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日常中的海-東澳馬崗工作坊【場域側記】

撰稿者:司馬
審稿者:李佳澤、沈怡安

為進行全台唯一靠海泰雅族聚落的南澳「海泰」教育創生品牌的願景,在年初我們與東澳國小的教師及志工一同前往東北角,參訪同為海邊聚落的馬崗社區。在過程中發現地方夥伴對於石頭屋、海菜等文化相當有興趣。同時曙旅工作室的函恩也跟提到,其實馬崗的海女阿嬤也非常願意對外分享自身的經驗。從日前參與「黑潮上的討海之路:臺日韓漁業文化對談」的講座中,也瞭解到文化的主體性,會在認識彼此而更為清晰,因此從這樣的觀察中,促使我們邀請馬崗團隊到東澳文健站分享自身海洋文化,希望藉此能蒐集到東澳泰雅族的海洋記憶。

「暖身也暖關係,喚醒日常」

       在課程開始前,趁著一點空檔,老師帶著馬崗的夥伴走訪村落,一邊說著關於這裡的故事。這是一個在日治時期就被遷移至此的泰雅族部落,成為最靠海的泰雅族。但村落的道路也因此是有經過規劃的,垂直寬敞的街道,整齊的建築安排,走訪過程也能看見村裡孩子在路邊玩耍。馬崗的夥伴看到好的規劃方式說道,其實可以在自己的家園效仿類似的作法。走讀過程夥伴提到,此刻是他們忙碌採集石花菜的季節,巧的是,東澳此時也是飛魚季的忙碌日子。同樣忙碌,同樣與海有關,但各村各色。

:「上次是你們來馬崗,這次換我們來拜訪」

       開始前的漫步,是暖身,也暖關係,對於村落的熟悉,路上的招呼,都溫熱著兩地的關係。基於互相交流的初衷,走訪彼此的家園,去看看不一樣的日常,也看看自己的日常。兩座海邊的小村落,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樣貌,看著同一片海,但生命中記憶也不盡相同。在這場交流中,喚醒彼此對海的回憶。不只是漁業,也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只是日常,也可以是屬於當代的文化。

「交織在生命中的大海」

       馬崗,一座海邊的小漁村,海養育了一代代人的日常,承載了一代代人的記憶。這是與浪之間的日常實踐。

       短講中,馬崗的夥伴分享海女一生的故事,從13歲到82歲的人生裡,都與海共存。每天的日常就是踏上海邊的岩石,依著不同季節,帶著不同工具,採集著多種多樣的海菜或石蚵(野生牡蠣)。採集全憑天氣,看浪看潮。不下海的日子,同樣忙碌,整理著採集的海菜,或進行加工,早期有人會直接來當地收貨,但現在沒人要收,所以就需要村民自己加工,再賣給觀光客。採集過程要警覺地注意海浪,避免被打落,那是一次次被海浪帶走的身體記憶。這日復一日的與海為伍,即便懷孕也不例外,阿嬤開玩笑的提到:「我們都帶著兩袋在海裡,一袋是孩子,一袋是石花菜。」

「喚醒海的記憶」

       短講過後,懷萱老師帶著大家進行「與海共生,記憶創作」的工作坊,透過雙手的展演,描繪出自身的飛魚印象,再透過畫筆點綴著不同的回憶,可能是料理、返家、海洋,勾勒出與海共生的回憶。東岳文建站的長者們,舉著作品,說著屬於他們的海洋故事,以飛魚為介,聽見與海的日常。雖然泰雅族本身是以山為主要生活場域的族群,東岳部落的飛魚季,也是因為當初要送國小射箭隊出國比賽籌措經費而展開的,但生活在海邊的他們,其實也會跟海有所連結。只是這些與海有關的記憶,都埋藏在日常裡,需要透過挖掘,才能看見屬於他們的海文化。

「親眼看看,飛魚季的日常」

       課程結束後,馬崗夥伴實在好奇剛剛長者們分享的飛魚製程,便散步至附近正在進行飛魚烘烤的人家參觀。坐在飛魚桶旁的阿姨,滿頭大汗的將一隻隻的飛魚翻面,這一坐,就是十幾個小時。阿姨也提到,飛魚桶的這個工具其實不是他們發明的,是過去有阿美族的婦女嫁到當地,把他們的工具技藝帶來當地,因而廣為流傳。阿姨們會將烘烤完的飛魚跟辣椒一起炒製成「飛魚辣椒」,是停不下來的下酒菜,馬崗的夥伴也在介紹下,買下所剩不多的庫存,帶回馬崗當伴手禮。

       泰雅以山為本,棲居於此。但恰好遷移至海旁的他們,也在日常裡,找到與海互動的方式,雖然不在文化脈絡中,但仍是重要的關係或互動對象。藉著飛魚季,找到了一個連結方式。希望透過東岳部落與其他海邊聚落的對話中,喚醒村民或族人對海的記憶,不限於飛魚,而是與自身相關,或許是前往海邊探險的成長,或海所帶來的撫慰或情緒出口,建立起屬於當代的文化傳統。

在本次的活動當中,我們透過馬崗海女的分享,更了解到飛魚、海、與地方耆老的關係。對話中我們得知當地蘊藏更豐富的海洋生活景象。例如他們也會將飛魚做為生魚片食用,有壓力時也會向海抒發情緒;或是從兒時在山中平穩的小溪玩耍,到青少年才會到海邊跳水試膽,潛藏了大海作為成年標準的意涵;最後飛魚產品除了作為當地的經濟產品,也是向親密之人分享的資源。經過本次的活動,我們將這些文化記憶重新融入海洋教案,更深入認識飛魚是如何悠遊於「海泰」的生活空間。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