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陳威丞
審稿人:林志泉
攝影:陳威丞
在深溝的第一個早晨,同學們漸漸從個人在不同場合的體驗機會以及與當地人事物的互動過程中,建立起屬於自己和深溝的初步連結。不過,身為學生或身為外地觀光客的身份依舊難以在短時間內轉換,如何才能更進一步融入當地,釐清關乎當地的問題意識?除了通過當地人特意的接納外使多重轉「譯」發生,另外也許是讓自己主動投身在地方/場域中,通過身體力行的方式加入當地人的工作與生活情境,沈浸在當地的生活感,以建立與地方/場域更深刻的連結與洞察。
另類的農事活動:穀倉清潔工作
中午時分,同學們陸陸續續抵達合群農莊,大夥兒在卸下行囊、飽餐一頓後,緊接著要進行的行程就是本日的重頭戲了!作為青農的基地,深溝村聚集了許多不論是對人生追求有所體悟,或是單純對土地的熱愛和堅持,從而選擇雙腳踏入泥地、彎腰投入農事工作的青壯年。圍繞著農業所開展的生活起居與日常作息可以說是深溝的基因,同學們惟有透過加入當地農事工作的行列,似乎才有機會進一步摸索出當地獨特的生活肌理。
本次農事活動的環節,是由四位農友(分別是小鶹、永旭、金正與婉甄)各自帶一組同學進入他們的工作場域,不過分組的組別並沒有事先排定,而是透過農友與同學們當天見面的當下,由農友各自開出徵人條件(例如:土象星座、不怕髒、身高矮等)並讓同學隨機選配。因而在正式踏入場域前,同學們其實並不完全清楚接下來要做的農事工作是什麼。就這樣帶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筆者也跟著一組同學們來到婉甄(茶)的碾米廠。
進到這一座由婉甄和其餘五個農友共同投資成立的「八十佃穀倉」,婉甄首先為我們介紹了裡面的各種機具及其功用,包括去除粗糠的礱穀機 、剔除碎石的選石機、讓糙米華麗轉身成白米的精米機,以及全場造價最為高昂的色選機。這一座碾米廠雖然規模不大,無法與商業化的碾米廠相比擬,但是婉甄表示「八十佃穀倉」的成立,是希望能夠在後端-包括作物收成的貯藏、加工後製等細節-協助在地友善農作的農民完善整個生產過程,讓農友們細心呵護的作物獲得最妥善的處理,同時確保一定的收入,讓友善農作的實踐和價值能夠永續發生。
在「八十佃穀倉」內,婉甄向同學們解說碾米的過程。
經過一輪穀倉環境的認識之後,同學們也開始進行農事活動,此時此刻只見婉甄拿給同學們吸塵器、長柄刷及畚箕掃把等各式各樣的掃具。原來,同學們被分派到的農事活動是穀倉的清潔工作,雖然這可能與最初的農事活動想像是踏入泥濘、弄得滿身是土的情境有不小的落差,但這也提醒了並未務農的我們,農事工作並不僅限於發生在田地之上,也並不只侷限在人與土地互動的基礎上,在許多細微的環節上-包括碾米廠的乾淨整潔程度-都可以呈現出農人秉持的價值和信念,以及對於自己所從事之志業的堅持。
從體驗中形構地方與自我
雖然這一輪農事活動,嚴格說來並不完全是同學主動投身當地人的工作場域,而是經由課程設計,刻意讓同學能夠近距離接觸當地農友,因此同學們是否真的能夠通過這樣的農事活動安排,對當地生活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以進一步融入地方、感受在地生活節奏,並嘗試用當地人的視角釐清當地課題,以設計出小旅行行程引動更多人的關注。又或者,這一輪農事體驗最終只是讓同學們感覺到單向的勞力付出,進到深溝從事「援農」活動?
身為一位學生或一位外來的觀光客,同學們無可厚非地也許並沒有強烈的決心和意願留在當地,因而即使大家都努力試著加入農友的工作行列,讓自己融入與當地人共享的時空,但這些終究只是偏向「體驗」性質的操作,對久留在地方的農友來說,可能都還是蜻蜓點水式的。「體驗」活動的目標因此或許是讓同學能夠藉此建立對地方的認識,協助同學逐步摸索在地方/場域中所傳達的角色定位,連結個人與這塊地方/場域的關係。在這一層意涵上,同學們如何反思這一輪農事活動的行動基礎,或許才是更應該被不斷反覆檢視的內容。
又以兆廷老師在第一天晚上與同學們的探討情境為例。老師首先提出了一個大哉問要同學們輪流回答:「你覺得為何『友善農作』是重要的?」問題拋出後幾經同學之間的發酵和醞釀,大家開始出現對於「友善農作」是什麼的疑惑,或者同學後來也發現到每個人對於深溝的觀看視角本身就存在多樣性,因而這樣一個大哉問最後便擴充成為「你覺得為何『友善農作』、『農業』、『農村』是重要的」?
從原本可能只是攸關一種對農作物栽培方式和信仰的討論,到後來延伸到產業、空間結構等議題,這樣一個不斷修改提問內容的軌跡中,都讓同學們隱隱約約地意識到:當我們雙腳踏入一塊相對陌生的地方/場域時,不免仍都需要抱持某種特定關懷,如此才有辦法在一個相當陌生的地方/場域找到立足點,從個人關懷的基礎出發,形構對地方的認識以及自我的定位,並透過在地方的「體驗」活動發掘人地連結,繼而開展出在地方/場域推進事務的可能。
小旅行設計,如何可能
站在特定關懷的立足點,其實也正好反映了身為小旅行設計者作為中介者的角色。設計者在一方面要具備相當的敏弱度,針對消費者的偏好與品味設計行程內容,但另一方面,設計者也必須深刻感知地方的美好及特別之處,才能順勢向消費者介紹、推廣行程,促使消費者掏腰包走訪一處可能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稀鬆平常的地方,以開啟地方小旅行的經驗和感動。
因此,不論是基於對友善農作、農業價值或是農村地景等不同的關切面向,它都是小旅行設計者必經的起點,並以此出發發想小旅行的主軸。換句話說,惟有循著對地方的特定關懷,讓設計者彷彿配備了一副有色眼鏡,才能從中轉化為具體的旅行主軸和元素,進而帶領旅人進入一處陌生之地,藉由特定關懷所開啟的視窗,讓更多人也能與地方建立連結,感受一處地方的價值與意義,創造出正向交流的機會與可能。
然而,中介者除了面向消費者,尚且必須面向地方居民,讓地方一起來乘載這一份形塑中的關懷重量,因而同學們在深溝設計小旅行,也意味著必須與深溝農友建立更緊密的連結。雖然在交往過程中,雙方也可能會漸漸體認到彼此的關懷各異,但是在多重轉譯/意/易的過程中,若也能肯認小旅行作為雙方的共同語言,此時同學們進入深溝便不至於會產生單方進入地方進行援助的錯覺,農友們也不會表現出看到一群大學生到來的慣常反應來等待資源挹注,而是在彼此步步開創出來的空間中,讓眾人保持共事的能量,以嘗試建立一套屬於在地的有機運作機制。