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場學校

課程簡介

本次課程將融合授課、工作坊、實地場勘、與地方協力發展營隊等學習形式,將「找路」與「尋根」作為主軸,學習當代原住民部落經濟與社會文化變遷歷程與脈絡,透過「以戲劇為方法」的世代共創過程,了解地方過去、現在和當下的關係,提出以共學為核心的可操作提案。

課程大綱

課程成果

作品「回.家:疫情下,我們回家」,透過聲音,紀錄屬於當下的情緒、情感與記憶,也作為在混亂時局當中不同的探索與反思。

|創作團隊|郭慧中、徐若瑄、洪孟杰

作品「居家防疫,我們一起開『冰箱』!」從田野筆記至戲劇方案,完整記錄場域互動方案概念「紙飛機:後疫情時代的情感交流」與主題引導方案「冰箱大賞」的脈絡與規劃。透過食物與聲音,延展線上暖關係,也期待未來線下有機會南澳見!

|創作團隊|林羿成、倪蒹、謝筱君

延伸閱讀

公共史學與博物館——“人人都是自己的史學家”的實踐之道(一)

公共史學與博物館——“人人都是自己的史學家”的實踐之道(二)

【林場學校演講側記】斜坡上的原住民居住、移動與耕種/黃舒楣

【林場學校演講側記】原住民傳統與科學的邊界:以泰雅食物地景為例/林益仁

【林場學校演講側記】部落參與式策展/羅素玫

【林場學校演講側記】戲劇作為方法/陳韻文

【林場學校演講側記】如何做個好田野/陳懷萱

【林場學校演講側記】泰雅文化與當代議題/王梅霞(上)

【林場學校演講側記】泰雅文化與當代議題/王梅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