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林佩儀
107-2田野工作坊開始囉,今年由黃書緯老師開場,談城市作為「田野」以及城市作為「實驗室」,中間的交疊會出現什麼有趣的火花?田野工作坊由人類系、社會系、地理系或是城鄉研究等老師合開,這次有來自台大九個學院不同科系的同學選課,跨科系的田野教學會如何碰撞與對話?第一天的課程中教給同學們基本的田野能力:如何打開感官去紀錄、觀察、提問和訪談。下周第二次的課程則要學習把紀錄到的大量田野資訊轉換,並嘗試去界定田野的範圍。
觀察實作-習以不為常,理所不當然
課程一開始,老師們選定台大校園內的磯永吉小屋、校園外的水源市場和公館捷運站,作為同學們「觀察實作」的熱身地點。由助教們帶領同學們到指定地點,停下腳步、打開感官、開啟雷達,去留意身邊不曾留意過的風景,把熟悉變得陌生,從不同的角度看日常生活的校園周遭。
有了第一次的觀察與體驗後,回到教室,由陳懷萱老師教大家該如何在田野中「打開感官」。田野工作是「對群體及民族日常生活所進行的研究」,有很多方法和工具可以去紀錄,其中很重要的工具是「身體」。「身體就是你的名片」,懷萱老師以一個互動小遊戲,要大家不講話,只用身體去跟同學們介紹自己參加的社團,發現同一個人做一樣的動作,不同的他人卻會有不同的詮釋。每個人的聯想和理解,與真實會有落差,而這是來自於一種文化的、自身經驗的差異。在田野中,抽象的身體語言和口說敘事同等重要,人們的表達是一種對自己的詮釋,展現自己和他人相互的關係,還有在社會中的位置。身體的感官有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等,感覺形塑知覺,產生認知,並不斷跟記憶與文化產生交互作用形成意義。
懷萱老師接著播放四段聲音,有醫院、火車站、市場和寺廟,並詢問同學們,是什麼原因讓你知道這個聲音就是醫院?是來自你的經驗?並以聲音藝術家吳燦政的「台灣聲音地圖計畫」的案例,去談聲景(Soundscape)其實是整個環境的聲音組合。「如果視覺找不到問題,為什麼不用聲音?」,學著用不一樣的觀點去觀察你生活的地方。而且要不斷提醒自己,在我們的感官經驗的背後,有一個文化框架在作用,我們要「習以不為常,理所不當然」,去覺察我們與他人共同或是差異的部分,是來自於什麼樣的社會脈絡與感官經驗。
帶著「16+1字」真言與你的敏感度走進田野
舒楣老師則以「16+1字」真言:「主動觀察、深化記憶、非正式訪談、田野筆記」,談田野工作中的參與、觀察與筆記。在田野工作中,很多時候並不知道「田野」在哪裡?「對象」在哪裡?衡量的事物的「尺」在哪裡?舒楣老師以自身在上海虹口的田野經驗,想知道歷史保存對當地居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當老師走在上海虹口的小巷弄,觀察著巷弄裡的物件,也發現到自己也被「觀察著」。循著那樣的視線,敏感的話,可以發現有一些「想要說話」的人。對話的開始,有時候需要「繞路」, 而不是直接的質問,需要從輕鬆的訪談鬆動戒心 。透過參與觀察,能夠讓我們去捕捉一些非語言性的觀察,例如表情、關係、角色、溝通和互動。但,該如何做筆記?紀錄的工具可能有筆記本、手機、相機,幫助自己紀錄文字、影像或聲音。紀錄的內容需要有「描述、對話、角色化和劇情」,紀錄的當下也不需要急於分析,且要記得「紀錄多過於分析、寓分析於記述」。透過一個沉浸 (immersion)的過程,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從他人的眼睛看世界,是什麼樣子?學著培養對田野的「敏感度」。
下午舒楣老師請大家分享早上的觀察作業,有什麼有趣的細節?遇到什麼困難或意外?是否有新的刺激、好奇與發問?到水源市場的同學,有人去關注到底市場內有幾攤賣蔬果的?而商家和商家間、商家和客人間的互動關係是什麼?有遇到熱心的顧客向同學們推薦某家店的粥很好吃,但也遇到有些商家詢問同學們是來做什麼的?是不是衛生局的稽查人員?同學們反思自己的行為,也就是拿著紙筆在市場內走動,似乎會讓商家有戒心,是否需要更換其他的紀錄工具?而在捷運站的組別就觀察到路人的行為模式、捷運站出口的無障礙設計和羅斯福路上車子的臨停狀況。最後是到磯永吉小屋的組別,同學們發現第一次去和已經去過磯小屋的人,觀察的角度和方式很不一樣,例如第一次來的人會好奇磯小屋的歷史故事和後來保存的空間用途。也有人觀察到磯小屋內的導覽人員與參觀人員的互動、參觀人員與文物的互動,還有磯小屋周圍的空間配置。
在田野中,隨時問出一個好問題?
