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陳威丞
攝影:陳威丞
109-1循環城事專題課程,在「大學社會責任」及「校園治理」兩大課程主軸下,透過兩天(11/21、22)的密集式課程,邀請台大校園最大宗的使用族群——台大學生,檢驗並反思現有的校園建物是否真正夠「綠」,並且配合能源轉型的政策方向, 思考太陽能板在校園中的架設,如何能夠與人們產生更多的互動和連結,進而將永續的意涵從物件擴展到人身上,讓永續模式的校園治理不單只有體現在空間的表現,也在於培養具有環境意識的成熟學生、世界公民。
「大學社會責任」中的「校園治理」
2020年,全球各地正處於COVID-19的疫情風暴中,各國窮於應付如何遏止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在同一時間,「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等問題並沒有因為人類活動的放慢、縮減而有所改善。今年度7月20、27日《時代雜誌》Double Issue中即已「ONE LAST CHANCE」為題,提醒人們即便在疫情肆虐的當下,拯救地球的行動仍需要大家的持續關注及深化行動。
回顧2015年由聯合國所提出的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目的即是希望通過此一系列架構的制定,促成各公私部門單位在追求發展的同時,也必須持續深化不論是在環境面上抑或者社會面上的永續工作評估和實踐。而2018年,知名大學排名機構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則參考SDGs的架構提出了一個大學評比的新基準「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University Impact Rankings)」。
在此一背景下,台灣大學也開始積極地思索自己在「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中所能夠發揮的角色功能。過去台大的USR多偏重在社區蹲點、面向社區的工作,結合台大的教研單位及社區所能提供的社會、環境資源,加強學校與社區的連結,開啟共學模式的正向循環;不過近年來「大學社會責任」也特別加重「校園治理」的面向,期許學校校園本身即能夠成為實踐永續發展目標的場域,如在本年度所發布的《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中,即設定了2028年建校百週年之際達成碳中和50%的目標。
城市中的被動式房子:「太陽房子」參訪行程
位於台北市萬華區青年公園內的「太陽圖書館暨節能展示館」,是本次課程修課同學們第一天的上課地點。這棟公共建築除了在屋頂上有太陽能光電板的設置,展現建築物「主動產能」的可能性,另外也特別強調建築物的物理結構必須同時發揮「被動節能」的效果,包括重視屋殼和門窗的隔熱效果,以及傳統上講求的通風、採光功能,盡可能將建築物的能源耗損降到最低「在冬天引進陽光,在夏天阻擋熱氣」,成就單純被動使用太陽能就能達成舒適生活目標的「被動式房子」。
當同學們在這棟「太陽房子」二樓的節能展示館,聆聽課堂講師——「微電能源」公司工程師Arnold以及汗得學社機構校長韋「工頭」授課時,事實上即能夠輕易地通過身體感知去體驗到本棟建築物的特殊之處。包括:儘管建築物緊鄰著大馬路並且就位於公園內,但週末時間在室內上課卻可以完全不受噪音干擾,提供大家高品質的教學環境;以及雖然有將近二十位的師生在室內聽講,但在完全不開放空調系統的情形下卻不至於感到悶熱難耐,溫度和濕度皆得已控制在人體舒適的區間範圍。「太陽房子」具體展示出一棟屋子能夠做到的事情,是遠遠超出我們的既有認知。
工程師Arnold向同學們解說太陽能板的構造和材料
回顧當初「太陽房子」的建造過程,乃是汗得學社參考德國當時最新的房屋節能技術規劃設計而成的。汗得學社韋工頭在課堂指出,相對於德國人或歐洲人對建築的看法,台灣人對建築的關注經常是偏重在化學層面上的問題,如:室內粉刷的塗料是否對身體有害,然而建築的物理結構條件或許才是決定房屋本身對人體產生正面或負面影響的關鍵。以「通風」一事為例,雖然台灣人講求通風設計也習慣有清風吹拂的室內空間,但對於歐洲人而言,通風的設計只是會讓室內的濕度無法控制在有益人體的區間(如:濕度高易生黴菌),同時也可能只是讓室外不見得比較乾淨的空氣流通進來(尤其是都市中含有PM2.5的空氣)。
汗得學社機構校長韋工頭向同學解說太陽房子的設計
透過本次實地參訪的行程,同學們也藉由此機會近距離地對「綠建築」概念進行檢驗,反思怎樣的建築特徵才真正「綠」?以「水泥」究竟是不是一綠建材的命題為例,有同學認為由於水泥的原材料皆源自於大自然,且水泥的歷史可追溯至古羅馬時代,因此可以算是一種「遵循古法」的綠建材;但也有其他人指出現今的水泥開採,涉及大規模的生產過程與行為,對於生態環境是相對不友善的,因此不能算是一種綠建材;但又若從水泥堅固耐久的特性來看,在免除需要不斷替換的條件下,似乎又相對「綠」了一點。因此「綠」的概念似乎就必須參照在時間尺度之下,才能進一步剖析「綠」的意涵。
除了硬體的建築工程之外,為了讓太陽能板設置的推動和推廣能夠更為普及,微電能源公司工程師Arnold向我們介紹了目前其所屬公司正在同步積極推動的「金融工程」技術,藉由建立氣象數據、地圖資訓等大數據資料庫,提供案場業主評估未來案場的發電潛力,金融機構則可根據評估報告提供核貸條件,解決現今太陽能設置上資金不足的問題,同時藉由區塊鏈不可竄改的技術,將發電的實際狀況提供給投資人隨時追蹤投資報酬。韋工頭也表示,現在的太陽能光電的發展或已不再是生產技術面上的突破,而是必須在銜接社會面做出制度的創新,如此才有機會使太陽能板真正落地發電。
一整天的課程下來,大家透過自己的身體感知,看到、聽到、聞到也感受到建築物的不同可能性,也通過課堂中不斷刺激大腦思考的「翻案式」提問,剖析當前台灣建築及太陽能產業相關能夠加以深化的課題。生長在台灣的我們,雖然自然和人文條件和德國或歐洲無法完全比擬,但正如同韋工頭所言:「不應該重複說我所說過的內容,」同學們當應進一步思考在台灣的最適方案,設計出兼具進步性又不失本地住民習慣的「綠」建築,並期待改善居住空間的同時也能夠鬆動人們過往認知的固著觀點。而第一步就讓同學們從台大的教學樓館小試身手吧!
