但日本海女原先是赤裸的下海工作,後續受到韓國影響才改成穿著漁服。經濟層面上,透過調查跨海魚業所留存下的文獻,對照其時代背景。研究者歸納出當時日本漁民前往韓國的環境影響因素。例如當時的帝國主義擴張、漁船機械化、資本主義的影響。當時為了滿足時代能源需求,強化了日本漁民進行遠洋事業動力。而選擇前往韓國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當地有具豐富油脂量的魚種-斑點莎瑙魚,此魚種可透過加工,成為肥皂、火藥、蠟燭、潤滑油等重要用品。兩地人民為了生計所產生的交流與遷移,在許多地方都留下痕跡。例如語言上,西日本各區方言中,朋友讀作「Chingu」,而韓國則保留了「權現網魚業」一詞。

而最後講座跨國研究者們分享自身經驗,在此次的協作中,研究者在「外在視角」上透過設定共同主題,探討日韓的異同。並透過「內向視角」下,調查者在觀察中更釐清彼此的文化特質與歷史意義。此次研究碩果累累,而最重要的透過這樣的探討,日韓兩地更為自身「主體性」文化添加了鮮活色彩。

海洋漁業對於南澳泰雅聚落具有什麼樣的關聯與意義?日前計畫課程「儀式場景與設計」邀請東澳國小鄔誠民校長的演講,讓我們了解到,靠海的東岳村泰雅族人,歷經過去與鄰近閩漢族群以物易物交換漁產,到部落婦女農暇參與東澳灣漁民的牽罟以勞力換取漁獲的時期,逐漸演化迄今發展出自己的飛魚文化,在這樣的過程中,漁業對於部落生活的意義也在轉變,從中看到泰雅族人如何發展出具有海洋特色與文化主體性的社會行動。大學PLUS計畫也會持續進行以地方為本的探索學習行動,並且跟地方協力來發展與建構南澳海山生活基地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