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場夏季學校(四)】共學,要共才有學

撰稿人:林佩儀

和同富國中學生相處的時間一眨眼就過了,在和社與望鄉生活的這半個月,各種文化與教育上的衝擊與省思,是這個暑假最難以忘懷的回憶。時間來到「林場夏季學校」結束後的隔天,參與活動的台大學生和台大實驗林的劉副處長一起討論這次營期中的心得與反思,以及台大實驗林的共榮計畫在教育這一塊,到底以什麼樣的方式與在地結合會更合適?劉副處長先以過去在和社執行共榮計畫的經驗作為開場,過去課後輔導的形式,以升學導向與菁英教育的概念,希望能藉由暑假的時間提升孩子的成績,但成效不彰。願意參加課輔的學生人數少之又少,最慘的時候只來一位學生,這也讓他思考這裡的學生到底需要什麼?

為了理解學生的「需要」,台大學生在「林場夏季學校」開始前一週,除了蓄勢待發地準備教案,更重要的是「在當地生活」。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和社一條街上,從台大實驗林場住宿區走到同富國中,偶爾也走上山去望鄉部落。學校對面有許多早餐店,午餐也有水里臭豆腐和各種便當店可以選擇,街上也不乏有麵包店、飲料店、雜貨店和蔬果店,但最重要的還是在公車站旁邊的「小七」,在這裡最容易遇到同富國中的學生。同時,透過和當地居民的聊天過程中,知道孩子們平常的生活狀況,還有學習狀態。知道大部分的孩子並不住在和社或是望鄉,而是更遠的久美、羅娜或是東埔。這裡的孩子在國中,或是高中之後,通常會離開家鄉到外地求學等等。提前一週「在當地生活」,我們進行簡單的田野調查,幫助我們逐步去修改原先在山下設計好的教案。

三大主軸:傳統領域、部落經濟和災後重建

在五天的營隊中,除了破冰和結業等活動外,更設計四堂以傳統領域、部落經濟和災後重建為主題的課程,並以共學為核心,希望台大學生與同富國中學生能夠彼此交流、相互學習。但在邁向這個美好願景的第一步,就踢到鐵板了。即便有事前的場勘和準備期的上山生活,也和學校老師和部落族人有些初步的討論,依舊難以捉摸孩子們針對這三大主題有多少先備知識。經歷多次修改與討論的教案,終究需要有個暫時的定案。

首先,傳統領域的課程有兩堂,一堂是「搶救陳有蘭溪大作戰」,透過大富翁的形式,考驗學生對家鄉的了解,包括在地地名的由來、傳統領域的變遷、日本時代以來的歷史脈絡、族群之間的互動等等。學生分成四組,分別代表漢人、日本人、邵族與布農族,並賦予各組不同的特殊能力與資源。舉例來說,漢人擁有鹽巴、原住民擁有獵物、日本人擁有槍枝,不同的族群可能會彼此競爭、交換或是掠奪資源,得到越多資源的人就可以佔領越多土地,占領越多土地的組別就獲得勝利。但遊戲過程中,會遇到各種事件,可能是跟災害相關的大洪水、瘟疫、病牛事件或山難,還有傳統祭儀的舉辦等等,藉由事件與地名的問答帶出歷史脈絡的故事。從台大學生對於和社周圍地區粗淺的認知出發,期待引導出孩子對家鄉的更多想法。

搶救陳有蘭溪大作戰 !!

另一堂傳統領域課程則以望鄉部落為主題,在部落範圍內進行闖關遊戲,根據關主提供的線索與地圖,依序找到部落的壁畫、季節曆、氏族故事裝飾牆等位置。在特定位置要完成指定關卡的要求,再從中帶出部落的神話故事、報戰功、嬰兒祭、氏族和土地爭議等討論。最初整體活動是以布農族的神話故事為包裝,幾經討論後,最後以「沒有是局外人」為主題,包裝部落在面對傳統領域時會遇到的土地爭議的問題。藉由近年來的土地爭議,從巴奈的歌曲帶出沒有人是局外人,到《太陽的孩子》等電影的拍攝。期望能引導孩子去思考傳統領域與現代治理間的衝突與矛盾,以及面對這些爭議時,都應該從了解自身的部落開始。

