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迴戰·領域展開系列講座:虛實·田野在哪裡》 紀錄

撰稿者:陳品嘉
審稿者:郭泓毅

聽說你是人類學家,所以你會去亞馬遜叢林,然後把自己身上都弄上泥土嗎?

疫情作為契機,打開虛擬田野之門

    2019年底,新冠肺炎侵襲我們生活的世界。許多從前認為理所當然的事,如與人接觸的方式、相處的距離、空間的移動等等,如今都變得需要三思而行。在研究領域方面,特別對於從事質化的研究者來說,親身走訪自己想探究的田野現場,是作為質化研究的理想模式。然而,受到疫情的阻撓,親歷現場變得格外艱辛。

    在疫情之下,各種拉開或封鎖空間的種種限制,如保持社教距離、封城、鎖國等,似乎明示了研究者的研究將會受到極大的挑戰。對於眾多研究者來說,「無法親自去現地」這件事情造成了他們的困擾,但也因此讓研究者們思考並彙整「無法親赴現場時的調查方法」。本次講座的講者謝竹雯老師正是這波疫情下的苦主,老師過往研究以日本軍事基地為主,卻因疫情與邊境管制政策而被擋在日本國門外,促使她開始鑽研無法進入場域的狀況下進行田野工作的方法。

    竹雯老師會於本次講座中,循序漸進地引導聽眾,從思考人類學裡田野的重要性為開始,基本的調查是什麼,並進入本次講座的重點「虛擬田野」,講述從過去到現在的研究者是如何克服空間限制的窘境?又有甚麼新的方法進行虛擬田野?帶領聽眾產生當代田野的新理解與反思。

何處為「田」?如何能「野」?

    「大家對田野的想像是甚麼呢?」竹雯老師開頭的提問,帶出普遍大眾對於田野的認知即是一段時間,並到特定地點進行觀察、蹲點,如「一人一村一年」的研究型態,核心概念即是人必須要在「現場」進行觀察。竹雯老師分享過去的研究經歷,過去還在臺灣的時候,走訪臺灣各地磨練自我的田野技術。後來遠赴美國攻讀人類學博士,探討日本美軍基地周邊的國族關係。這是一場持續移動的過程,後來卻因為疫情而按下暫停鍵。然而,田野工作卻不能停下…竹雯老師基於此詢問聽眾「如果沒有親身到現場的田野,還能說是田野嗎?」,不僅帶出現代田野研究的方法爭論,亦點出了疫情下田野工作者們被迫面臨環境限制的議題,讓聽者們思考相較於過去,在這個不確定時帶下我們看待「田野」的方式是否有所不同?

   

圖/「如果你的研究被疫情耽誤了,別擔心,因為你不是孤單的。」竹雯老師感嘆地說。

    竹雯老師提到,以往田野的研究方法,是要透過參與並累積大量的觀察。然而,現代的研究為了加深特定議題的深廣,不單只是做單點觀察就可以達成,如線上的資訊、虛擬的研究方法等都可能是研究的趨勢。而如今的疫情正好可以是一個打破傳統的契機,竹雯老師說,「在大環境看來,疫情確實擾亂了日常,但這是否也是打破習以為常傳統的轉機呢?」

領域展開?!不確定時代下的田野方法

借鏡於過往因應環境變動而調整研究方法的案例,竹雯老師列舉兩位外國研究者,馬陵諾斯基和露絲潘乃德,前者遭逢第一次世界戰,因為國籍問題被困在太平洋的小島上,但也因此發展出參與觀察法;後者則是遇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因為其美國人的身分,無法親自前往日本調查,僅能藉由報紙、文學、訪談在美日本人的方式進行研究,後將此此研究方式喻為遠距觀察法。相較起今日,過去通訊不發達、資訊取得緩慢,即使如此,兩位研究者仍克服重重難關,盡心盡力地完成研究任務,現在的我們有何無法持續研究量能的理由呢?

    因為疫情使得世界陷入混沌,空間限制成為田野工作最大的阻礙。那麼,要如何在此情況下進行參與觀察呢?竹雯老師介紹了六類方法,為目前世界眾多研究者提出的三十多種方法的彙整結果,筆者將其整理成下表:

類別 做法說明與列舉
訪談類線上訪談、照片引談法(受訪者透過照片回憶或請受訪者照相)、錄像語音
書寫類日記、網絡民族誌、自傳式民族誌(研究者把自己帶入研究主題 在疫情中經歷的事情記錄下來)
互動類文化/行動探針(研究者寄給受訪者一組研究材料,遊戲式的研究方法)、故事接龍法、線上實境動作
攝影類再現錄像、使用穿戴式攝影機的研究方法
科技類臉書社團、線上影音的教學方法、線上討論平台、Podcasts,直播應用軟體、使用網路影音通話和桌面分享作為獨立研究方法(直接分享桌面 給對方看自己如何思考)
進階科技類為了研究創造社交媒體或平台、數位地圖地理資訊系統、數位方法結合質化與量化的混用。
表1. 疫情下的參與觀察方法 (表格整理:陳品嘉)

在講完上述多樣的研究方法後,竹雯老師將議題拉回田野之前的準備。首先是關於田野計畫書的撰寫,必須清晰地說明進行田野調查的方法學與目的性,要展現出對於新田野方法的靈巧與創意,也要展現自己對於田野的理解、知曉場域的限制,在知識、方法、及倫理的三重挑戰上,滾動式調整田野研究方法。

接著,為了因應瞬息萬變的環境,竹雯老師認為應該對田野場域提出三種狀態的區分:最佳、折衷、最壞。這三種程度分別是研究者進入田野蒐集資料,是否可以毫無阻礙的進行的指標,現實中經常會遇到折衷甚至是最壞的情況,考驗著田野工作者的應變能力。竹雯老師笑著補充「這種時候就是展現靈巧與創意的時刻,不要害怕嘗試新事物!」。

疫情下的現實對與人類學田野工作者的的猶豫與挑戰可見一斑,而如何拿捏、如何在現實研究與方法人、倫理等議題之間取得平衡,可說是在面對疫情的參與觀察法轉向之外,另一個需要更加關切的問題。竹雯老師認為,數位優越性與數位階級差距是存在的,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使用網路的能力與技術。此外,對於隱私這件事,也必須特別注意,在不違反個人權利的情況下進行科技的輔助,是研究者必須擁有的基本倫理觀。  

圖/主持人張正衡老師

另類田野方法的反思

    講座的最後,竹雯老師總結對於虛擬田野的看法,她認為數位本就是你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惟從娛樂層面轉往研究領域罷了,透過數位進行的田野、民族誌,是目前的常態,在不確定性與無常氛圍的壟罩下,思考在變化下使用虛擬觀察已經是現在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或許上帝關了實體參與的門,但使用虛擬的方法卻可能成為促進研究的發展的契機,在此時此刻、動盪不安的病疫空間裡,保持著去嘗試、突破的心態,發揮創意與應變能力,創造並開啟屬於自己的田野之窗。

田野從未消失,社會也依然持續地運作,重要的是我們要如何用健康的心態,去理解我們與田野之間的關係。

圖/本次講座採取實體與線上混成的形式,讓知識的分享無遠弗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