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容易,但持續前進中的大學PLUS生活態度

撰稿人:廖俐瑜
審稿人:林志泉

自發佈三級疫情警戒以來,線上作業已成為生活中的新日常。雖說以網路作為媒介繳交報告、開啟討論早就是習以為常,但真正面對全面遠距教學卻又是另個境界——許多人開始接觸各種線上教學工具,研發出各自的WFH(Work From Home)哲學又或者至少點閱過這類文章。不僅是遠距授課、遠距討論,甚至連畢業典禮、成果展示等都必須線上化。全面遠距教學,或許更近似於一種遠距生活模式的建立。

從大學Plus計畫的角度出發,衝擊確實很大,但幸好不乏練習。本學期的田野工作坊因疫情影響,在老師們進行課程規劃時當機立斷由實體轉為線上授課,這堂跨越兩周的密集課程,在教學設計時卻花了數百倍的時間與精力。對行政團隊來說,中間的心路歷程與良多收穫足足可以寫成三篇側記、拍成兩部Youtube影片,遑論無數的內心OS。

那麼,如果將尺度從一堂課程擴展至整學期的期末成果展呢?更甚者,如果策展時間壓縮至30天內呢?

大學Plus計畫@D-Day

從105-1學期開始,臺大創新設計學院(簡稱D-School)於每學期末都會舉辦成果發表會(D-Day),而大學Plus計畫則從107-1學期成為聯合參展團隊之一。

D-Day,大概可以理解為D-School的大日子,不過在搜尋引擎排行最首的闡釋也很適切:這是一個軍事術語,表示一次作戰或行動發起的日子。事實上,還真是如此,每學期期末成果展的日期在學期初就會被紅筆圈起,開始一連串發想展覽主題、設計主視覺與排定宣傳日程等。若說行政團隊策畫了展覽的樣貌,那麼,則是透過老師、助教、學生們的參與才撐起展覽的厚實。在各方集結下,經過時間的醞釀與淬鍊,最後發起了這個重要的行動。

上學期,在一座只於那個冬季午后出現的D-Park內,大學Plus計畫蓋了一座生活博物館。雖然說起午后時光四字,總會聯想到陽光明媚的下午、手拿一罐奶茶的畫面,不過印象很深刻的是,當天大家都穿著羽絨大衣、戴著口罩毛帽喝冰冰涼涼的啤酒。後記結尾寫得官腔,停留在「下學期這一哩路怎麼走,邀請你攜手相伴。」相比之下,配圖卻很暖,有地方、有人事物、有溫度。

圖/D-PARK海報
圖/大學PLUS@D-DAY 109-1期末成果展海報

那次真的很感動,於是,大學Plus計畫早早就決定接下來也要延續「生活博物館」的核心。因為,很希望能夠將地方、人事物、溫度留在展覽中,讓更多人感受到這股持續進行中的生活態度。後來,知道了109-2的主題為「D-Bookstore」後,討論也順勢往「怎麼在書局內呈現生活博物館的關懷?」、「是不是可以做一本書?」、「該怎麼最佳動員以利後續編輯?」等問句移動。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在Covid-19的中介下,全體策展團隊必須很快速的將設計理念從實體轉為線下展覽框架(同時兼顧其他行政事務的流暢度)。但正如文宣中所言:「也許不是一種被迫決定,而是一個意外轉型。」

不到30天:在Gather Town中搭建一座屬於D-Bookstore的「生活博物館」

「書店,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不同的開始,也許是第一支鉛筆、第一本神奇之書、第一份生日禮物、第一次的邂逅,在這個看似販賣知識的場域裡,有每個人不同的故事正在上演中。」

圖/D-bookstore海報

以書店為構想真的很美,但是線上書店如何抓住這種美?更細緻地來說,這種美是有記憶的,是往返互動的,是生活的。D-School認為,虛擬形式的「群聚」是一種有趣的回應形式,透過一款軟體「 Gather town 」的聲音、畫面、功能以營造氛圍,還能打破地域侷限,讓各地學子都能透過網路獲取創新的課程資訊,貼近跨域學習與知識共享的教育理想。不過,回到大學plus計劃的初衷,如何在形式中納入生活博物館的元素,則是這30天內最急切的課題。

