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者:詹于慶、劉彥妤
審稿者:詹于慶
基礎設施是當代世界運行的後台,人們很少意識到基礎設施的存在,但基礎設施其實默默支撐起我們的生活。另一方面,基礎設施不僅僅是技術與物質的組合,也反映出區域發展的治理藍圖,而基礎設施深入眾人的日常,更使得人的複雜情感交織其中。這個論壇作為跨學科基礎設施研究的起始點,結合了人類學、社會學、地理學與城鄉研究等跨領域學者,共同探討基礎設施在當代世界的種種意涵。
海洋與基礎設施
論壇第一部分聚焦在海洋相關的基礎設施,長期投入馬祖田野的人類學者林瑋嬪以「幽靈基礎設施」的概念描述馬祖大橋的懸置狀態,並探究其背後的海洋技術政治。戰地時期結束後,馬祖人便期待打破各島孤立的困境,能夠連接南北竿兩島的馬祖大橋計畫因而承載了各種想像、詩意與未來承諾。然而基礎設施並不總是會完成,中斷、懸置或放棄的情形所在多有。馬祖大橋多次在南北竿機場之爭、博弈度假村、前瞻基礎建設等政治配置中出現,在海洋探測與造橋工程的技術實踐下,最終卻往往形成「技術困難、造價昂貴」的懸置狀態,長期以來反反覆覆即成為一種幽靈般的存在。
四面臨海的臺灣,沿岸各處都有靠著海洋的魚貨和生物資源維持生產運作的漁業和漁港。本主題的第二場講座由臺灣大學人類系呂欣怡教授,在雲林的箔子寮漁港與臺子港深耕研究,探討漁港做為大型基礎設施時,究竟為在地常民生活造成了何種擾動,而在地漁業行動者和海洋資源又將如何再建構日常實作。
雲林箔子寮漁港曾經有繁盛的漁業地景,一度成為雲林漁業機構的中心,卻也難逃資源縮減的命運,難以控制的漂沙成為了它在漁業發展上最大的阻礙,箔子寮漁業因此衰弱。而箔子寮漁港從原本的獲取海洋水產資源的大型基礎建設,轉變為在地政治的協商平台,成為了向政府爭取經建費用的建設。反觀,同位於雲林的臺子港,雖沒有箔子寮漁港過去的輝煌,卻在如今仍靠著豐富多樣的漁獲水產資源,有著頻繁的漁業活動,甚至持續有年輕人注入當地漁業市場。最終呼應到呂欣怡教授的大哉問:「海洋能夠提供給人們什麼?」不只是它本身給我們的,而是隨著人的勞動型態和使用的工具技術而有所不同,而漁港運作受到人、生物、地質、海洋等因素的影響著。
都市、自然與基礎設施
第二部分論壇談論基礎設施與都市、自然的關係,主持人臺灣大學地理系徐進鈺教授在開始前道出,隨著人文地理學出現在量化的年代,而後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文化研究陸續出現,我們理解城市區域發展的方式也得以漸漸改變。然而談論到基礎設施,我們卻只有在基礎建設崩壞時我們才會注意到它。
首先,臺灣大學建城所王志弘教授以「基礎設施存有及其不滿:都市研究反思」為題,為本次論壇整理歸納了481篇的學術文本,以文獻回顧的形式帶領我們檢視當前有關基礎設施的研究與議題。王志弘教授先講述基礎設施的定義,若人類所生存的世界是被基礎設施化的,那麼當人類歷史不斷更迭時,也等同於世界持續基礎設施化,但若是一切事物都能夠被視為基礎設施,會大大降低對其研究分析的效力。因此,在研究方面有兩種取向,一為重新思考不會被當成基礎設施的事物或現象;二為將基礎建設的概念範圍縮小至具代表性的基礎建設,如運輸、電信設施等,王志弘教授認為這兩種思維模式或許能夠為研究帶來新的想法。
後續談論到幾個有關基礎建設的重要議題:
- 現代性、社會技術想像及追趕工程
具現代性的基礎設施,乘載了國族國家對於未來社會與技術的想像,在計畫追趕的一系列行動中,草根、適當技術(appropriate technology)概念於社會中萌芽,影響著我們對於未來社會科技之想像,該如何將基礎設施計畫深化進入常民生活與塑造都市前景,而陷入現代化的進步主義呢?
