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S ACTIONS:區快練實務工作坊】第五式 空間經營 南機拌飯:打造一個共享經濟實驗基地

撰稿人:廖俐瑜

本次的空間經營工作坊邀請南機拌飯的李仲庭、洪秉澤,向我們分享如何透過空間經營,讓閒置的空間重新「活」起來,更藉此連結了各方團隊與社區居民。另外,仲庭和秉澤也和學員們互相交流在空間經營中會遇到的各種疑難雜症,從計畫理念發想到實務經驗執行如鄰里互動、活動規劃、財務來源等。

南機拌飯是什麼?有賣飯嗎?一碗多少?

位於南機場忠恕社區的地下室,有個由「地下勞動合作社」所經營的基地「南機拌飯」。顧名思義,南機拌飯位於南機場,而「拌飯」二字則是希望透過共享空間和社區廚房的建立,讓大家能輕鬆聚在一起,更將居民、團體拌在一起。

南機場為日治時代遺留的舊地名,整個區域包含中正區忠勤里,往南到青年公園,往西到萬大路。而南機拌飯的據點,其實前身為忠恕市場,中間也曾歷經閒置或被作為停車場來使用,直到2016年地下勞動合作社進駐,才將地下室的空間重新整修。除了作為工作室,南機拌飯更希望讓這裡成為各團體協力推廣議題的基地,以及鄰里互動、社區交流的空間。所以在南機拌飯,經常可以看到小朋友在這裡玩樂,或是來聊天串門子的居民。

社區空間的定位?先釐清團隊—空間—社區三者關係

「在談空間經營前,很重要的是先釐清團隊、空間、社區三者的邏輯關係。」仲庭認為,團隊要理解「一處空間之於所在社區」是有多層次社區共同體的疊合。

以南機拌飯為例,由地下勞動合作社共同經營的此處空間,不僅屬於團隊,更同時永遠都是地方的空間、城市的空間。就團隊與社區之間的關係,則必須回到組織定位來談。南機拌飯致力於打造一個共享經濟實驗基地,也因此「社區」的範圍認定並非是固定的,而是會隨著計劃、合作對象的不同,呈現動態的變化。

南機拌飯目前的計畫,也都是以此概念作為出發點。透過計畫的執行,除了和附近鄰里建立關係,更藉此吸引有共同理念的合作團體,並漸漸擴大社群規模和議題影響力。如「社區廚房」計畫中目前已有7個團隊共同蒐集剩食;而在「互助維修」計畫中,協助檢修的達人們也逐漸形成團隊,除了每月一次的小家電診所外,也透過工作坊和講座活動的邀請,不僅談修繕,更談舊物再生、循環經濟。

空間到底怎麼經營?方式多元、主體性最重要

接著,仲庭更透過合作業務與財務模式的介紹,進一步談到南機拌飯在空間經營上所採取的多元運營策略。和現有商業模式的思維方式不同,南機拌飯並不想把每個東西都商品化,而是將公共與社群價值納入考量。雖然研發新模式不容易,也有幾次挫敗的經驗,但透過動態的探索過程,也激發出更豐富的火花。

仲庭也強調,團隊的主體性非常重要,若僅是一味回應經營對象的需求,則很容易會過度耗損。因為,空間經營者同時是生活者,也是使用者。所以團隊必須思考自身的定位與認同,當然也需要熟悉成本與風險,才能找出和地方脈絡、使用者社群更契合的交集,也才是長遠之道。

空間經營,你怎麼說?

在工作坊的最後,學員們透過各種與空間經營相關的經驗分享與交流,有人以國外發展方向做參照,如布達佩斯的建築與都市計畫;有人從國內實務經驗作切入,如日日昌小公寓;也有人甚至將其與其他議題做連結,如長照、鄉村規劃、新建案的社造等。

秉澤認為,從這些例子可以發現,空間經營的方式非常多元,也可以透過不同工具和技能達到目的。他也透過心智圖的繪製提醒學員,由於空間經營充滿各種可能性,也因此必須更小心注意如何收斂、如何選擇。

此次的工作坊,南機拌飯透過自身實例,讓學員們不只是想像,更是真正的看見空間如何被活化與經營,並能串起人們、串起社區,成為一個這麼溫暖的共享基地。

最後一場區快練工作坊圓滿結束!大感謝!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