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田野工作坊側記(一)】田野來敲門:現地做中學,練習讓自己走進一個世界的功夫

撰稿者:鄭語綸
審稿者:陳懷萱

臺大田野工作坊邁入第九年,在教學團隊出版《田野敲敲門:現地研究基本功》一書後,課程設計仍然持續演化中。本學期課程授課團隊之一,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的陳懷萱老師表示,基於上學年開始發展《田野敲敲門》作為教科書來引導學生、與學生互動經驗,本學期的田野工作坊則將課程迭代的目標設定,一方面藉由搭配作業的調整設計,讓同學們更習於善用這本工具書來進行自主實作演練,另一方面是改變在大班課程的引導設計模式,創造更多讓來自不同學校、不同科系的同學們可以互動對話彼此學習的機會。

圖1:懷萱老師引導同學認識參與觀察法與田野現地調查的實作知能
圖3: 同學們相互分享第一次田野觀察過程

圖2:懷萱老師聆聽同學們分享課前觀察筆記的經驗
圖4:同學們分享回看課前的觀察筆記

懷萱老師分享,這門課每次都有自我挑戰的目標,對於教學團隊來說,也是揪伴練功的寶貴機會。這學期課程是她與社工系陳怡伃老師以及中研院社會所的何俊頤博士後研究員組成授課團隊,在經過幾次課程共備會議討論課前閱讀搭配課前作業的調整設計後,他們與助教群也從學生習作中看到課程學生應用《田野敲敲門》演練的軌跡,並且發現需要進一步釐清的課題或著重的方向,以此在課堂上引導對話與研討。

在這樣的架構下,早上的課程中,懷萱老師帶著同學們留意身體作為語言符號的意涵,並且引導同學們回看課前的觀察筆記,經由觀察實踐與回顧的過程,發現田野觀察筆記「Show, don’t tell.」不同層次與意涵。接著,同學們需要執行重返觀察場域的第二次觀察實作任務。懷萱老師提到,田野觀察時常是來來回回進行的過程。教學團隊也透過回訪場域任務的設計來為接下來進行的訪談互動以及隔週的提問兩堂課程來準備。因此,這次的觀察實作,不只要求同學們選擇聚焦的人/物/境,更要求同學挑戰找個對象來練習搭訕互動。

同學們在回訪後回到教室,有人分享到,由於自身對於小福樓的東南亞餐廳很是喜愛與好奇,但礙於上次觀察期間人滿為患,故趁著此次機會前往,並認為小福樓應是周末仍能尋得受訪者的場域,故攀談來自緬甸的老闆,瞭解在臺緬甸人的處境與想法。也有同學分享在農業試驗場找尋受訪者的經驗,原先是鎖定來訪遊客,但遲遲未能尋得,便改與店員談話,進而更改最初的訪談焦點。透過田野實作過程,學習訪談焦點是如何在不同面向,被聚焦與形塑。

圖5:同學彼此對話與討論
圖7:同學以書寫梳理兩次觀察差異
圖6:俊頤老師聆聽同學分享重返場域參與觀察任務
圖8:同學分享兩次觀察的差異

有了不同觀察實作經驗分享的比較,懷萱老師從紀錄的面向引導同學們留意與反思自己作為研究工具,可以如何利用文獻檔案資料來確認與驗證觀察,同時也提點同學留意數位媒介包括生成式AI如何形塑當前田野工作。

同學們對於田野工作連結與組織所見所聞之焦點與意義感到好奇。除了時間向度帶來場域對象與活動的變化之外,同學們也發現自身因為必須「現身」與人互動,而出現許多無法掌握甚至超出原先目的之外的發現。該如何由此聚焦、組織、連結田野裡的不同現象?社工系的陳怡伃老師回應到,或許能嘗試轉換焦點,或持續與設定的觀察主題對話,抑或正因為不同的時間向度,恰好能承接住不同的活動者。亦有同學提問,需要經由幾次的觀察或多麼詳盡的田野筆記,才足以進入下個訪談階段呢?何俊頤老師則強調,聚焦田野的過程沒有標準答案,透過不斷地觀察與書寫,持續針對自我提問,逐漸形塑焦點,而此田野過程也會讓觀察者在看向外面的同時,重新認識自己。

圖9:怡伃老師與俊頤老師合力示範藉由觀察互動循序漸進的開啟更深入的訪談

在接下來的「訪談互動」課程中,怡伃老師引導同學們兩兩一組的相互肖像畫與訪談體驗活動,透過繪畫的過程,同學們能夠更仔細地觀察彼此的細節、特徵,進而開啟更深入的訪談、對話。怡伃老師也與俊頤老師合力示範如何藉由觀察互動循序漸進的引導過程,建立與發展關係,進入對方的生活世界。在工作坊結束之前,同學們練習草擬訪綱,同時也在下課前,接下了同學互訪的訪談互動任務。

同學們又會在訪談互動實作及記錄過程中,感受到什麼樣的田野吸引力呢?期待下週透過大家更多觀點及經驗交會,體會田野即是學校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