以「推測設計」探索建築物與人的互動關係
課程第二天大家回到了台大水源校區,由講師曾乙文老師帶領同學透過「推測設計」的方式,邀請大家思考太陽能發電裝置結合既存的建築語彙之方案,並以校園的四棟教學樓館(普通、博雅、新生、共同)為基礎,探索在這四棟建築物設置太陽能發電裝置時,如何能夠達到人機互動、互動生態、美學氛圍以及教育的四種不同意義和目標。
「推測設計」(speculative design)講求的是透過設計方法推測出一個思辨交流的情境,推測設計因此格外強調設計方案的敘事性、議題性及影響力,並且通過對特定議題在時間軸上的推演「分析過去、掌握現在、推測未來」,誘導設計師對當下問題的本質進行深究的工作,並邀請社會大眾通過設計方案一起看見問題、促進大家一同反思。
同學們集思廣義地進行「腦內風暴」的活動
以太陽能發電為例,現有的太陽能發電板經常是被擺放在人們看不到的屋頂位置上,人們不必然會知道生活中有哪些電器是由太陽能供電的,甚至也不清楚太陽能板的設置對生活環境乃至於對於人類未來發展的重要性為何,單純地將太陽能板視為頂樓的添加物或是生硬冰冷的裝置物。透過「推測設計」也就是希望讓太陽能板現身,促使大家思考太陽能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我們又該如何解讀彼此的互動關係和模式。
因此第二天的課程進行,首先是讓全班同學們進行一輪腦內風暴(brain stroming)的活動,開放同學對能源進行暢想,就一定的場所條件設定下(如:幼稚園和鬼屋),思考該場所的「對象、行為、運動、習慣、活動」及其可能存在的產能方式,例如有同學就提出如知名動畫「怪獸電力公司」,透過聲能轉電能的方式發電的構想。接著回到台大,讓各組同學先對自己所負責的校內建築做資料蒐集,接著進入基地觀察,最後回到課堂上設計有關太陽能板與建築的推測設計提案。
同學分組上台分享各組設計方案的內容
在課堂最後的分組報告中,有同學們提到台大校園內眾多的單車,如果能在車上加裝太能能電池,利用停車在室外的時間吸收太陽的光能充電,台大因此就可以有更多的能源產出;又例如,原本枯燥乏味的新生大樓,可以藉由彩色太陽能板做出光影變化的效果,抑或者是在外牆上加裝由太陽能供電的小燈泡燈條,為新生大樓妝點出不一樣的容貌;甚至是,在共同大樓結合共同三松的意象,從建物上層延伸出一條由太陽能供電的「能量枝幹」,讓人們利用這條枝幹滿足日常充電的需求,也讓屋頂的太陽能更夠為地面的人、大樓的使用者深刻看見。
經由一整天的「推測設計」活動,同學們都對校園的空間改造提出了一些「綠」點子,當然也不僅止於空間方案,也有同學提出諸如「桑尼(sunny)幣」或是「綠色集點」的概念,希望透過APP的設計和應用推廣校園中太陽能板的設置,並同時連結更多的環保行動集結,林林總總的「推測設計」方案,都提供了台大「校園治理」更加永續、開放以及富有參與式精神的方案。
接下來的一個月,各組同學們將會繼續修改自己的提案,並於明年1月9日在台大水源卓越聯合大樓、由台大創新設計學院所舉辦的D-day活動中以海報形式發表,也邀請關心校園治理及綠能發展的朋友們一同共襄盛舉、彼此切磋交流,共創永續校園的美好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