秉著上述關切,D-Bookstore落成於Gather Town,而由四門課串起的「生活博物館 」又再次出現。不過實際運行起來,為了讓觀展者能夠分門別類、按照自己的需求喜好來認識計畫或課程,因此本次的生活博物館是散落於各處(專設一區為計劃介紹,四門課程中有二門生活紀實類,另二門分別在工具學習類及藝術人文類),待觀展者自行去挖掘。

圖/大學PLUS@D-DAY 109-2期末成果展海報

生活,就是你來我往,走走停停

活動看似正經八百的由本次的策展爐主領導學程擔任司儀揭開序幕、創新設計學院院長致詞開場,甚至配上嚴肅的音樂,實際上頗為活潑輕鬆。一方面是以家中一角為背景、以手中「飲料」作為開場白淡化了那種制式感,二方面則是Gather Town內建功能中視訊、語音、打字聊天任君挑選,使用者可以說走就走,還可以偷偷(聽別人)聊天(Bubble)。

圖/主舞台
圖/報告人搭配手勢的提案很有氣勢

另外,觀展者創建的虛擬化身(Avatar)可以自由命名、造型,開不開鏡頭隨個人,如想當個隱姓埋名的過客亦無妨。與此同時,觀展者不受實體場地限制,可以按起鍵盤G鍵快速在人群中穿越,當然也不受個人形象限制,可以隨興的扭動身體、跳起舞來。據說,當天最高紀錄有500多人於此地同時現身。

這些功能固然有趣,讓觀展者可以穿梭於無邊無際的網域中,但就策展者而言,更重要的問題就會變成:如何讓對方想停留?進而有所互動?認識課程?甚至探索未知?

就成果看來,主要還是仰賴於觀展者對該課程的興趣程度,因為需要觀展者的主動才能夠開啟後續的點閱。策展者當然可以盡量設置物件(鼠標移至物件旁會發光),但會受限於網頁乘載能力,此外,課程產出的內容本身也非常重要,海報、影片等都是常見形式,然而觀展者是否有看完、又有無新的激盪目前尚無法得知。更進一步來談,假設觀展者真的點選物件,在缺乏口頭導引的狀況下,是否真能產生共感,甚至引發後續行動?大學Plus計畫於展區中雖有安排工作人員駐點,讓觀展者有興趣可以進一步互動,不過較過往實體展覽卻是乏人問津。或許是觀展者害怕成為主動的那一方,又或許是看到工作人員很制式的命名方式會感到退卻。簡言之,物件的互動性尚未有效轉換為實際往來的互動性,「地方」與「人事物」的溫度也很難展現出來。

圖/鮮明的色彩吸引了觀展目光
圖/可愛物件提高了觀展的互動意願

不過,本計畫也觀察到,許多觀展者都會採取「旁(偷)聽」的方式蒐集資訊,現身而不限聲的遊走於會場中。最明顯的,就是在大學Plus計畫「音樂合作的藝術與實踐」這門課程中。當時,課程學生臨時起意的來一場Live Jamming,即便沒有特別公告,但在小小的房間內慢慢地群聚了好多聽眾。大家就這樣一個拉一個,靜靜的聽完整場演出。

圖/Live Jamming的小放間

不太容易,但持續前進中

本次的Gather Town初體驗,很累、很有意思,也很有既視感,讓人不禁聯想到前述的田野工作坊——當肉身不在場、感官互動不足,要如何田野,又如何生活?

上述疑問自當時至此刻仍找不到答案,反而帶來衍伸的問號、無盡的思考,換個角度想也是深厚的收穫。老實說,這次的體驗,做為一個觀展者是相當新奇有趣的,但也許更關乎的是做為一個策展者的角度。做為一個策展者,我們想問的從「遠距如何生活」推演為「遠距如何傳遞生活」,我們希望「讓來來往往的人群,藉由課程介紹以及多樣性的專題,更了解到所嚮往的未來」。因此,便是在活動之餘都不忘羅列待檢討之處,但敲打鍵盤寫下後記的此時此刻,卻突然感到有點開心與期待——也許,這正是大學Plus計畫這次所傳遞的生活態度吧,雖不太容易,但持續前進中。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