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員山內城社區:一場深刻的環境紀實

撰稿者:陳品嘉
審稿者:廖文聖、郭泓毅

山腳下的村莊,
是自然給予懷抱的恩賜,
社區的靜謐與空靈,
如村舍地底的水質一般,
潔淨且無瑕的流淌,
那段由時間釀造的過往。

─ 陳品嘉《員山內城》

一、前言

    員山內城,位於員山鄉中部,是一個坐落在雪山山脈山腳下的村莊。因境內多屬丘陵郊山地形,該村人口主要匯聚於以內城路與榮光路的交叉口,沿著道路發展形成一個十字型的聚落空間。抬頭一看,層疊山巒近在咫尺,北面與西北面被山巒環抱,使得內城的地勢下凹如同一個內縮於群山中的谷地,內窪仔或內湖仔是它的舊稱。

    在過去,內城社區處在兩條溪河的交界地帶,沖積扇、河床地的地理特性,使其在豪大雨期間,經常釀成高強度的水患,致使早期的農耕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也間接囿限了地方的經濟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直到1936年,伴隨員山堤防的修築工程完備,內城社區的發展才得到穩定的提升,不僅是解決了昔日豪雨造成的水患問題,更是透過水利基礎設施的導引河道,逐步凝縮內城社區的聚居人口,在農業發展的規模與成長都有更進一步的現象。

「水」成為內城活化的關鍵,從以前的洪患困境,到如今滋養土地、灌溉農田、孕育生態的關鍵,見證了水與環境兩者生生不息的循環脈絡。良好的水質是這座社區的座右銘,是社區一生守護的瑰寶。由水質培養出的綠意盎然與多樣生態,造就內城社區獨有的農村地景,也因生態豐富有了「內城生態社區」的美名。

那麼,既然水和自然對於內城社區如此重要,那麼它們是如何成就內城社區?這些豐富的生態資源又是如何被社區所運用?筆者透過實地走訪內城社區,試圖尋找一些詮釋的線索。

圖1. 內城社區的農村地景 (圖片來源:陳品嘉/攝影)

二、城老人不老:社區觀光與教育的齊頭發展

內城社區曾在2007年被評選為全國第一名社區。為了提升農村的生計,除了傳統農業耕作外,打造觀光休閒意象實為現今農村發展的目標之一,內城社區也依據當地天然的生態環境,嘗試打造一系列振興農村的行銷策略。

「鐵牛力阿卡」就是一個經典的案例。「鐵牛力阿卡」是過去農民耕作仰賴的大型機具,承載著農地與農村的文化與記憶。在農村轉型時,內城社區便透過如此代表農村發展的機器,將其改裝成可以載客的交通工具,讓耕耘機搖身一變成為觀光遊覽車,帶領來訪民眾體驗微風吹拂於稻田間,風中夾雜著土壤與稻稈的氣味,感受內城社區傳統卻又不失精緻的氣質。此外,經過在地社區發展協會的努力,內城社區開設許多振興小農的活動,如農事體驗、小農市集等,期盼藉由內城的自然天賦帶動老城的發展。 除了觀光,教育也是在地發展的重要環節。在內城社區裡,教育可以分成兩個族群,分別為長者與孩童。關於長者教育,因內城社區老年人口占多數,不老學校的設立,建構高齡長者活到老,學到老的生命體驗,透過設計出適合長者的課程,兼顧經濟與在地兩者得以齊頭並進,不僅活化經濟,也活化在地社區的生命力。在孩童教育部分,由在地有志青年創建的內城生態學校,以在地豐富的自然生態為基底,加入食農教育、生態旅遊、農村走讀等活動,讓孩童透過領略自然環境,加深他們愛惜土地、珍惜環境的信念。

圖2. 鐵牛力阿卡 (圖片來源:陳品嘉/攝影)
圖3. 不老學校提供長者學習與活動 (圖片來源:陳品嘉/攝影)
圖4. 內城生態學校 (圖片來源:陳品嘉/攝影)

三、自然的環抱:水、綠環境的交響樂

    來到內城,越往山腳下走去,定會被那高聳入雲的山脈震懾。雪山近在眼前,而內城社區正被它環抱著。在外界快速發展的氛圍尚未拓及至此,在內城的一切都顯得格外的寧靜與祥和。緩慢的步調不會成為人們的負擔,反倒是形成一股力量,將人們在世俗世界受到的重重打擊,藉由大地之母的溫柔,輕輕地接住,而這位大地之母的組成,正是我們所熟的水和綠。

內城的水,圍繞著三個地點,渡船頭、太陽埤和養殖業。渡船頭的出現,與早年先民拓墾軌跡有關。早期村民聚集在內城周邊,除了施行農耕種植農作以外,還必須上山伐木用來製作木炭,為了能順利搬運至市街販賣,於水圳建造渡船的碼頭以利船隻靠岸搬運貨物,成為內城社區最早的交通與運輸工具。位居深山低谷的太陽埤又稱蟳管埤,因外型神似一隻螃蟹而得名。太陽埤的周圍富含豐富的物種,是許多動物和植物的棲身之所,湖畔尚有零星幾戶民眾居住民居,他們向太陽埤的管理單位,也就是國有財產署承租土地,進行養殖與農耕等生產行為。歸因於優良的水質條件,內城社區的養殖漁業存在一定的生產力。降雨豐沛加上土質容易保水的特性,從地底抽取的地下水極為冰涼,特別適合冷水性魚類養殖,因此也造性內城鯉魚及鱘龍魚產業的興盛。

圖5. 渡船頭 (圖片來源:陳品嘉/攝影)
圖6. 太陽埤 (圖片來源:陳品嘉/攝影)
圖7. 養殖人家的潔淨水源 (圖片來源:陳品嘉/攝影)

四、內城社區給予的啟示

內城社區的環境,其實在台灣各地類似的農村都可尋得。但正因為它是內城,擁有屬於內城的發展歷史、地理環境,以及獨一無二的內城「地方感」,即讓來訪者深刻地感受到內城與自然之間的相互尊重,進而使內城足以成為眾人知悉的農村。內城的每一片地景都是大自然給予的恩賜,也有賴社區居民共同守護,才讓這樣美好的地方得以持續地留存。

如今社會快速發展,大量的消費與奢糜的生活,充斥著人類聚集的城市。快速更迭的流行文化,是一種社會大眾追求的標竿,彷彿「快」才是當代社會的關鍵詞,才是身為現代人該擁有的核心意義。然而,在內城社區的一切,慢才是主體,它揭露了人類生命的本質,讓原本繁雜的思緒能夠得到緩解的可能,舒緩早已被資本社會暈染的內心,在內城,唯有透過慢慢的理解,慢慢地探詢人類為何而生,又為何辛苦而做。當我們願意放下一切,用心傾聽大地想要和我們闡述的話語,試著放慢生活速度,聽,大地正在說話。

圖8. 山腳下仰看得「睡觀音」 (圖片來源:陳品嘉/攝影)
圖9. 大樹公 (圖片來源:陳品嘉/攝影)
圖10. 內城社區廣場 (圖片來源:陳品嘉/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