其次,部落經濟的課程內容談及農業產銷制度和跨國農業移工兩大議題,從和社當地種植的蔬果出發,介紹種植經濟作物和傳統作物的優缺點,以經濟作物為例,有甜椒、蓮霧和番茄等等,傳統作物像是樹豆、紅藜與小米。從好幾張在全台灣各地的全聯買到的和社甜椒作為引起動機的出發點,問:「和社的甜椒是如何送到全台灣各地的全聯?」,藉此引出農業產些制度中的不同角色與互動,並且把流程簡化為國中生比較好理解的農夫、中盤商、全聯和消費者四個角色之間的關係。以各種天災人禍、法律制度、市場運作和消費者喜好等,讓學生理解有哪些因素會影響蔬果價格的起伏。最後談到台灣農業缺工的議題,以全台灣各地的案例,以及跨國移工到台灣從事農業相關工作的真實情況,進而思索我們引入的不應該只是「勞動力」,而是跟你我一樣為生活努力打拼的人。

最後災後重建的部分,希望同富國中的學生能夠學習到實用的防災知識與應用,所以規劃了這堂「學校可能有教也可能沒教的防災課」。課程先介紹土石流、地震和風災的成因,以及災難來臨時要如何因應?接下來以同富國中為例,以大地遊戲的方式,在學校裡面尋找防災相關設施週圍設置的關卡,依據關卡的要求,指出該設施需要更新的地方,或是學會防災的指示,例如學習徒手搬運傷患的方式與步驟。最後回到教室,以大富翁結合和社的防災地圖,在擲骰子前進的過程中,去感受不同地點面臨災害的脆弱程度,例如瀑布、斷崖或是河床附近。進一步去理解,當災害發生時,學校、商店和警察局等地方如何作為救災時重要的據點,以及社區韌性的概念如何在救災時發揮功用。這堂課以學生日常的生活經驗做為案例,讓學生知道生活在這個地方、就讀這所學校,要如何面對環境裡本來就存在的風險因子?學著與自然環境永續共存。

學校可能有教也可能沒教的防災課

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上述的課程是大學生精心為同富國中生設計的,但營隊還沒開始,學校對面早餐店老闆娘就先給大家心理建設,說:「如果學生隔天就不來也不要太難過,這不是任何人的問題。」但到營隊最後一天,老闆娘看到還是有很多人來學校,覺得很厲害耶,竟然每天都有這麼多學生願意來。雖然以學生人數來比較沒有太大的意義,但這次從頭到尾都有來參加營隊的學生大約有10個人上下。這大概不只是運氣好,而是在這次營隊中,台大學生使出渾身解數想要留住同富國中的孩子。

營期第一天,在活動過程中就發現學生們的歧異度很高,有非常認真參與活動和課程的學生,但更多的是需要非常用力引導,才能勉強在狀況內的孩子。此外,他們還有專注力不足和手機成癮的問題,但其中最大的問題,或許是整體課程設計太都市本位。這次設計的教案,太過以大家在都市裡的學習經驗,設計過多互動與分享的課程,以為學生們會很有興趣,但卻發現他們並不習慣開口回答問題。需要透過一再的引導,讓學生確定自己說出來的答案是正確的,他們才願意回答。或許是因為比較習慣過去由老師單向傳授知識的方式,或是與台大學生們還不熟悉的緣故,有許多搶答、畫圖、經驗分享的互動課程,不但沒有達到預期的互動,反倒變成是在步步進逼學生們給出答案。

筋疲力盡的大家,有別於準備期的檢討會聚焦討論如何讓自己設計的課程更完美。正式期每晚的檢討會,則是想著,這些孩子可以在這短短的五天帶走什麼?為此,有些人甚至拋棄完成度近乎100%的教案,重新設計一個更符合這些孩子的課程。不再期待從他們身上得到答案,而是想從他們臉上看到笑容。例如發現他們很喜歡拍照、拍影片上傳facebook、instagram或是抖音,就把「沒有人是局外人」的討論課程,變成教他們如何拍出部落美麗風景的課程。透過借位等簡單的拍照技巧,搭配設計在部落內的闖關遊戲,帶這些大多來自東埔和久美部落的孩子,走讀其實沒有那麼熟悉的望鄉部落。或是臨時設計各種遊戲,像是利用Kahoot取代原本的舉手搶答,這種使用手機線上回答問題並且採取積分的方式,明顯提高了他們的學習動機。

