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陳淑茹
108-1的田野工作坊於10/19、20在創新育成中心密集的開課了,黃書緯老師開場以「創新」的角度談田野,創新不只是談論縱軸技術創新,還有橫軸的文化意義,例如Wii的出現重新界定了人們玩遊戲、互動的方式,這樣的轉化,便是從田野中,了解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怎麼使用不同媒介而來。自106年開啟計畫內共授田野課程後,至今開放不同學科背景的人加入田野工作坊,推動老師們一直針對學生需求修改課程,讓參與的學生,能夠遇見不同背景的師生,並了解不同背景的人如何在他們的工作中應用田野。在兩天密集的課程中,老師們開設練功房,從觀察、紀錄、提問、訪談不同面向,教同學活用田野技巧,第二天則邀請苑裡掀海風、人生百味談田野裡的真實人生,最後,經歷兩天田野速成班後,同學反思遇到的問題,理解田野倫理的重要性。
打開身體感官觀察:以身為度,如是我做
田野工作坊第一個任務從觀察開始,助教帶領同學到台大水源校區週邊的永春街、古亭河濱公園、自來水園區,這些地方並非同學們的日常生活場域,「要從何觀察起?」雖然帶著茫然,仍可以看到散落各處,或走走停停或定點觀察的同學,認真地記錄下感受。
回到教室後,懷萱老師從田野是什麼開頭,田野通常是研究者進入不熟悉的場域,對群體及民族日常生活進行的研究。田野的始祖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Bronislaw Kasper Malinowski)認為做田野的目標是要掌握當地人的觀點,與過去坐在安樂椅上閱讀航海家的二手資料不同,田野要到當地搜集文史資料、理解當地的人怎麼去思考他們的生活、生活的意義,以及言語以外,那些需要意會、當地人習以為常的東西,都仰賴田野工作者進到田野中才能得知。接著懷萱老師以功夫課讓大家了解何謂「以身為度,如是我做」,從「模仿」、「出招、接招」、「想像武器對打」對應到田野中的人際互動,模仿就是田野中的入境隨俗,跟著對方做一樣的事,試圖融入當地,但要模仿到完美卻很難。出招、接招和武器對打相似,都是互動的方法,當對方說話,需要了解對方的脈絡、背後的動機,才能順利接招,武器對打則是多了物件,增加接招的難度。這個遊戲凸顯了田野工作者在田野互動中,認知「我是誰」的重要性,田野調查是用全身建立與界定空間關係的互動展演過程,在模仿、出招接招的同時,就是田野工作者以自身經驗在理解當地人,這並非單向過程,當地人也會因為互動當下的狀況,有不同的回應。懷萱老師提醒大家,田野中取得的故事是我們跟田野裡的人共創的,在田野中取得的資料,都會因為田野工作者而有所不同外,在重新組織與分析的過程中,其實就是田野工作者加入局外人的觀點轉譯了當地人的文化。
因此,在田野中的身體是作為感受/傳達訊息的介面,懷萱老師藉由快問快答的遊戲,讓同學們用五感的看聽聞嚐摸來進行物件聯想,同學分享中發現,我們最常仰賴看起來與聽起來而忽略其他感受,懷萱老師要大家在下一個實作練習用五感去聯想。感官經驗之所以重要,在於感覺形塑知覺、產生認知,並且不斷的跟記憶與文化交互作用,形成最後的意義,所以五感是不同人為什麼看到不同東西的尺度,不同的生活經驗,影響了我們的感官,及後續的行動。在田野裡的觀是我們的五感怎麼去交織對地方的認識,察是去察覺我們跟地方不一樣的脈絡是什麼?所以我們的身體經驗成為思考文化冰山的起點,觀察到顯性的文化現象後,要去思考現象背後當地人如何形成這個意義網絡。最後,懷萱老師強調,田野出現在面前時,要找自己定位,要理所不當然,習慣習以不為常。帶著學習的心態進入田野,並反身思考,田野不僅只是理解他人的世界,透過田野也更認識自己。
