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改玩生活《Hmici Kari 餐桌劇場》分享-社群小聚【場域側記】


撰稿者:蘇妍希
審稿者:李佳澤、沈怡安

南澳場域近年來積極發展在地觀光,大學PLUS計劃藉由陳懷萱老師的「儀式、場景與設計」、「生活即博物的展示與實踐」兩門課程,與地方共同發展主體特色。而在觀光產業中「走讀」、「美食」、「故事性」,皆為進入當地體驗的主要切入點。這次計畫邀請了結合以上元素,深度發展部落體驗的「阿改玩生活」程廷,向場域夥伴交流自身發展的脈絡。此次活動也邀請了即將舉辦的暑期課程「林場學校」的學生-品慧、韋柔,與場域夥伴一同共學。

圖:阿改玩生活的程廷分享故事餐桌的發展脈絡

微風徐徐的靜謐夜晚,一片窗亮起,原來是有人打開了東澳國小教室的燈。一群人在一天的忙碌過後陸續走入教室,準備聆聽同為原住民的講師 Apyang Imiq(程廷),也是「阿改玩生活」負責人的實務分享——在大眾對花東旅遊想像單一、對部落體驗更充滿刻板印象的現今,我們可以如何重新提煉地方文史材料、設計具有深度且真正「接地氣」的遊程?

Apyang在開始分享前,先問了東澳場域的夥伴們有沒有想聽的內容?交流各自族語中「遺留」、「話語」、「未來」怎麼說?場域夥伴凱恩,以輕鬆的態度邀請參與者「自報家門」:「他老婆弟弟的老婆,部落就在你的部落隔壁啊」,以關係的連結拉近彼此距離;在輕鬆、活絡的氣氛中,才娓娓道來他所觀察的花東旅遊困境。譬如,花蓮資源集中在北區,每年1000萬的遊客,固定去太魯閣、七星潭,而Apyang所在的萬榮鄉是沒有姓名的「旅遊沙漠」。而快速打卡、走馬看花的旅遊方式,真的能「看見」在地嗎?抑或只是淺薄想像和期待的一味滿足?

圖:講師程廷分享結合多方的體驗設計

Apyang十年前返鄉,田野調查收獲的內容和文史資料只留在報告書裡實在可惜,憑著他和一群夥伴對在地深度旅遊的思考和再創,「阿改玩生活」發展出了獨特的「餐桌劇場」,以「我們要去參加一場部落婚禮」的形式,結合「走讀導覽」、「食農採集」、「故事餐桌」三個元素:將遊客分組、分配各自負責採集、準備的料理;移動去採集食材的路上就帶著大家走讀導覽;最後坐下來,在餐桌上享用美食之餘,亦咀嚼每道料理背後的故事與含義。不僅如此,整體遊程有一個大的故事主軸,如「青年返鄉」、「射日傳說」等,劇場展演將以此展開,在別樣的部落夜晚為遊客帶來難忘的記憶。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麼豐富多樣的內容,無可避免地要面臨成本浩大、收支不平衡的問題。因此,「阿改玩生活」重新設計故事內容,優化路線、精簡主要場域,將體驗和戲劇穿插,演員時而演戲時而和遊客聊天互動、介紹菜色,讓遊客沉浸式體驗劇場真假虛實之間的趣味。

圖:林場學校的同學一同參與,更加了解地方推動的挑戰

回顧「阿改玩生活」何以發展出如此獨樹一幟又融合在地的旅遊風格,Apyang提到他們的團隊以青年為主,有「活潑」、「身體力行」、「資源彙整」的特色,每個人都在最適當的位置、最大地發揮所長;更不可或缺的是,他在創辦「阿改玩生活」前,已是萬榮鄉社區發展協會理事,早已貼近當地、為地方做事,累積足夠的信任關係,如此深度的部落旅遊才有機會發生。

圖:對講師對話的環節,場域熱烈地分享今天的啟發

在Q&A的環節中,大家自然而然的圍成一桌,氣氛頗為融洽。各自向Apyang詢問經驗與想法,部落青年楊浩翔特別想了解Apyang經營的心法,因為太魯閣族皆以家族為中心,合作上頗是考驗。而Apyang也欣然分享因身兼社區工作者的身分下,才得以整合當地場地、人才的資源。另外林場學校的同學-品慧,詢問這樣的「部落餐桌體驗」執行上是如何結合多方合作?Apyang則分享因本身就有家人在經營劇場,在當地人口稀少下更需要把握地方人才的合作機會。

Apyang所在的萬榮鄉和大學Plus計畫關注的南澳場域,具有相當不同的文化主體性。然而,大家聚在一起,透過敞開心地對話、交流,以對方為鏡,我們便有了看清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能做的事的機會。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