「KALIBUAN 帶一片風景走」 之  攝影課

共學的可能,要共才有學

在上山之前,難以想像會遇到什麼樣的學生,再加上對部落文化不熟悉,原先設想可以與孩子們共學,把許多知識性的概念傳授給他們,並從他們身上得到文化相關的在地知識。但這一切並不如想像中的順利,反倒是在課堂外,或是更加枝微末節的小地方,碰撞出一點點共學的小火花。例如走上望鄉部落的路上,有學生指著雜草叢生的地方說:「走這裡比較快。」如果不是在地的人,根本不會發現,或者說,根本不會覺得那是一條可以走的路。實際走上去之後,發現那的確是條捷徑,但也比較陡峭難走。走在前面的學生給大家帶路,像是專業嚮導般輕鬆穿梭在樹叢與落葉堆中,不時地停下腳步關心這群肉腳的台大學生是否安好。或是在需要幫助的地方,伸出手來協助他人向上爬。在某些意料之外的時刻,原先設定好「教」與「學」的角色互換,國中生成為引導者,而大學生變成了被引導的人。

在課後與課間的休息時間,同富的國中生很喜歡打排球,有空的人都加入他們的行列,之後也馬上發現彼此之間的落差,就是大家根本接不到國中生強而有力的發球!這五天幾乎都有跟他們打球的時間,在第一次的廝殺(其實是虐殺)後,他們也意識到和台大學生之間不只有年齡上的差異,還有體力和技巧上的落差。甚至有孩子對旁邊的夥伴說:「小力一點,對面都是查某囡仔。」雖然有點性別不正確,但他們成熟又認真的口吻,逗得大家捧腹大笑。也觀察到這些孩子會主動幫忙接那些接不到的球,或是故意放水給對面的台大學生,讓這場排球比賽可以順利進行下去。

五天的營期還有很多「教」與「學」互換的經驗,像是他們高超的抓蜥蜴技巧,或是用藤蔓自製盪鞦韆等等,看得大學生目瞪口呆,而實際坐上鞦韆,真是不得不佩服這些孩子善用在地資源,創作出的純手工藤蔓盪鞦韆。同富國中的學生運用創意和巧手創造出各種融入在地環境的體驗,對都市大學生而言,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經驗。雙方在過程中彼此共學,相互成長。

共學從來不是容易的事

要共榮更要共融

在放學後,看到學生們有些待在便利商店等一小時才有一班的公車回家,有些則是每天要走將近兩小時的路程來學校上學,還有些是家裡農忙或是要幫忙顧店而無法每天來學校的小孩。所以,這些孩子到底需要什麼?要幫他們開一扇窗?給他們工具釣魚?還是成長過程中的引導與陪伴?這些,都還沒有答案,但如果要將這樣的暑期課程延續下去,還是有許多可以調整的部分,例如與其放更多心力在知識性的課程,或許在情意的部分可以提高比重。從個體的情感需求到整體的學生性質都顧慮到,再加上和學校老師的配合,應該是未來可以加以改進的部分。

回過頭來檢視最初來到和社的動心起念,是希望台大的共榮計畫能夠給當地的孩子帶來幫助,而非一味地給予各種預設他們可能會需要的東西。雖然這次的課程設計已經有別於課後輔導的方式,以營隊的形式陪伴孩子度過暑假中短短的一週,但如果是未來長期的規劃,可能要有更具體的課程主題,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意願與動機。但這樣的作法,就需要學校端的協助,也就是和當地學校的老師要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才能夠掌握學生的狀況以及學習的進度。要有充分的溝通,才有助於暑期課程的設計與銜接。

最後的成果海報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