觀察紀錄的眉角:等待與反覆整理的藝術
在田野中如何參與觀察做好記錄呢?參與觀察無法設定開始與結束,與你想觀察的內容有關,甚至有時候,需要一點「暖身」適應對方的節奏,才能進入到日常,舒楣老師以屏東紅藜訪談為例,可能訪談到一半,受訪者就覺得無聊帶著你去參觀他的田,然後你才意識到,這就是他驕傲的所在。田野有它的開放性,無法急躁。而記錄是基礎,是一份有生命力的文件,你會一再的修改,並針對誰觀看而調整。
接著舒楣老師以「主動觀察、深化記憶、非正式訪談、田野筆記」說明觀察的要點,首先主動觀察從腳下開始,這些觀察能夠發現現實與文獻的落差,也能省去問一些不相關、不對題的對話。而參與觀察則能捕捉到非語言性的資料,包括表情、感情、互動關係,觀察被研究者的溝通互動,得到從訪綱問不到的東西。當下則要有方便攜帶的筆記本,錄音筆,工具和方法都依據受訪者接受程度而定,舒楣老師建議與受訪者事前溝通以減少摩擦。在田野中,有些問題可能會直接結束話題,這就需要透過長期的參與,沈浸田野的過程,能較準確知道「發生的事情」,現場的人如何理解問題。另外在現場要注意「紀錄多過於分析,寓分析於記憶」,盡量紀錄而不要急於分析,會阻礙發問。紀錄要點上,需注意的是「描述(take place 場景基本描述)、對話、角色化、劇情」這些會幫助你回想訪談的內容,紀錄當下的感受,筆記整理要繼續自我提問,反覆的觀看筆記,進而修正自己的問題。最後舒楣老師也提醒大家,第二次的實作不要排斥互動,學習「對上眼」,與對方一來一往之間,讓對方開口說話。
兩次實作之間:五感觀察
同學們經歷第一次觀察的不知所措,回到教室聽完老師的分享,再度展開第二次的觀察、紀錄實作。而我們也邀請同學分享兩次實作間有沒有什麼變化?是否發現平時忽略的細節?或是在聽完小組分享後有什麼感想?
第三組同學負責自來水園區對面的7-11,有同學觀察室內與室外用餐區的差別,以及使用人群的相異性。也有同學分享撞見阿姨偷偷摸摸的舉動,「意外」目睹了偷竊的發生,老師則指出這就是田野中會遇見的倫理難題,需要去思考是否要介入。第六組的同學則是觀察自來水園區,一開始看地板、牆壁後來才加入感官,感受到定點觀察的自己很像被排除在場景之外。另外也遇到了徘徊等人的阿北,並開口詢問狀況、要不要幫忙,這也是老師說的主動開口,開啟話題的重要性。
接著第二組和第五組都是觀察河濱公園,同學發現在溜滑梯附近練習國樂的阿姨們,在觀察中阿姨與他搭話,聊起他們怕打擾別人而來這裡練習,引發同學思考是否國樂相較於西樂更沒有專用場地供練習?老師則回應,同學要注意自己對田野對象的指稱是來自於以自己為主體,比如「阿北、阿姨」,不要忽略田野裡的人怎麼互相稱呼。另外,則是發現河濱公園不同時間點有不同行動者,有親子空間、腳踏車、青少年次文化的塗鴨等等,另外也提出組內對於要不要與空間裡的小孩玩有不同的意見,老師指出,出現的當下就已經是介入,重點是不要讓別人感到不舒服,可以選擇比較溫和的方式。
最後則是第一組和第四組,他們觀察永春街,永春街位於河濱公園和台大校園之間,同學分享他看到的是新舊交雜的的老街,有貼著去年帳單沒有收拾斑駁的房子,也有新整修房子,門牌有不同版本,廢棄的房子有一群鳥在活動等等,老師則回應這組不只發現到人還有其他物質。另外有同學注意到阿姨對他們很好奇、注意到阿北的狗進而開啟聊天,老師則詢問同學有沒有發現這個眼神是好奇?厭惡?還是排斥嗎?