參與觀察後的下一步,要對自己的觀察提出發問。這是一個反覆來回的過程,可能碰到困難走不下去,但也可能是開啟另一個發問的契機。簡單歸納發問的四個步驟:「興趣、提問、下一步、結果」。最後的結果並非答案,有可能會回過頭來又發現新的興趣,開啟新的話題。書緯老師以一個排隊的熱銷甜點為例,當我們觀察到有一群人在排隊,我們可能透過google發現是一個熱銷的排隊甜點,衝上前去想要買卻發現不能買。為什麼不能買?因為要先上網預訂付錢。這時可能想到一個問題是「這和過去路邊的餐車有何異同?」這時可以透過自身的生命經驗、訪談或是文獻資料,再去尋找答案。而不同人、在不同時間,可能會問出不同的問題,可以透過比較、延伸、假設,拓展出新的研究邊界,去想下一步可以問的問題。以此熱銷甜點案例,老師要同學們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去思考在觀察到「一個無法現場付錢購買的熱銷排隊甜點」這個現象之後,還可以問出什麼問題?
同學們熱烈的討論這個甜點到底好不好吃?啊,不是,是討論這個「現象」背後還可以問什麼問題?例如購買熱銷甜點的族群是誰?為什麼會建立這樣的付費方式?為什麼老闆是賣甜點?問問題之後,要如何找答案?可能透過上網找資料、訪談、問卷,甚至是親身體驗一次這樣的購買過程,可以找到答案或是可以繼續延伸的問題。問問題的過程,可以先選擇主題,從what、why、how開始提問。同時也要思考,問這個問題的背後,你想要告訴別人什麼事情?用什麼方式呈現?這關乎到資料蒐集的方式,因為如果是報導文章或是紀錄片等呈現方式,在收集資料的過程就會有所差別。
訪談就像是在挖礦、打桌球?
欣怡老師以「我們熱愛田野!」作為今日最後一個主題「訪談」的開場,老師說田野有他迷人的地方,吸引我們一直前進,田野不只是方法,也沒有什麼SOP。做田野的門檻和成本很低,有紙筆就可以紀錄觀察,是一種前現代的原始方式,但至今卻沒有被淘汰。做田野就是要我們出去看看這個世界,看看不熟悉的地方,接觸不熟悉的人。我們在都市裡面行走,容易麻木,直到我們停下腳步來觀察,才發現這世界和我們原本認知的並不一樣。田野,有其在學術之外的意涵,藉由旁觀、共作和對話等不同層次的做法,強調人在現場的這件事。 透過共感、共處,讓我們對生命的狀態,可以有更立體的理解。 所以,訪談是一種實踐,必須要親身做過一次「訪談」,才知道怎麼做訪談。訪談是有社會影響力的,會越過原本的侷限,抱持著一個社會關懷。訪談互動的過程,在彼此心中都有一個社會重量,所以會涉及到下周會提到的倫理議題。
訪談可以分成初訪、即興談話和有主題的訪談(深度訪談),老師舉了大量的案例,可能是自己或是他人的親身經歷,去談要如何盡量自然地進行訪談。例如初訪的重點就是「破冰」,與他人建立關係,在過程中滾雪球,試圖找到關鍵的受訪者。而即興訪談可能會有意外的收穫,開啟新的研究領域。深度訪談大部分是半結構式的訪談,方向清楚,但保持開放和彈性。要記得深度訪談不是作為一個死板的「人形錄音機」,而是要與受訪者互動,一邊問要一邊想接下來的問題。訪談很像是在挖礦,但訪談最高的境界是一種對話,一個共同建構知識的過程,你的回饋也可能會影響受訪者,釐清他的生活經驗。這看似簡單,像是在閒聊,但這都是錯覺,訪談一點都不容易。欣怡老師進一步用打桌球來比喻,訪談像是在打桌球,你列好的訪綱就像是球桌面,球不能打出去,但要如何回擊是需要臨機應變的。 在田野中找到連結很重要,旁敲側擊找到可以互動的關係和對話,有共同的基礎、相同的語言可以繼續發展關係。在田野中就像在探險,常常迷路,以為走錯路卻又看到自己原本沒有預期到的風景。在過程中,考驗自己的訪談技巧,試圖找到對話的共鳴,有可能是自己事先沒有料想到的事情。就像你以為只能跟著地圖走,實際走了才知道,還有地圖上沒有的路可以走。
懷萱老師最後總結,做田野的過程中不該自我侷限,但需要設定目標,學習從不同角度觀察、記錄人與社會環境的現象。並再次提到「連結力」的重要,要如何找到合適的關鍵字和關鍵報導人,進而會影響到觀察記錄,以及怎麼問出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