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攝影:李芃蓁
校訂:李橋河
4/9(五)早上的「展演與社會」課程,懷萱老師邀請了來自新北烏來泰雅部落的Yukan Yulaw老師,透過他目前在鶯歌國小服務的生命經驗,跟同學們分享他如何透過展覽的策劃來實踐文化認同。
尋根之路
在進入大學後,離開部落的Yukan老師加入了學校的原住民社團,與來自不同族群的原住民同學彼此交流、碰撞各自的文化經驗。他驚訝地發現到:來自其他部落的同學不僅能流利地說出族語、大聲訴說自己來自的部落,甚至興奮地和大家分享自己參與祭典的過程;然而,即便從小就在部落長大的自己,卻鮮少在自身成長經驗中感受到相似的文化支持。同時,他也從中察覺到自己長大的部落與其他泰雅部落之間的不同:舉例來說,相對於自己長大的烏來部落,祭典在那裡是一個群體的活動;然而,在其他泰雅文化的部落中,祭典卻大多都屬於各自的家族——從這樣的疑惑出發,他開始不時思考著「自己的文化到底是什麼」的問題。
之後,當他以代理老師的身份再度回到故鄉,Yukan在烏來國小成立了泰雅歌謠傳唱社,開始他搜集部落傳統歌謠的旅程;在探索的過程中,他不僅從長輩口中瞭解到這些歌謠背後承載的部落故事,同時,他更深刻體認到:要讓人更加暸解部落的文化生活,唯有將他們一同帶進部落親身參與、與部落建立實質關係,才能真正知道部落正在發生的事情。
有了這樣的體悟,他進而發現:若單單憑著老師身份經營社團,要想真能帶領孩子們深入暸解部落議題,那絕對是不足夠的。因此,他與社造夥伴一起向公部門申請經費,試圖將新的資源帶進部落。就這樣,他們嘗試建立起能夠凝聚彼此的「公共空間」,讓族人朋友都能舒服地進到這裡談論部落的議題、學習傳統的技藝。於是,透過這種空間的開展,不僅為部落帶來更多舉辦文化講座、傳統技藝交流等各種活動的機會,同時,Yukan也在參與部落活動的過程中,發掘出自己對於空間經營和藝術創作的興趣,更期盼透過這樣的視角來向他人敘說自身部落、以及其他原住民族的故事。
展覽,作為敘事一種媒介
透過與臺北醫學大學「高山農夫」計畫的合作,Yukan老師初次踏入了策展的領域。當時,計畫的夥伴希望透過Yukan老師的加入,能將過去採集到有關原住民生活文化的故事和素材,藉由展覽的方式呈現給大眾。
「透過小小的展覽,能夠敘述背後更大的結構脈絡。」Yukan老師向同學們說道。他接著舉例,在「高山農夫」的計畫中並不只是要單純地呈現出原住民族的小米文化,更重要的是:部落族人因為小米而找回了已經消失的語言;再者,又如「太魯閣之殤」這檔展覽,不僅是為重現半座山的消失對於太魯閣族造成的文化流失,更是為了向更多人宣示這一場環境破壞的浩劫。透過這些不同的展覽,Yukan老師意圖展現的是——我們究竟該如何站在「現在」,去看待族群、抑或是人類的「未來」。
Yukan老師提醒我們,每一場展覽的物件選擇,其目的都並非要專注呈現原住民的「傳統」是什麼,反而是要去呈現出:當下的原住民正透過什麼樣的方式來延續他們的傳統文化。以「去山上獵人」特展為例,他繼而補充:這檔展覽陳列的並不是過去老獵人所使用的獵具,反倒是要向現場觀眾展現當代獵人正在透過哪些工具、何種方式來延續自身的族群文化。
除了展現現生文化何以續存,這些物件同時也在在展示著部落族人一個又一個的生命故事。正如在「泰雅編織節」展覽中所展出的織品一樣,在此呈現出六位織女手下的織紋,不僅細緻地再現了她們學習編織的路徑、技術的傳承,同時更也交織出她們獨一無二的生活經驗。
由此可知,文物的展示不應只在於有關物件自身資訊的表達,更應呈顯出背後文化社會等生活脈絡。換句話說,那些擺置展品旁邊的文字解說,不該只為了說明器物的顏色、大小,更需要透過介紹的輔助來展示出物件與人的生命經驗之間所建立的連結;唯有如此,一檔展覽方能擁有抓住觀展者目光的生命力。
Yukan老師回顧他策劃展覽的過程——透過文獻資料的爬梳、田野調查的展開,以此採集足夠的文化元素——他認為:這些都是一種將自身身體沈浸在環境中的方式,進而才能夠更貼近該環境的文化。更精確地來說,這對他而言並不只是一種身體感的追求,同時更是一種追尋自我的方式。
「把文化活出自己期待的樣子」
透過展覽的方式,Yukan老師不僅道出不同人的生命故事,同時他也希望能藉此找到自己心中認同的模樣。然而,若讓我們再度回到Yukan老師在演講初始向觀眾拋出的那道難題:那到底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貼近文化才是好的呢?
Yukan老師以他的弟弟為例,說明弟弟在祖父啟發下試圖透過成為一名獵人,來完成自己對於泰雅族文化的認同。然而,以成為獵人作為追尋認同的方向,卻未必適用在所有的原住民青年身上;事實上,正因為每個人在生命歷程中受到的是來自不同重要他人的啟發,因而正也朝著不同道路發展出自身對於文化認同的追尋樣態。相對於弟弟對於祖父獵人身份的嚮往,Yukan老師的文化認同則啟蒙自大學原住民社團的同儕,因而在朋友交互影響下拓展起自身對於原住民文化的認識;據此,他也希望透過展覽策劃的方式,找尋起自己心中認同的樣子。
「我們受到的教育也好、我們生活的環境也罷,其實都給我、或者說給我們這一個世代,一種很疏離的感覺。」Yukan老師進一步說道:當代原住民的生活環境,已然成為一個幾經各種文化雜揉後的地區。儘管看似不如以往純粹,但他要強調的是:並不是非要成為「傳統」的樣子才能被稱為泰雅文化,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透過各種文化實踐來完成自己對於自身身份認同的想像。
透過這次的演講,Yukan老師透過自己的個人生命經驗,向同學們展示了一場追尋文化認同的故事。他分享道:文化不一定是一種固態的樣貌,事實上,它是可以不斷流動的;除此之外,個人的身份認同也從來並非單一,反而透過不同身份的交疊才能夠構築出我們現下的樣貌。因此,展現原住民的樣貌並不一定是要成為怎麼樣的人、完成怎麼樣的期待,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如何在當代抓住原住民的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