如何提問:問題帶著我們向前走
兩次實作累積大量的觀察,書緯老師以KJ法帶著大家去整理自己的觀察,透過一次貼寫下彼此的觀察,並分類這些一次貼,進而提出自己想要問的問題。但這可不是簡單的工程,同學紛紛發現不知道選擇什麼分類標準?有些無法分進去?發現觀察的現象無法平均分類?KJ法只是一種方式,主要是將記錄下來的現象,分成許多要素(動作、情緒、物件),怎麼分類與後續怎麼解釋因果,進而提問才是重點。書緯老師以海南雞飯為例,在路上遇到排隊的人潮引發興趣,進而提問發現在賣海南雞飯,下一步又提問我可以購買嗎?結果發現只能在社群軟體上下單並線上付款後才能排隊領餐。接著你可能在搜尋資料的過程中發現《職人新經濟》這本書提到和你一樣的問題,為什麼中產階級的小孩,開始去做起藍領階級的工作?又或是支付工具如何改變餐車的經營方式等等。換言之,每一個點都連到新的問題,產生很多追問,需要判斷哪些是不需要的,哪些能夠發展,你會發現你問越多問題,就是在拓深自己的研究,同時引導你繼續深入研究。
當你觀察到一個現象,開始跟自身經驗或所學作對話,歸納這些發現並推理其中的可能性,最後才形成一個完整的提問。想突破僅從自己角度發展問題時,搜集資料與分類整理資料變得很重要,尤其在資訊量龐大的現今,更需仰賴輔助工具,書緯老師建議研究生可以善用google scholar 訂閱方式,輸入關鍵字後就能得到相關論文。搜集一般網路資料時,臉書會限制你的搜尋,更推薦使用Twitter或Flipboard來追蹤新的資訊。累積大量資料後該怎麼處理消化?Notion軟體支援你將搜集到的各種資料,包含各種觀察與網路資料,將相同的資料放在同一個頁面上比較,也跟不同的分類對比。分類的過程在於整理你想知道發生什麼事、什麼是關鍵,也在想像怎麼呈現會讓他人感到興趣,這個提問的意義是什麼。在同學與老師們分享各組怎麼提問時,老師們也建議,集中比較多觀察的分類可能代表他正是你想問的問題,而分類之外,也許在你換個角度後,會成為重點,另外整理資料的同時,要時刻注意自己是否限制在某個自身經驗,無法跳脫思考。最後,書緯老師提到,整個過程是發散、收斂的循環,最終引導你發展一個好的提問與研究。
訪談練習室:進行一個「以人為本」的訪談
第一天工作坊最後由懷萱與怡伃老師,聯合教授如何進行訪談。一開始仍然回到「以身為度」、「以人為本」來提醒大家,在訪談中互動是重點,自己和對方的身體傳達的訊息,以及訪談是面訪還是電訪等不同媒介都會影響到後續的結果。進入田野的層次有所不同,第一步是初訪,是建立關係的第一步,通常會選擇擁有最多資訊的守門人,或在最多資訊的地方等待機會。第二步則是現身,當你第一步碰壁時,可以透過頻繁的現身來打動守門人,或讓場域的人熟悉你,打開對話的空間。
此外,進入訪談前需要設計訪談大綱,訪綱的設計與我們心中的問題意識、切入視角有關。訪綱是訪談的範圍、界線,避免訪談無限擴張,自己知道核心在哪裡,怎麼把話題收回來,但也要等待時機彈性的訪問。受訪者不是「人體錄音機」,不是一問一答,要創造出輕鬆的情境,訪談是有目的性地搜集資料方式,但並非逼迫受訪者,而是搭建一個舞台,引導受訪者說出我們需要的資訊。訪談標準程序是開場、主題與結尾,在問題上則分成基本資料、導入式問題、具體化的問題(關鍵的問題)、要求實例、評論與反思,並非順序上要照這個分類,要依照自己想知道的內容,去安排這些類型的問題。訪談技巧上,老師們有提到用物件引發對方的談話慾望,另一方面還有追問,訪談中得到意外的資訊要進一步追問,澄清(clarify)一些想法,面對敏感問題可以迂迴詢問。最後,在訪談筆記呈現上,不能將訪談筆記視為逐字稿,因為訪談過程中牽涉許多非語言的互動,需要將它獨立在逐字稿之外。紀錄的內容並不強制,可以用心智圖表示,在逐字稿後面加上當時的動作、心情,或是過程用文句描寫,摘錄一些引言等等。
一整天的田野課程後,同學們今天的回家作業是,兩兩一組,以「午餐的選擇」為題列出訪綱,完成一份田野筆記。除了應用今天學到的技巧紀錄外,也需要放一些自己的反思。這一天環繞著「以身為度」出發,在田野的旅途中,不僅僅是田野當地時刻充滿意外,有許多言語之外的意涵需要去意會,也會在旅途中,透過比較自身的經歷,意外地與自己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