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農政議題論壇】臺灣農村發展的文化移植現象

撰稿人:廖俐瑜

距「地方創生元年」已逾兩年,許多報導、評論、工作坊都曾以此為題進行討論,本次演講也希望能回溯日本耳熟能詳的案例,進一步思索這樣的概念如何實踐於臺灣農村。主講人臺大人類學系張正衡老師,爬梳日本地方營造的歷史進程與政治經濟脈絡(造町運動、地域再生、地方創生),指出政策典範轉移同時也帶動公共討論的議題選擇。再者,老師從微觀的地方生活基本單位:商店街進行分析,從兩個經典的地方創生聖地:岩手縣紫波町(OGAL)與德島縣神山町(KAIR)為引,闡明一種新的地方治理平台正在興起,打造並管理運作著新型態的地方商業生活核心空間。

循此,張老師認為「平台」不再限於社群媒體如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而是一個連結鄉村內人事物的介面,應當能回應鄉村居民生活需求。這也衍伸出一個命題:如果以公司營利來滿足當地生活需求,難道僅能仰賴少數業者的創意與觀光嗎?而這又如何能有機地經營下去?是故,這必然會觸碰到消費的議題。但不可否認的是,對於鄉村未來的想像,確實已然從「以生產為主」邁向「以生活為主」。

下半場則邀請到兩位與談人:耕山農創公司創辦人邱星崴、東華大學環境學院蔡建福老師,談設計如何落實到地方,地方又如何展現精神?在臺灣的行動者們怎麼思考並實踐地方創生?

被引言人陳玠廷戲稱為「憤青」的邱老師,甫上台確實也表露出臺灣農村發展的憂心,「為何從山到海、從北到南、從早到晚,不同的地方卻長出相似的樣貌?」邱老師認為,如同作者作者劉仲敬的比喻,雖然鯊魚、鯨魚、帶魚屬不同分類,到了海裡還是得長出流線型;所以千篇一律的老街、小木屋、露營等遊程,其實是受到大環境的影響。因此他組成團隊,從在地生活圈出發,期盼能活化地方空間,並解決農村長期結構性問題、提出地方觀點的振興方案。

而蔡老師則是由自身在中橫洛韶的田野與日常,從高山農業的人獸衝突與啤酒花種植為例,探索城鄉關係的主體呈現。他特別指出,若從「醫病關係」做為視角去看待當今城鄉「問題」(如假農舍真豪宅),則昭示現處世代是非常需要被「療癒」的,因此他更強調鄉村做為新國土空間核心的意義、翻轉核心與邊陲的思維模式。從他的經驗,他認為培育觀光以上、移住未滿的關係人口,或所謂「XX之友(friends of sth)」是值得關注的面向。

本次演講從日本的概念提出與案例應用,探看臺灣在摸索與實踐的困境,和突破、改變、擾動、創造的精神,三者交互輝映出地方創生背後,新時代鄉村發展的可能性。

活動海報/主辦單位提供。

延伸閱讀

張正衡(2017年3月28日)。「地方創生」政策作為日本地方治理新模式

謝志誠(2018年11月2日)。鄉村與地方創生03/難怪大家都搬去神山町!翻修古厝優惠提供,科技創意人才入鄉安居。上下游新聞市集。

林怡均(2019年12月18日)。本土精釀啤酒大突破!台灣高山種出本土啤酒花,初衷竟是為了讓猴子不愛吃!上下游新聞市集。上下游新聞市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