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亞干農業生活史調查計畫——我們的Biyi(工寮)

撰文者:李芃蓁
校訂者:李橋河

3/26(五)早上,在大學PLUS課程「展演與社會」預定前往南澳移地教學前的最後一次上課,為了讓同學們在南澳移地教學前對於原住民如何體現地方空間與日常生活的關係有所理解,懷萱邀請了Apyang Imiq(程廷)老師,從花蓮萬榮的支亞干(Ciyakang)部落來到創新設計學院的課堂上,與同學分享他在與同學分享他在支亞干農業生活調查史計畫的踏查中所看到的特殊空間——「工寮(Biyi)」。

「認識自己土地的歷史是件滿有趣的事」

在演講中,Apyang老師分享起他如何集結這些不同原住民青年一起回到部落的歷程,他們在求學或工作的過程中因著不同原因離開了部落,然而卻又為此困惑於自身原住民的身份與主流社會之間的摩擦和碰撞,因此紛紛回到家鄉來探索並嘗試暸解自己原初長大的原生部落。在最開始,如何讓這些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的返鄉青年相互整合就成為了首當其衝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他與夥伴們找到了「部落地圖」這個方法,作為串連部落青年與相互認識的工具,並透過一起製作的部落地圖成為讓他們開啟對於部落山水的認識途徑。

然而,在製作好部落地圖之後,他們又碰上了第二個問題——他們驚訝地發現:這些年輕人畫的部落地圖對於部落中的老獵人來說,竟然完全派不上用場。部落長輩們不僅不太願意指認搭配地圖圖面上所指稱的各種地名,甚至反過來告訴他們:只有透過身體實踐的方式真正親身走過之下,這樣認識的山林才能畫出最切身、最深刻的「身體地圖」。

就這樣,在部落長輩的慫恿之下,Apyang老師一行人也開始往山裡面跑。有趣的是,他們又在這樣的過程中漸漸發掘出探索原住民傳統農業生活、農業生態文化的迷人之處;也因此,苦於過去文獻紀錄或耆老口傳的智慧往往零碎且片段,他們決定著手推展起農業生活史的調查計畫,希望能夠藉此將農業文化好好的紀錄、保存下來。

工寮,作為多重社會意涵的空間

在跟著部落長輩走訪山林的過程中,Apyang老師發現「工寮」不僅是不斷被重複看見的空間,同時也是針對農作紀錄和認識過去生活相當重要的切入點。說起沿著西林林道上看到許多已經廢棄的工寮,Apyang老師說道:這雖然看似是原住民農業生態衰退的象徵,但仍然是把潛藏許多原住民知識意涵的鑰匙。

舉例來說,在工寮內部的空間裡擺放的藤編擺設、農具和三石灶等傳統物件,它們都充分表達了部落成員對傳統生活的延續。而在建造工寮的過程中,往往也是能夠構築部落成員情感的維繫方式,透過建築工寮的需求,開啟了部落內人與人相互交流、協助的可能。除此之外,建築好的工寮事實上也是相當重要的社交空間,成為迎接遠地來訪朋友或是移居外地子孫的必要場所,提供了大夥聚集同歡之地。

Apyang老師更發現,對於不同世代的部落成員來說,工寮的空間意涵事實上也不盡相同:對於部落青年來說,往往會認為平地是家、而山上的建物空間就是工寮;然而,對於很多部落長輩而言——山上才是真正的家。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世代差異,正源自於1930年代日本政府的部落集團移住政策,這讓原本過去居住在山上的支亞干部落被迫遷居到山下平地,進而使得世代間對於工寮的理解截然不同。儘管工寮與家同樣都是因爲人的需求才被建構出來的空間,但是其區別在於「家」是所有家人在一起的空間,而「工寮」則是臨時性的,但事實上,兩者之間也可以是變動的——Apyang老師對我們說:「家可以是工寮,工寮也可以是家屋。」

因此,工寮對於支亞干部落的原住民來說,它不僅是作為農事休憩的空間,同時更是作為一種綜合了對過去傳統生活想像、部落情感聯繫、提供社交功能的場所。而當我們從「工寮」這個空間切入,我們更能夠看到各種支撐著工寮生活的設施和人物,從它/他們的故事中,正在向我們訴說不同時代對於工寮的各種想像。

展覽,一個世代對話的契機

走訪過十五位工寮地主,與他們交流了有關土地、工寮和他們自身的生命故事;之後,Apyang老師一群人開始思考要如何運用和分享這些有幸搜集的寶貴田野資料,他們不約而同地認為:與其將這些發現策劃成一場靜態的展覽,不如讓它變成一場能夠供部落大小同歡的熱鬧場合,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邀請所有的人都可以一起參與進來。

這樣的決定並不只為了成果報告的一時呈現,其規劃和執行的過程同樣也具有凝聚社群的重要意義;尤其在過去支亞干部落內部的活動參與的大都是部落長輩的情況之下,這樣的計畫成果展讓原先較少有機會參與公共事務的部落年輕人,開啟了與長輩們之間共同合作的可能。在這樣的過程中,讓這些返回部落的年輕人回顧起自己在部落內的生活經驗,試圖將想要分享的訊息和這些田野資料構思、轉譯成為能夠抓住部落內外觀眾目光的方式。

「不一定要把傳統農業形式展現出來,而是要把傳統元素抓出來。」因此,他們藉由傳統織品、竹子、帆布棚架等部落內常見的各種元素,搭建起展示農業生活史中工寮故事的展架;透過這些日常可見的物件,搭建起與工寮地主交流生命經驗的橋樑。 在這次Apyang帶來的精彩演講下,刺激了同學對於部落生活空間的不同想像。同學甚至回饋道:原來在部落生活周邊環境的各種物件是可以和自身日常建立深刻聯繫的,而不只是像同學生命經驗所見的馬路、便利商店等只能劃出功能性空間的範圍。透過Apyang老師的分享,為課堂的同學們開啟了對於原住民工寮這種暫時性休憩空間的認識,期待在兩週後就要進入南澳移地教學的他們如何延續他們的探索。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