2.基礎設施化的時空修補、不均發展與正當性
國家經常藉由基礎建設干預資本迴路,並在遇到資本危機時,以基礎建設計畫作為修補危機造成的缺漏手段,但有時卻造成了區域的不均衡發展不正義,這種國家正當性在基礎設施計畫的擬訂與實施上是重要的,不過也是這種正當性合理化基礎設施帶來的空間破壞與社會不公,其中弔詭之處值得我們反思。
3.基礎設施的多重時間性:生命週期、匱缺、維修、可塑性與僵固性
基礎設施經歷計畫提案、建設、維護到後續面臨改造或拆除的過程,在不同的時間軸上,其在多種情境下的關係網絡會體現出,其生命週期、匱缺、維修、可塑性與僵固性,用多重時間性視角檢視基礎設施的狀態,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基礎設施的時間政治。
4.基礎設施的再現、想像與情感
在不同文化與文本當中,基礎建設可能是背景、舞臺抑或是主角,對於它的描寫有時基於記憶、幻想或願景,參雜著情感的基礎設施,將影響著社會建構他們的計畫與想像。
5.自然的基礎設施化 VS. 自然化的基礎設施
由於自然與社會的關係錯綜複雜,牽扯到了其現代性、空間修補、時間性、再現與情感等因素,其中發酵的的種種關係狀態形成了多重的自然基礎設施化或基礎設施的自然化,使我們需要一一拆解不同情境下人類社會與自然間的張力與相互建構,而不能將其視為一個整體來理解。
6.從都市作為多重基礎設施化拼裝體,到在世存有的基礎設施化
王志弘教授的研究將基礎設施視為都市的拼裝體,並以其密度、強度、類型及不均衡之空間配置來理解不同區域的差異性;也能由基礎設施化的存有來看待此議題,以多重視角重新回顧將帶來新的啟發。
以上為王志弘教授在本次論壇中闡述的重要議題,當我們身處都市研究場域中時,能夠以多重面向對基礎設施的種種關係情境進行更深入了觀察,同時也能與既有的研究課題對話,帶來嶄新的研究視野與行動。
緊接著臺灣大學地理系洪廣冀教授為大家帶來「風景的尺度與基礎設施:從大屯山天然公園至大屯國立公園」,有別於一般基礎設施的研究常分析結構、功能、正當性,洪廣冀教授更著重討論基礎設施之美學對人的影響。洪廣冀教授首先提到,人們常以大小來形容風景的尺度,那麼基礎設施的大小與美學的關聯是什麼呢?他給出的回應是「當處於充滿動盪的自然前人類總會感到渺小」,荒野才能給人一種廣闊的形象,顯現出人類的渺小,當我們面對所謂的「大風景」時,依賴的基礎設施越小,體驗到的風景就會越大,此種概念解釋了風景與基礎建設之間的尺度關係;而當基礎建設足夠大時,其本身也是一種風景,國家公園當屬這一類別的基礎設施。
在臺灣,國家公園這種基礎設施的概念是在日治時期引進,但當時對於國家公園的想像,被視為國族國家想要展現的其抱負與願景的風景,對於殖民者來說,更是一處能夠的呈現政治意識的權力景觀,因此在日治時代只有夠大的風景才能成為基礎設施,與保護荒野無關,重點在於尺度的大小。大屯天然公園被殖民者視為鄉野女性地景,顯然和日本帝國期望的大風景是一種大而粗曠的男性景觀大不相同;直到日本帝國擴張後,當局者對大屯天然公園的產生了新的詮釋,一切的原因在於各種基礎設施的開發,帶入了各種企業、技術和觀看視角,風景與基礎建設之間的尺度關係,隨著基礎設施與科技轉變、更新,體現了基礎設施之美學的動態性。本此講座以風景美學來重新審視了基礎建設—人類社會與自然間的關係,為基礎設施研究提供了別樣的觀看之道。
移動與軌道
論壇第三部分探討軌道基礎設施與移動性,關注都市生活的人類學者許瀞文老師從「移動經驗」探討高雄輕軌造成的都市場景變遷。在過去,鐵道與築港建構了高雄市的空間架構,不同功能的區域透過臨港線鐵路串聯,創造貨物的移動與連結。在新的都市願景之下,輕軌取代了臨港線,與地下化的鐵路及高雄捷運相接,路網串聯起觀光及生活服務的功能。輕軌將鐵路沿線從隱匿後台變成城市前台,更加貼近城市空間,不但改變了居民的生活習慣,也具體顯現了對未來都市生活的想像。
同樣探討軌道設施,熟悉日本社會的人類學者張正衡老師使用日本哲學家和辻哲郎的「風土論」探索鐵道如何構成日本的地方性。日本鐵道產業是由宗教生活而生,神社佛閣常是私營鐵道的目的地,針對初詣參拜的旅客所設。在鐵路公司的經營策略下,透過開發車站周邊的娛樂設施、百貨公司及沿線的住宅區,建立了日本人以鐵道為本的生活文化。若更進一步觀察日本的車站,也能發現與歐美車站的神聖性空間有所不同,在功能設計及象徵意涵上更為世俗及商業取向。上述的種種現象都反映了基礎設施建構出的現代日本文化和都市生活型態。
結語:重新思考基礎設施研究的價值
經過一整天的論壇,可以發現基礎設施從底層向上支撐了人類的日常生活,基礎設施研究的視角可以揭示出隱於生活表面之下的種種現象。在複雜的當代世界中,人類不可能只使用單一的科技物,還必須仰賴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因此基礎設施也在區域發展中扮演不可取代的角色,也往往具有現代性的意涵,能夠體現進步的意象。基礎設施研究的下一步,除了跨學科之間的對話之外,同時也應思考基礎設施研究能帶來的附加價值,質問基礎設施背後潛藏的慾望及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