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側記】當「小旅行只是幌子」,我們真正要做的是什麼?

撰稿人/陳湘瑾
審稿人/李橋河

課程「儀式、場景與設計」邁入後半段,老師授課的單元也即將告一段落,在交棒給同學回訪場域、設計小旅行之前,懷萱老師邀請「島內散步」共同創辦人魏兆廷來到班上,和同學分享過去設計小旅行案例的經驗,也藉此進一步討論推動小旅行背後應有的理念關懷。

照片為懷萱老師提供。

從美濃小旅行 帶消費者認識社會運動和有機農業

2012年,兆廷在當時所屬的公司風尚旅行,推出了高雄美濃小旅行「瀰濃。家。小旅行 」,行程包括走訪當地市場、體驗農事、製作藍染手作品、拜訪鍾理和紀念館,並享受客家媽媽的料理:

白天,在鍾理和紀念館,旅客聆聽鍾理和孫女鍾舜文生動講述鍾理和和妻子鍾台妹的愛情故事,到鍾媽媽家品嚐看似平凡卻感動人心的客家料理;晚上,則住在客家音樂人林生祥岳父所開的民宿,在民宿體驗藍染作品的製作;之後,又再聆聽旗美社區大學校長張正揚因為反水庫回鄉的故事,並且品嚐張媽媽用張正揚種植的有機紅豆做的甜點。

這些看似尋常的行程,背後隱含了社會設計中「輕推」的功能——不是大張旗鼓地告訴消費者環境運動和有機農業的重要性,而是將它們融入小旅行中,用食物、體驗和故事一點一點地帶給消費者。

2012年推出的高雄美濃小旅行「瀰濃。家。小旅行 」。取自瀰濃。家。小旅行臉書

兆廷也提醒中介者在當中如何扮演轉譯的角色:接觸地方雖然可以收集到地方對議題的觀點,但議題怎麼被當代社會理解,其實是要用中介者的視角和美感去呈現。兆廷以島內散步合作的「下港女子」為例,「下港女子」所書寫的地方紀錄之所以能夠被大眾看見,其實就是因為它成功打中了當代年輕人所重視的「美感」——用這樣的美學重新定義地方,即便消費者去到現場未必都會被感動,但至少一定會被行銷到。

田野調查就像談戀愛 兆廷的田野調查心法大公開

作為風尚旅行的第三個產品,「瀰濃。家。小旅行 」對於當時的公司來說是相當亮眼的成績。然而成功的背後,兆廷卻也提到這趟小旅行的事前規劃過程其實非常曲折,「我們沒有任何工具,連田野調查的工具都是亂用。」光是事前調查就花了將近半年,一家家拜訪當地民眾,在頻繁出沒於當地的過程中慢慢得到信任,才逐步建立可以納入行程的資源。

在美濃小旅行之後,兆廷成立了永續旅行品牌「島內散步」,並且開始參與臺大社會系陳東升老師所開的「社會經濟組織的創新與設計」課程,一路累積設計小旅行的心法,他也透過這些經驗和即將走入田野、和農友接觸的同學們分享,自己對於走入田野的看法。

「田野調查很像談戀愛,」兆廷舉了一個生動的比喻:「如果上來就說『安安你好』,你會覺得這個人很煩。」但如果一個人清楚說明來意,之後的溝通的門檻就會降低,因此走入田野與其說是「認識別人」,不如說是「介紹自己」。

同學延伸提問,是否要提及自己能為地方帶來改變?兆廷提醒,作為學生其實不用急著思考利益交換,「你不能為未來給承諾,但可以讓他支持你想要相信的事情。好好說明這份作業希望傳達哪些價值,讓他被你們的熱情打動。」而事實上,如何好好介紹自己,這也牽涉到同學作為中介者,在投入的過程中內心所想要傳達出的核心價值。

小旅行的意義,來自於中介者想要傳遞的價值觀

回到小旅行本身,如果是一般理解的小旅行,或許旅人只需要確認好交通方式、在Google Maps上收集評分高的餐廳和景點之後就可以出發了,那為什麼小旅行還需要田野調查、還需要被設計?

箇中原因就在於——小旅行希望做的事情,從來不只是有趣而已。對兆廷來說,十幾年前擔任國小特教班老師的經歷,讓他意識到不以升學為前提的教養觀念,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可以有很多種方法,小旅行就會是一個工具,未來也可以有其他認識臺灣的工具。」因此,他希望透過小旅行實際帶人走進臺灣的議題現場,讓人們更加認識自己的家鄉,向下扎根地越穩固,在國際舞臺上就越擁有信心。

同樣地,回到課程助教宇中先前曾點出「小旅行只是個幌子」的這句話,「想要透過小旅行傳達什麼價值」這個問題,就必須依靠每個同學自己去找出自己的答案。「我不知道你們能從這堂課獲得什麼,因為你們都比我強,那是你們自己的決定,我只能盡我的本分,你們的未來你們自己決定。」兆廷留下了勉勵在場同學們的這句話。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